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中考詩歌鑑賞強化題附答案

  提升詩歌鑑賞能力,是臨安中考語文考試複習臨安中考的重點內容,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臨安中考詩歌鑑賞強化題,歡迎考生練習。

  臨安中考詩歌鑑賞強化題***一***

  秦樓月

  向子①

  芳菲歇,故園目斷傷心切。傷心切。無邊煙水,無窮山色。

  可堪更近乾龍節②,眼中淚盡空啼血。空啼血。子規聲外,曉風殘月。

  【注】①向子:南宋初年主戰派大臣之一,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徽、欽二帝被金兵虜去,中原盡失。1129年,金兵進湖南圍長沙,他曾率軍民與金兵血戰八晝夜。

  ②乾龍節:古人以“乾龍”喻帝王。乾龍節,指宋欽宗趙桓的生日,此時他已被俘虜。

  8、這首詞的上片是怎樣表達傷心之“切”的?請結合詞句簡要賞析。***6分***

  答:

  9、 “曉風殘月”這一意象曾出現在我們學過的哪首作品中?它和本詞表達的情感有所不同,請結合詞句作簡要分析。***5分***

  答:

  臨安中考詩歌鑑賞強化題答案

  8、【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鑑賞詩歌語言的能力,能力層次為D級***鑑賞評價***,重點考查煉字。

  【答案解析】開頭寫芳菲凋零,渲染蒼涼氛圍***1分***,接著寫極目遠眺故國家園,想到美麗的故園已落入敵方之手,不禁悲從中來,連用兩個“傷心切”,直抒胸臆,加重了內心的悲切程度***2分***;末尾兩句描寫迷離朦朧的煙水山色,表現了傷心之情就像那無邊無際的山水一樣悠遠綿長***1分***,融情於景,進一步渲染悲切之情***1分***。這樣就將傷心之“切”抒寫得淋漓盡致。***1分*** 解析:此題考查鑑賞詩歌的語言。鑑賞“切”字需結合具體語境,先概括詞的上片縮寫的內容,抓住“歇”“故園”“目斷”“傷心”等詞語賞析;要結合註釋賞析,不難得出詩人“傷心切”的原因;最後再寫這樣寫的效果即可。

  【思路點撥】賞析句子大致要注意以下角度:1.弄懂所給句子的基本意思,進而把握住其內容、情感的內涵。這是從句子的內容、情感方面出發的,也是賞析句子的前提。對於個別句子,尤其是膾炙人口的句子,其內容有精深之處,情感有共通性,它們本身就是賞析的物件。2.注意從語言特點出發:有的句子倒裝,有種錯位的美;有的句子對仗,有種整飭的美;有的句子互文,有種開合的美;有的句子長於煉字,有種凝練的美。從這個角度說,立足於語言的賞析就是平日裡做的煉字題。3.注意從表達技巧出發:有的運用修辭手法,有的運用表現手法。一般而言,高考選取的句子,都是在表達上有特色的句子。鑑賞時就是要看出其在表達上的特別之處來。從這個角度說,它就是一種表達技巧題中的暗考題。4.注意從句子的位置出發:把它放在全詩整體的框架內,做到句不離篇。句子處在詩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高考所選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處:首句,有開篇、點題、奠定基調之妙;中間句***主要指絕句的第三句、詞的中間句***,有轉折文意、承上啟下之用;尾句,或卒章顯志,或另闢新境,尤其是以景結情句,有含蓄雋永之妙。總之,關注句子位置,聯絡全篇賞析。

  9、【知識點】考查考生鑑賞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能力層次為D級***鑑賞評價***。

  【答案解析】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悽切》***1分***向詞表現的是山河破碎、國破家亡後的哀怨、悲痛之情***2分***,柳詞表現的是離別後的悽清、孤寂之情***2分***。 解析:本題第一問很簡單,柳永的《雨霖鈴》是必背篇目;知道《雨霖鈴》不難知道柳詞的情感是“離別後的悽清、孤寂之情”,向詞結合註釋和“傷心”“啼血”,不難概括出“山河破碎、國破家亡後的哀怨、悲痛”的情感。

  【思路點撥】詩歌的情感分析可按以下方法答題:***1***抓關鍵詞:指詩中最生動傳神的、最能體現作者思想觀點和情感態度的詞語。這些詞往往是“詩眼”。***2***抓關鍵句:指最能概括詩歌思想內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議論性的句子。這樣的語句一般出現在詩歌的結尾。***3***緊扣詩題:不少詩歌的題目對詩歌的內容和詩人情感起著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詩歌的意象作為切入點來解讀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如上例中的“柴扉”“白鷗”“釣船”“鱖魚”等。***5***抓註釋:註釋一般是對題目、作者、朝代、寫作背景等與詩歌內容相關的解釋或提示,很多情況下它們對我們的解題起著重要的作用。

  臨安中考詩歌鑑賞強化題***二***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後面二題。***11分***

  裴迪南門秋夜對月[注]

  錢起

  夜來詩酒興,月滿謝公樓。影閉重門靜,寒生獨樹秋。

  鵲驚隨葉散,螢遠入煙流。今夕遙天末,清光幾處愁。

  [注]裴迪:錢起、王維的友人,幾人多有詩作唱和。謝公,宋謝靈運,一說為齊謝朓,詩中以“謝公樓”比喻裴迪住處。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8.這兩首詩均以“月”為題,共同描繪了月夜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特點。***4分 ***

  9.清人沈德潛對錢詩中“螢遠”一句的評價為:“月夜螢光自失,然遠入煙叢,則仍見其流矣。此最工於體物。”***《唐詩別裁集》卷十一***“工於體物”,指在寫物方面很見功力。試分析錢詩中“螢遠”一句在“體物”方面的精妙之處。並指出王詩中最“工於體物”的是哪一句,試作簡要分析。***7分***

  臨安中考詩歌鑑賞強化題答案

  8.【知識點】本題賞析詩歌的事物形象,能力層次為D級***鑑賞評價***。

  【答案解析】靜謐、寒涼[評分標準:本題3分,答對1處只給1分。] 解析:考生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點有兩個:一是要用形象的語言描繪出詩人所描寫的畫面,要突出主要意象,如“夜色”“酒”“月亮”“冷露”“秋思”等;二是要根據景物的特色、色調等,概括出畫面的特色。

  【思路點撥】本題考查鑑賞古代詩歌的事物形象特點的能力。回答本題,首先根據題幹要求鑑賞“月夜”的特點,“兩首詩”限定了答題的範圍要立足全詩;其次答題時要抓住詩句加以分析,由於是填空題,隱含答案必須簡明、準確。

  9.【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鑑賞詩歌語言的能力,能力層次為D級***鑑賞評價***。

  【答案解析】①“螢遠入煙流”描寫了月下螢蟲遠飛,光亮流逝在清冷的月光和彌散的煙霧中,詩人不僅觀察細膩,且表現出一種惆然自失的淡淡愁緒。通過“螢火”流露“寒意”,在寫物方面確實很見功力。②冷露無聲溼桂花" 。“桂花”可看作實指***中庭桂樹***也可視為虛擬***月中桂樹***,秋露從天而降,溝通天地,將桂花沁溼,使人在十五的月圓之夜感到冷清,詩人由 “露溼桂花”引發“秋思”,在寫物方面亦表現出相當的功力。[評分標準:本題7分,錢詩賞析3分,王詩賞析4分。賦分著眼點在“由物體情”上。對王詩的賞析,“摘句”給2分,分析給2分。] 解析:注意答案從景情兩個角度去分析。用煙靄的暗淡襯托螢光,又用螢光之流失襯托月明,可謂運思入妙。有了這兩句,一個月明千里的銀色世界,異常鮮明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螢遠入煙流”描寫了月下螢蟲遠飛,光亮流逝在清冷的月光和彌散的煙霧中,詩人不僅觀察細膩,且表現出一種惆然自失的淡淡愁緒。通過“螢火”流露“寒意”,在寫物方面確實很見功力。要理解什麼是“工於體物”,工,精,精巧,***引申義***善於、擅長。體物,描述事物;摹狀事物。不難找出“冷露無聲溼桂花”一句,再簡單分析即可。

  【思路點撥】本題考查對詩歌語言風格的理解,有一定難度,首先審題幹——明確鑑賞方向是錢詩中“螢遠”一句在“體物”方面的精妙之處,抓住“體物”從景與情的角度分析;②審詞句——找出關鍵點,如“螢火”流露“寒意”,聯想意象表現的情景和情感;“冷露”,抓住“冷”字分析;“露溼桂花”,自然引發“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