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聯想的散文

  它是清高,又作清閒,既呈美麗,又顯醜陋,溫柔起來讓人入夢,狂囂起來讓人窒息,多重的性格不但顯示其生命變幻無窮,而且讓人充滿聯想,感悟複雜;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色彩的聯想

  有些顏色它總是以驚人興奮的姿態跳進我的眼睛。那顏色與視覺接觸的剎那,就立刻會激起我一種甜蜜欲醉的感覺。它還能讓我聯想到生命中一些美好的事物和快樂的記憶。像一幅很抽象的畫,以不可琢磨而又異常強烈的力量,激起我的心情一片迴盪。

  我愛畫畫,是因為喜愛那五彩繽紛的顏色,即使畫不好,但至少能在塗染的過程中,感受到那鮮豔,甜甜的交纏著千變萬化的過程,就好像在塗抹自已的人生。

  鄰居家的小女孩時常來我家裡玩,閒著無事,我開啟抽屜,翻出了各種顏色的曾經廢棄的小珠子,我試著用綵線把那些小珠子穿成一條項鍊,。有帶黑綠色的,有白色的,紅色的,黃色的,還有晶瑩如錦緞般的淺藍,我把他們依照顏色穿成各種色調不同的項鍊,小女孩拿在手上抖著,發出閃亮,跳著色彩,流動著歡樂,閃爍著幻想。而那藍色的部分總是格外的鮮明。它們像一些水滴,一串雨點,堆擠著,追逐著,嬉笑著,流動著。那光滑,那晶瑩,那透明的如天空般的藍,就好像小女孩的眼眸,永遠那麼愉悅,鮮亮,寧靜,而又清純。

  我還記得二十年前,女兒很小的時候,我用不同顏色的廢舊衣物和絲巾給女兒改成各種款式的小衣裙,再用不同顏色的綵線在衣服上面繡上幾朵小花和頑皮的小動物,女兒立刻的跳起來,高興的滿臉堆笑,我也跟著開心極了。

  在那些顏色當中,我很喜歡紅色,那是一種深暗的屬於秋天的紅。是我家院牆那些爬山虎的掌葉。每到秋天,那牆上爬滿了越來越多的紅葉。我總是在飯後散步的時候細細的觀賞,有時也會選一些好的摘下來,夾在書頁裡,留住一個年輕的秋天。

  如果要問我,在眾多的顏色中,你最最喜歡哪一種,我會毫不猶豫的說,我最喜歡灰色。我之所以喜歡灰色,是因為它不會干擾其他的顏色,它可以接納粉紅,蒼綠,深紅,明藍以及青紫。

  灰色,它和平,沖淡,安靜,還帶著一點不侵犯別人的沉鬱去包容別人。灰是所有,同時灰也是虛無。它能容納一切,卻不顯示任何。它是靜觀,在眾多彩色的匯聚下,灰色最為永恆。

  因此,在生活中,無論有多少種強烈鮮明的顏色閃過,我都會把它看成是一些泡沫,一些點綴,或一些偶然。當我靜下心來時,我只愛那注滿所有的,那一片水溶溶的,淡漠而盈盈的灰色!

  :落葉的聯想

  秋天到了,花兒凋謝了,草兒枯了,葉子紛紛落下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一片樹葉掉在地上,引起了我的好奇:那是什麼樹葉?那樹葉像什麼?它的葉脈像什麼?我這樣想著,撿起了一些葉子帶回了家。我撿的是梧桐樹、樟樹、梔子花樹和柳樹的葉子。

  我回到家,仔細觀察樹葉。梧桐樹葉子最大。那葉子綠中帶黃,很像一個人的手掌,一看葉柄才知道,在底部有一種褐色,一丁點。這片葉子和另一片梧桐樹葉比起來,大多了。另一片樹葉全是褐色,全枯了。如果摘一片紅楓葉和它比,還真是容易把它看成是紅楓樹的葉子呢!再看梔子花的樹葉,幾乎全是黃的,只有一點褐色,葉脈就跟畫的沒什麼兩樣。也有的樹葉都是黃的,有的是綠中帶黃的,還有的被蟲子咬了呢!

  再看柳葉,這柳葉可真長!豎著寫至少能寫20個字。這柳葉也蠻奇怪的,葉片全是金黃,不被蟲子咬,而且只有葉脈是綠的,葉柄卻是黃的,奇怪!還有一片,哇!都枯了,不好觀察了。樹葉上有黑的、有黃的、也有少量的綠色。

  樟樹葉有的是全紅的,有的是綠中帶黃的,黃的在邊上,那葉子就像一個整圈的彩虹,還有的顏色是黃中帶紅的......顏色種類多得說不出來。那樟樹葉真是別具一格,和其它樹的葉子比,真是與眾不同。那橢圓形的葉片真漂亮。還有的樹葉兩頭向上翹起,樣子像把小勺,還可以裝水呢!

  這些葉子葉柄像樹幹,葉脈像樹枝,整片葉子好像一棵樹。

  看著這些樹葉,我想:樹葉真是些頑皮的孩子呀!那頑皮的孩子隨風搖擺,到了秋天,它就準備落下來,冬天和我們一起打雪仗,還趕著下來為雪人寶寶當眼睛呢!沒了眼睛,雪人寶寶如何走路呢!樹葉真是些善良的孩子。

  秋天風好大,在空中,樹媽媽堅持不住了,但還是要保護孩子們的生命,但一個又一個孩子毅然拒絕了媽媽的懷抱,離開了媽媽,樹葉真是些孝順父母的孩子們。

  秋天風大,落了不少樹葉,樹葉都活蹦亂跳地在公路上飛,有時捂在行人眼睛上:“猜猜我是誰?”樹葉真是些頑皮的孩子――樹葉有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形狀,也有不同的性格,怎麼猜呢?

  落葉秋天時落下,成了我們的玩具,春天初長,夏天為人們擋陽光,冬天和小朋友一起玩,樹葉也有它自己的生活哦。

  :松樹的聯想

  上次餘兄來沈對故宮裡的松樹很感興趣,稱讚宮裡的松樹很美,形態獨特,蒼勁有力,我很有感觸,松樹因它旺盛的生命力,以成為北方人精神的一種象徵。北方樹木以松樹為多,遍佈大街小巷,天天在我的視野內,我平日對它就少有了感覺,我在沈三年未曾對松樹過多在意過,今忽然想起餘兄的話,便決定再去故宮裡走一走,靜靜體會一下故宮裡松樹的別樣。

  故宮的本身就值得一遊,它座落在瀋陽舊城的中心,紅牆金瓴、松柏掩映的古代建築群,周圍被一座座現代建築包圍著。宮內300年前宮外300年後,別具洞天,見證了清朝開基創業、興盛、沒落的皇家歷史、也見證了改革開放今天經濟的騰飛發展。

  瀋陽故宮中國僅存的兩座古代宮殿之一,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時期相續建造並使用的宮殿,清朝入主中原後將它改為陪都宮殿,做為皇帝東巡的盛京行宮。它雖沒有北京故宮的規模,也沒有北京故宮聲旺,當你來沈觀光時它還是值得觀顧的。故宮華貴的建築將民族文化和藝術風格珠聯璧合融合在一起。

  走過故宮正殿,我仔細端詳正殿前園那八棵傲然挺立的松樹,它沒有繽紛多姿的枝葉可以炫耀,但它深穩威嚴,處處體現肅穆的皇家氣派,象徵一個時代永遠的向上、長青和不老,象徵一個民族不畏艱難、銳意進取、任何惡劣條件下的永不屈服。這也許就是北方歷代王朝崇敬松樹的原因吧。

  我喜歡松樹,喜歡它傲視風霜雨雪的姿態,不論嚴寒不論酷暑都能頑強生長,我最愛讀陶鑄的《松樹的風格》,崇尚松樹的品質。想必餘兄也是與我有同感吧,也許餘兄的一句觸景生情,讓我藉機重新拜見了一下故宮的松柏,忽然明白,其實我對北方的松樹早有很深的感覺。明天我準備去北陵、東陵,那裡有古老的松樹林,松柏參天。

  下次餘兄及各位仁兄仁弟來,我將與你們重遊。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