有關母校的散文

  一路走來,幾多風雨,幾多坎坷,是你陪我一同走過。母校,是你啟發我用新鮮的眼光去發現美,熱愛美,引導我求知的心靈去感悟生活的美好。母校,一路拼搏,感恩有你。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謝謝你,母校

  清晨,我漫步在母校的小道旁。風吹過,我不禁緊了緊身上的衣衫企圖挽留一點點的溫暖。

  抬眼望向了兩邊似曾相識的教學樓眼圈裡止不住的溢位了幾滴混濁的眼淚。

  多麼熟悉又陌生的的地方啊,這裡了擁有多少我童年的回憶。又包含了多少青春的幻想啊。噹噹噹當,熟悉的音樂又在我耳邊想起同學們上課了,一陣甜美的聲音響起,而我卻呆住了,多麼熟悉的聲音啊居然還是我們那時一個朋友錄的呵呵隨著聲音,無數的回憶在我腦海中像電影般劃過……

  小洋人幹嘛呢小洋人給我回來翆兒今天你請我茼蒿你家大米飯呢韓總打籃球啊院長誰是祕書啊哈哈吊哥我們是兄弟……想著曾經的一幕幕我的嘴角微微揚起。不禁想起了班主任曾經的話雖然你們現在有矛盾但你們以後肯定會想起這些朋友……

  呵呵是啊我們如今各奔東西但是曾經的美好會藏在心中最深處的那片淨土那是童年那是希望。不知不覺間校園裡的學生多了起來。下課了。耳邊響起了學生玩樂的歡笑聲為清冷的冬日增添了無限的生機突然感覺天氣沒有那麼冷了。

  母校謝謝你你可曾知道在幾年後的今天你依然幫助了我,讓我明白無論社會多麼的艱苦我們的心中也總有一片淨土。我向著校外走去,在校門外慢慢的轉過身看著大慶市第七十九中學那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情不自禁的輕聲說了句謝謝……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哼起曾經的班歌呵呵就這樣哼著走音跑調的歌慢慢走遠。

  :回憶我的母校

  寒假回家路過了我闊別了14年的地方我在那裡停留了許久許久。因為那是我兒時的樂園我的小學,從這裡畢業以後我已經14年沒有來看她了。然而這次卻看見的不是那破舊的小木房子了,它不見,只留下了那七顆蒼老的古杉和一堆凌亂的臺階石。

  他們也沒有了往日的生氣,其中有兩棵只剩下軀體了——他們枯死了!原來的操場上種上了白菜,它們倒是顯得生機勃勃。彷彿在向我示威——我搶了你的地盤。怎麼樣!

  不,我要找到她,那裡有我兒時的開心與快樂,是我溫暖的懷抱,是我溫暖的家,她坐落在山坳邊上,7顆古杉鬱鬱蔥蔥,把它圍得嚴嚴實實的。就連那一小塊操場也在綠蔭下,我們就在這三間破爛的木屋裡度過了3年,愉快的童年,充滿了幸福快樂的世界。

  我又聽見了我們在高聲的朗讀:“農民把花生種在地裡,到了秋天……”那個駝背的老頭彎著腰夠著在黑板上寫著。背對著我們,肩上的泥土還清晰可見,那是我的老師也是我們的校長。每天早上我們來上課他還在地裡只有到了上課點他才回來,滿是泥土,我們還叫過他泥老頭。現在我們畢業這麼多年了我不知道他老人家是否還健康。

  下課了,我們沒有固定的鈴聲,泥老頭的會告訴我們下課!因為只有他才戴手錶。每到下課,我們就從我們的“專用通道”爬出教室,那是學哥學姐們給我們開闢的專用通道。***把牆角掏空了***,教室的門只有泥老頭進出。

  操場,對於我們為數不多的幾十個人來說,倒是一個不小的娛樂場所,有一個木製的籃球架和兩個乒乓球案子,我們都是自己在家裡用木板做的球拍,在這裡到幹得起勁兒!不時還能聽到一陣陣的喝彩聲。我唯一記得清楚的是,那時候最困難的是買不起乒乓球。我們的球基本上都是泥老頭給的。

  也許也就是因為那時候播下了種子,所以我至今依然迷戀著,在我們的課餘時間除了乒乓球,那就是追逐打鬧了,我們的娛樂是單調和重複的,也是快樂無邪的。

  長輩們說學校原來是一座寺廟,那些帶有碑文的臺階石倒也可以證明。全校就是3間房間,每間能坐20個人,牆壁沒有那麼嚴實,透過那些縫隙我們能看見鄰班的夥伴上課在做什麼小動作。隔音效果那就別提了,別班朗讀的時候就不用講課。

  3個老師的聲音混在一起那不是問題,我們能清楚的分出泥老頭兒的聲音,黑板是用木板做的,也不知道多少年了,木板間的縫隙很寬了,黑色的漆業掉了不少,露出了白色的石灰,有些地方連石灰也掉了。

  那時候的我們都一致認為泥老頭兒太厲害了,以後一定要跟他一般厲害,我們學的科目他全教,那麼多書,他全會。我們似乎不敢想象他還會多少,所以,他既是我們的老師,還是我們的偶像。

  現在新修的學校在山下的平地上。3層的小洋房,亮華華的,我好像還聽見教室裡的孩子們高聲朗誦著“哪座房子最漂亮,要數咱們的小學堂。”然而,我卻不喜歡他。因為有了它,我們的小學堂卻沒。一切都消失了,我在這裡度過了3個春秋,也是我人生的第一個啟蒙。更是我人生最快樂的家園。

  母校。你曾經用身體裝著我們,為我們遮風避雨,伴隨著我們的童年,現在你走了。我們卻用心裝著你。你永遠是我幸福快樂的家。永遠伴隨在我的身邊。

  :夢迴.母校

  如果離開母校三十幾年後你重回母校,你一定會發現母校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母校的一草一木又勾起了你無盡的遐想,這時,你最想做的時什麼?相信你也一定會把你以前的記憶和現在的所見記敘下來。

  ——題記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以前,我還是五年級的小學生,現在我以是五十多歲了,而且,還當上了爺爺呢!今天,我突然很想回我的母校看看。

  海豐縣海城鎮第五小學、位於海城鎮向陽路樓腳彭、離第五居委會只有二三百米左右、可學校卻在六居委轄區的一座五間三殿二陽井的大詞堂裡面、校門口是一個大魚池、左邊有棵大榕樹、右邊是柴配街,平時很熱鬧路又不好走很不方便、後來經老師校長的帶動下我們全校學生一擔一土的在池間填起了一條土路、把塘一分為二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路、直通熱鬧的向陽路、方便了很多。我六歲續書從一年級到五年級都在這裡度過、印象很深刻。

  學校裡有十二間教室、校務處在中廳右手邊、最裡有一個大町是我們上體育課時的操場、不寬當我們每天都打掃的乾乾淨淨、旁邊還有一個很大的土雜肥、堆積地。那時我們也沒讀過什麼書、整天不是勞動就是下農村聽憶苦思甜、記得我們去五獅婭摘紫雲英、聽老農憶苦思甜、還在學校裡吃野菜“豬母酸”體驗生活、去溪埻、河口聽七屍八命慘案……

  當最有印象的還是去紅勤山種甘蔗、我們從學校挑存積的土雜肥上紅勤、去大水沆挑蔗種、紅勤挖蔗溝、一個星期二天、那時雖累也快樂著、特別一到收成時、每人分一二斤白糖可是樂了半年。

  在我讀五年時、學校蓋了一棟二層土樓房共有五個班、一樓二間、二樓三間、我班就在二樓。當時的五校在海豐己是最好的了、只有我校才有樓房、那時一說在五校讀書、那可是滿臉的自豪了、母校用他愽愛的胸懷擁抱了多小頑童、包容的培養他們長大成才。歷年來在這裡母校走出了多小文壇才俊、商業奇才、社會名流。五校在我心裡面始終是最棒的、因為我也是五校一份子。

  半個月了,天空一直淅淅瀝瀝地下著雨,外面溼漉漉的,今早,同學來電約我五一回海豐開同學會,還約我陪他回母校參觀、我躊躇片刻後便答應了。幾十年沒回母校、現在是啥模樣?一直在心裡面掛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