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趙勝生平故事

  趙勝,戰國四公子之一,趙國貴族。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因賢能而聞名。刻於東武***今山東武城***,號平原君。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營救魏齊

  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用范雎為相。適逢魏王派須賈出使秦國。范雎叫須賈帶口信給魏王,立即把他的仇人魏齊的腦袋送來,否則將要屠大梁。魏齊聽說害怕了,逃到趙國,藏匿在趙勝家。第二年,秦昭王聽說魏齊在趙勝家,就給趙勝寫了一詳細而表面友好的書信,說:“我聽說您的高義,願作布衣之友,希望您到我這裡來,願意與您為十日之飲”。趙勝畏懼秦國,便至秦見秦王。在飲酒間,秦王對趙勝說:“昔日周文王得呂尚以為太公,齊桓公得管夷吾以為仲父,今天範君也是我的叔父。範君的仇人在您家,願您使人取其頭來。不然我不放您出關。”趙勝說:“魏齊是我的朋友,就在我家,也不應當交出來,何況又不在我家。”秦王又給趙王寫信說:“範君的仇人魏齊在趙勝家,王趕快使人把他的頭送來。不然的話,我將發兵攻趙,且不放趙勝出關。”趙孝成王發兵圍趙勝家。魏齊夜間逃出,見趙相虞卿。虞卿解相印與魏齊逃至大梁,欲通過信陵君而去楚。信陵君畏秦,猶豫不肯見,由於侯嬴從旁勸說,才到郊野迎接。魏齊聽說信陵君開始對見他有難意,怒而自殺。趙王終於將魏齊的頭送到秦國,秦昭王才放趙勝回國。

  :毛遂自薦

  秦國圍攻邯鄲時,趙王曾派趙勝去求援,當時擬推楚國為盟主,訂立合縱盟約聯兵抗秦,趙勝約定跟門下有勇有謀文武兼備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楚國。趙勝說:“假使能通過客氣的談判取得成功,那就最好了。如果談判不能取得成功,那麼也要挾制楚王在大庭廣眾之下把盟約確定下來,一定要確定了合縱盟約才回國。同去的文武之士不必到外面去尋找,從我門下的食客中選取就足夠了。”結果選得十九人,剩下的人沒有可再挑選的了,竟沒辦法湊滿二十人。

  這時門下食客中有個叫毛遂的人,徑自走到前面來,向趙勝自我推薦說:“我聽說您要到楚國去,讓楚國作盟主訂下合縱盟約,並且約定與門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去,人員不到外面尋找。現在還少一個人,希望您就拿我充個數一起去吧。”趙勝問道:“先生寄附在我的門下到現在有幾年啦?”毛遂回答道:“到現在整整三年了。”趙勝說:“有才能的賢士生活在世上,就如同錐子放在口袋裡,它的鋒尖立即就會顯露出來。如今先生寄附在我的門下到現在已三年了,我的左右近臣們從沒有稱讚推薦過你,我也從來沒聽說過你,這是先生沒有什麼專長啊。先生不能去,先生留下來。”毛遂說:“我就算是今天請求放在口袋裡吧。假使我早就被放在口袋裡,是會整個錐鋒都脫露出來的,不只是露出一點鋒尖就罷了的。”趙勝終於同意讓毛遂一同去。那十九個人互相使眼色示意,暗暗嘲笑毛遂,只是沒有發出聲音來。

  等到毛遂到達楚國,跟那十九個人談論、爭議天下局勢,十九個人個個佩服他。趙勝與楚王談判訂立合縱盟約的事,再三陳述利害關係,從早晨就談判,直到中午還沒決定下來,那十九個人就鼓動毛遂說:“先生登堂。”於是毛遂緊握劍柄,一路小跑地登階到了殿堂上,便對趙勝說:“談合縱不是‘利’就是‘害’,只兩句話罷了。現在從早晨就談合縱,到了中午還決定不下來,是什麼緣故?”楚王見毛遂登上堂來就對說:“這個人是幹什麼的?”回答說:“這是我的隨從家臣。”楚王厲聲呵叱道:“怎麼還不給我下去!我是跟你的主人談判,你來幹什麼!”毛遂緊握劍柄走向前去說:“大王敢呵叱我,不過是依仗楚國人多勢眾。現在我與你相距只有十步,十步之內大王是依仗不了楚國的人多勢眾的,大王的性命控制在我手中。我的主人就在面前,當著他的面你為什麼這樣呵叱我?況且我聽說商湯曾憑著七十里方圓的地方統治了天下,周文王憑著百里大小的土地使天下諸侯臣服,難道是因為他們的士兵多嗎,實際上是由於他們善於掌握形勢而奮力發揚自己的威力。如今楚國領土縱橫五千裡,士兵百萬,這是爭王稱霸所憑藉的資本。憑著楚國如此強大,天下誰也不能擋住它的威勢。秦國的白起,不過是個毛孩子罷了,他帶著幾萬人的部隊,發兵與楚國交戰,第一戰就攻克了鄢城郢都,第二戰燒燬了夷陵,第三戰便使大王的先祖受到極大凌辱。這是楚國百世不解的怨仇,連趙王都感羞恥,可是大王卻不覺得羞愧。合縱盟約是為了楚國,不是為了趙國。我的主人就在面前,你為什麼這樣呵叱我?”聽了毛遂這番數說,楚王立即改變了態度說:“是,是,的確像先生所說的那樣,我一定竭盡全國的力量履行合縱盟約。”毛遂進一步逼問道:“合縱盟約算是確定了嗎?”楚王回答說:“確定了。”於是毛遂用帶著命令式的口吻對楚王的左右近臣說:“把雞、狗、馬的血取來。”毛遂雙手捧著銅盤跪下把它進獻到楚王面前說:“大王應先吮血以表示確定合縱盟約的誠意,下一個是我的主人,再下一個是我。”就這樣,在楚國的殿堂上確定了合縱盟約。這時毛遂左手托起一盤血,右手招呼那十九個人說:“各位在堂下也一塊兒吮盤中的血,各位雖然平庸,可也算完成了任務,這就是所說的依賴別人的力量來完成自己的任務吧。

  趙勝確定了合縱盟約便返回趙國,回到趙國後,說:“我不敢再觀察識別人才了。我觀察識別人才多說上千,少說幾百,自認為不會遺漏天下的賢能之士,現在竟然把毛先生給漏下了。毛先生一次到楚國,就使趙國的地位比九鼎大呂的傳國之寶還尊貴。毛先生憑著他那一張能言善辯的嘴,竟比百萬大軍的威力還要強大。我不敢再觀察識別人才了。”於是把毛遂尊為上等賓客。

  :邯鄲解圍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四十五年,趙孝成王四年***秦攻韓的野王***今河南沁陽縣***,野王降秦。韓的上黨郡***治所在壺關今山西長治市***與本國的通路被切斷。上黨太守馮亭遣使者對趙王說:“韓不能守上黨,吏民都樂於歸趙,而不願意入秦。”趙王先與平陽君趙豹商議。趙豹認為趙國接受上黨,將“禍大於所得”。趙王又跟趙勝、趙禹商議,他們都認為,用兵百萬,攻戰逾年,也未必能得一城,今坐受有城市邑十七,這是個大利,不可坐失時機。趙王令去接收土地,並傳達趙王的命令:“以三萬戶之都封太守,千戶封縣令,諸吏皆益爵三級,民能相集者,賜家六金。”趙國又派廉頗進軍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抵禦秦軍。公元前260年7月,趙王中秦的反間計,以趙括代廉頗為將,秦將白起大破趙軍於長平。秦趙長平之戰的第二年,秦軍圍攻趙的都城邯鄲。趙國傾全力死守邯鄲,又向楚、魏緊急求援。

  秦軍圍邯鄲,趙國多次向魏國求救,魏安釐王派晉鄙領兵十萬救趙。秦王派使者威脅魏王說:“趙國都很快就會攻下,誰敢救趙,秦攻下趙以後就先打誰。”魏王畏懼秦國,令晉鄙在鄴***今河北臨漳縣西南***,停軍築壁壘,不再前進。名義上是救趙,實際上是在觀望形勢的變化。

  趙勝的夫人是魏國信陵君的姐姐。寫信責怪信陵君說:“我以為你有救濟別人困難的高義,現在邯鄲這樣危急,魏國的救兵不來,你卻無動於衷。縱然你輕易地拋棄我,難道你也不可憐你姐姐嗎?”信陵君屢次請魏王發兵救趙,魏王都不答應。他只好採用了侯嬴的意見,使人偷出魏王的兵符,奪晉鄙軍救趙。

  在邯鄲被圍,楚魏救兵又都未到的危急時刻,聽從了邯鄲傳舍吏子李談的建議“令夫人以下編於士卒之間,分功而作。家之所有,盡散以饗士”。得敢死的士卒三千人,由李談率領與秦軍戰,又適逢魏楚的救兵來到,秦軍敗退,邯鄲解圍,時在公元前2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