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三阿哥簡介

  愛新覺羅·胤祥***1686年11月16日-1730年6月18日***,清康熙帝第十三子***實為22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愛新覺羅·胤祥***1686年11月16日-1730年6月18日***,清康熙帝第十三子***實為22子***,滿洲正藍旗人,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所生,努爾哈赤裔孫。弟兄間,惟與雍親王關係最密。胤禛繼位,即封為和碩怡親王,朝政,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大政務。雍正元年,命戶部。

  因胤祥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為鐵帽子王。雍正帝待他也非尋常,死後令享太廟,上諡號為“賢”,為了紀念他的功勞,下旨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成為滿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

  清朝十三阿哥生平經歷

  少年時代

  胤祥生於1686年***具體月份存在爭議***,自三十七年七月12歲的胤祥第一次跟隨皇父去盛京謁陵後,直至四十七胤祥年九月一廢太子事件發生前整整10年間,康熙帝只要離開京師,無論去哪裡,必將胤祥帶往。僅此即足以說明,康熙帝對他是另眼相看的。胤祥在雍正年間作為皇帝最得力助手的種種表現,也充分表明他除去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外,還頗有辦事才力,善於協調人際關係,是一難得人材。這應是胤祥為康熙帝所青睞的主要原因.

  胤祥能文能詩,書畫俱佳。康熙四十一年,玄燁南巡,皇太子胤礽、皇四子胤禛、皇十三子胤祥隨駕。某日,玄燁在行宮召集大臣和皇子們研習書法。不僅親書大字對聯當場展示,還邀請眾人觀賞皇四子胤禛和皇十三子胤祥書寫的對聯,據說,諸臣環視,“無不歡躍欽服”。如此驚歎的舉動,自然有阿諛逢迎的成分,但兩位皇子擅長書法確是事實。這一年,胤祥17歲,如果不是心裡有底,玄燁又怎麼會讓他同皇兄一起當場獻技呢?胤祥繼承了滿洲人的傳統技藝,騎馬射箭樣樣精通。有記載提到,他“精於騎射,發必命中”。有一次出巡狩獵,一隻猛虎突出林間,他神色不動,手持利刃向前刺之。見者無不佩服他的神勇。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前後,皇八子允禩的老師何焯在給家人的信中,也提到十三殿下為皇帝所鍾愛者,前途無量。不足20歲的胤祥受到皇父的器重,連供職清廷的漢族文人也一清二楚。但在第一次廢太子時,胤祥不知為何,失寵於康熙,終康熙之世,既無重用,也沒有受封。***注:網上流行的胤祥曾被“十年圈禁”一說,實為文學影視作品的杜撰。有大量史料,如皇子請安折、出席康熙六十大壽、拉攏文士屈復等等,能夠證明胤祥在康熙四十七年至康熙六十一年的十四年間擁有行動自由***

  胤祥和雍正早年的關係,雖然沒有太多史料可尋,但可以肯定兄弟倆是親密無間的。雍正給胤祥的祭文中提到胤祥的算學由他親自教授“憶昔幼齡,趨侍庭闈,晨夕聚處。比長,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學,日事討論”每逢塞外扈從,兄弟倆“形形相依”。當康熙出巡只帶他們其中一個扈從時,即使短暫分別,兩兄弟也會詩書往還。雍正還把他和十三弟唱和的詩作收在詩文集中,讓胤祥的少數作品得以傳世。

  怡親王

  任繁任艱,幹才卓著

  在康熙皇帝去世的第二天,入承皇位的胤禛便任命胤祥為四位事務大臣之一,同日晉升為和碩怡親王。胤祥在十幾年遭受冷落之後,得到雍正如此厚待,胤祥自然竭全力報效,以償知遇之恩。

  雍正初政,胤祥迅速成為雍正的臺柱。其理事之才絕非常人能及,識人之明達,手段之老練,完全不像個從未與政的皇子。這也堅定了雍正繼續重用他的決心。康熙晚年,經濟、軍事、浮稅、刑獄等均已出現危機,哪一件都極為棘手,並非得到新皇帝倚重信任的人就一定能搞好的。像胤祥能同時治理那麼多棘手的國家大事,卻均井井有條的,在歷代能臣中實屬罕見。初年到三年,胤祥擔任事務大臣、處理康熙、孝恭喪事,總管會考府、造辦處、戶部三庫、戶部,參與西北軍事的運籌,辦理外國傳教士事務。三年底,會考府解散、大臣卸任,胤祥除了繼續以前的各項兼職外,加議政大臣,營田水利,領圓明園八旗禁軍,辦理胤禛藩邸、陵寢事務,密謀籌辦軍需並對用兵漠北進行戰略謀劃,還要承擔皇帝臨時交辦的審斷案件,代行祭祀等諸多差務,可謂職任繁多,綜理萬機。雍正帝曾經十分感慨地說;“朕實賴王翼贊昇平,王實能佐朕治平天下。鹹謂聖王賢臣之相遇數千百載而一見,今且於本支帝胄之間得之”。胤禛、胤祥兄弟君臣之間的至誠相托和忠心以報,在歷代封建王朝中也是不多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