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龔自珍是怎麼死的

  明朝龔自珍,字璱人,號定盦。清朝中後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那麼呢?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

  龔自珍與顧太清的緋聞情事有個漂亮的名目:“丁香花公案”,傳說中有好幾個版本,寫過《孽海花閒話》的晚清文人冒鶴亭言之鑿鑿,堅持認為奕繪用鴆酒攫取了龔自珍的性命。於是就有歷史學家跟他較真,煞一煞他好為武斷的文風。1936年,清史專家孟森作《丁香花公案》一文,考證出己亥年***1839年***奕繪已死,地下枯骨何能尋仇?這樣一來,冒鶴亭的斷言便不攻自破。

  是真名士自風流,龔自珍最知憐香惜玉。他收藏到一枚漢代美人趙飛燕的玉印,即視為藏室三大寶貝之一,讚不絕口。他見人起屋時用斧斤砍伐桃樹、海棠,也不禁大動側隱之心,立刻從刀下“救得人間薄命花”。他對同時代的美女、才女的呵愛就更不用說了。然而他風流過頭,終不免死於花下,代價未免稍高了些。

  龔自珍的情敵很不簡單,是榮恪郡王綿億的兒子,姓愛新覺羅,名奕繪,此人在文學上的造詣並不淺,著有《明善堂集》。奕繪受封為貝勒,其妻太清西林春***原為側室,後扶正***則為福晉。太清本姓顧,是江蘇吳門人,才色雙絕。奕繪不僅會做官,還特別愛才,家中自然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四十四歲時,龔自珍任職宗人府主事,是奕繪的下屬部員,常去奕繪的府邸交差。貝勒從不把他當作下級看待,而是尊為上賓,隨他在府中行走,時或與顧太清詩詞唱和。龔自珍《己亥雜詩》中有“一騎傳箋朱邸晚,臨風遞與縞衣人”的詩句,浪漫溫馨,即真實寫照。久而久之,兩人通了情款,合手把一頂綠帽子悄悄地扣在奕繪頭上。太清常穿白衣,披紅斗篷,凌波微步,勝似天仙,手指潔白如玉,尤其喜歡騎在高頭駿馬上彈鐵琵琶,見過的人都說她是王昭君再世。龔自珍有絕活,他與太清用蒙語聊天,用京語談詩,用吳語調情,表面上看不出半點蛛絲馬跡。但情之所至,神魂為之顛倒,又怎能長期避人耳目?這事只可遮瞞一時,到底還是被奕繪瞧出了破綻。貝勒雖愛才,卻也不肯扮演活王八,於是,暗中派人追殺龔自珍,一定要致他於死命。所幸太清的僕人忠心愛主,偵獲這一陰謀,及時通知了龔自珍。道光十九年***1839年***四月二十三日傍晚,久任京官的龔自珍突然辭職南行,“不攜眷屬,獨僱兩車,以一車自載,一車載文集百卷,夷然傲然,憤而離京”。他自謂出走理由是“罡風力大簸春魂”,意思是高空的強勁風力簸盪春魂,使之驚恐不安,借喻仕途凶險。有人說,這其實是打馬虎眼,他逃之天天,是因為京城有人要索他的命。龔自珍孤身逃往江東,路費不足,只好到處蹭飯,好在他文名大,朋友多,還不至於吃閉門羹。其《己亥雜詩》中有句“僥倖故人仍滿眼,猖狂乞食過江淮”,即描寫這段不堪回首的經歷。

  龔自珍與顧太清的緋聞情事有個漂亮的名目:“丁香花公案”,傳說中有好幾個版本,寫過《孽海花閒話》的晚清文人冒鶴亭言之鑿鑿,堅持認為奕繪用鴆酒攫取了龔自珍的性命。於是就有歷史學家跟他較真,煞一煞他好為武斷的文風。1936年,清史專家孟森作《丁香花公案》一文,考證出己亥年***1839年***奕繪已死,地下枯骨何能尋仇?這樣一來,冒鶴亭的斷言便不攻自破。

  實際上,真正站得住腳的理由是:龔自珍為廣東***案極力主戰,得罪了軍機大臣穆彰阿,後者炙手可熱,勢焰熏天,龔自珍惹不起,倒還躲得起,於是乎逃之夭夭,跑得越遠越安全。

  龔自珍五十歲時***1841年***歿於浙江丹陽。《年譜》上說他是“暴疾捐館”,當時他擔任雲陽書院講席一一此事令人疑竇叢生。傳說更是節外生枝,稱龔自珍是被美妾靈簫鴆殺的,只因靈簫移情別戀,與某生偷歡時被龔自珍撞見現場,好不羞憤,變心的婦人下手遂有如此之毒。這一說也沒有站得住腳的資料支援,仍屬臆測,不足為憑。

  歷史上龔自珍簡介:

  龔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號定盦***ān***,後更名易簡,字伯定,又更名鞏祚,號定庵。晚年居住崑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漢族人和今浙江杭州人。出身於世代官宦學者家庭。祖父龔禔身官至內閣中書軍機處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詩》。父龔麗正官至江南蘇鬆太兵備道署江蘇按察使著有《國語注補》《禮圖考》《兩漢書質疑》《楚辭名物考》等書。母段馴著名小學古漢語指文字學家段玉裁之女著有《綠華吟榭詩草》。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 生於杭州城東馬坡巷小採園***今有紀念館於此***是龔家的長房長孫。6歲隨父母租居北京繩匠衚衕、潘家河、門樓衚衕、手帕衚衕和城外上斜街等處。祖父病逝後與家人回杭州守孝。兩年後返京租住北京法源寺南。 龔自珍二十七歲為舉人。道光元年***1821***官內閣中書任國史館校對官。九年始成進士。官至禮部主事。十九年棄官南歸。二十一年於江蘇雲陽書院猝然去世。龔自珍初承家學淵源從文字、訓詁入手後漸涉金石、目錄泛及詩文、地理、經史百家。

  受當時崛起的“春秋公羊學”影響甚深。 面對嘉道年間社會危機日益深重他棄絕考據訓詁之學一意講求經世之務一生志存改革。青年時代所撰《明良論》、《乙丙之際著議》等文對封建專制的積弊進行了揭露和抨擊。他的思想為後來康有為等人倡公羊之學以變法圖強開了先聲。中年以後雖然志不得伸轉而學佛但是“經世致用”之志並未消沉。 他支援林則徐查禁***並建議林則徐加強軍事設施做好抗擊英國侵略者的準備。龔自珍一生追求“更法”雖至死未得實現但在許多方面產生了有益的影響。 在社會觀上他指出社會***的根源在於貧富不相齊要求改革科舉制多方羅致“通經致用”的人才。 在哲學思想上闡發佛教中天台宗的觀點提出人性“無善無不善”“善惡皆後起”的一家之談。在史學上發出“尊史”的呼籲並潛心於西北歷史、地理的探討。在文學上則提出“尊情”之說主張詩與人為一。他生平詩文甚富後人輯為《龔自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