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馬謖是怎麼死的

  馬謖,侍中馬良之弟 ,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將領,歷史上諸葛亮並未“揮淚斬馬謖”,那麼呢?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

  馬謖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諸葛亮很器重他,曾任用為參軍。後來,馬謖卻於諸葛亮北伐時因作戰失誤而失守街亭,因而被諸葛亮所斬。這是小說《三國演義》中最為精彩的片段之一。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第95、96回《馬謖拒諫失街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描寫馬謖立下軍令狀,以王平為副將,率兵25000人出守街亭。馬謖在街亭失敗後,回到諸葛亮大營負荊請罪,諸葛亮揮淚將馬謖斬於營門,這就是所謂“孔明揮淚斬馬謖”。那麼在歷史上,諸葛亮到底有沒有揮淚斬馬謖?且聽筆者一一道來:

  一個軍紀嚴明的軍師諸葛亮,形象自然高大;馬謖本在歷史上也算不上是大人物,但他失街亭回到諸葛亮軍營負荊請罪,雖然招來殺身之禍,但知名度卻得到大大提高。但是,對於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史實與之有很大的出入。西晉時陳壽所著的《三國志》、《諸葛亮傳》、《王平傳》、《馬謖傳》、《向朗傳》及後來裴松之為其作的註釋中,記敘了“斬馬謖”真相。

  第一、《馬謖傳》中裴松之注,提及《襄陽記》中的記載說馬謖臨死前,曾寫信給諸葛亮:“丞相平日待我像待自己的兒子一樣,我也把丞相當做自己父親。這次我犯了死罪,希望我死以後,丞相能夠像舜殺了鯀還用禹一樣,對待我的兒子,我死了也沒牽掛了。”後諸葛亮待其遺孤如同己出。看這一段,就知道馬謖死前未曾有機會再與諸葛亮謀面,否則也不必要寫這麼一封信,要諸葛亮效仿舜殺鯀而用禹的故事,將遺孤託付於諸葛亮了。而後又稱“十萬之眾為垂涕。亮自臨祭,待其遺孤若平生”,馬謖的確是死了,但以上均未提及馬謖是如何死的。在《諸葛亮傳》中只稱諸葛亮“戮謖以謝眾”。

  第二、《諸葛亮傳》: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郿……魏大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合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合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合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厲三軍,不能訓章明法,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責帥,臣職是當。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

  第三、《王平傳》:“建興六年,屬參軍馬謖先鋒。謖舍水上山,舉措煩擾,平連規諫謖,謖不能用,大敗於街亭。眾盡星散,惟平所領千人,鳴鼓自持,魏將張合疑其伏兵,不往偪也。於是平徐徐收合諸營遺迸,率將士而還。丞相亮既誅馬謖及張休、李盛……”

  從這三傳來看,諸葛亮確實下令處死馬謖,但到底有沒有付諸實施,即使實施了,又在什麼地方?都沒有答案。但是,《三國志》卷41《向朗傳》:“向朗字巨達,襄陽宜城人也……後主踐阼,為步兵校尉,代王連領丞相長史。丞相亮南征,朗留統後事。五年,隨亮漢中。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在《向朗傳》中還有這樣記述:“向朗***時向朗為丞相長史***素與馬謖善,隨軍征戰街亭,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此段意思十分明顯,就是街亭之戰後,馬謖並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潛逃,而向朗知情不報,被諸葛亮免去官職。《三國志》卷39《馬良附馬謖傳》: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與魏將張合戰於街亭,為合所破,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謖下獄物故”,即病死獄中。

  綜合以上史料,可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馬謖不遵諸葛亮守街亭的指示,慘敗而歸,導致隴右三郡得而復失,蜀軍退回漢中。馬謖深知後果嚴重,因此便畏罪潛逃,而身為丞相長史的向朗礙於情面或出於愛才之心,知情不報,事洩後導致他被免官職,在家賦閒達20年之久,而馬謖最終也被緝拿歸案。後來,諸葛亮打算對其行刑,然而還未及行刑,馬謖便病死在獄中,並非被諸葛亮名正典刑或說“斬馬謖”了。

  歷史人物馬謖的簡介:

  馬謖***sù******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人,官至越嶲太守。馬謖少時素有才名,和兄長們並稱為“馬氏五常”。

  馬謖是馬良之弟,素有才名,得到諸葛亮賞識。劉備臨終前叮囑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但諸葛亮並未聽取。北伐時期,諸葛亮力排眾議,任命馬謖為先鋒,結果蜀軍在街亭慘敗給魏將張郃,諸葛亮退軍漢中,馬謖因立下軍令狀,兵敗入獄。諸葛亮憐其才能,不忍軍法處置,將此事交與姜維處理。姜維將馬謖貶為庶民,對外稱馬謖病死獄中。馬謖猶是感激,自此更名寧隨,輔佐姜維,替姜維決他所不能之斷,終為一代名將。

  歷史傳記

  蜀越嶲太守、參軍。兄弟五人,並有才名。兄良,侍中。謖以荊州從事隨先主入蜀,除綿竹成都令、越嶲太守。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建興三年,亮徵南中,謖定攻心之計,亮深然之。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懿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與魏將張郃戰於街亭,為郃所破,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謖年三十九。十萬之眾為之垂涕。亮自臨祭,待其遺孤若平生。

  馬謖少時素有才名,和兄長們並稱為“馬氏五常”。馬謖和馬良曾同為荊州從事,劉備入川時,馬謖跟隨大軍同行。馬謖歷任綿竹令、成都令、越雋太守,由於才華橫溢得到諸葛亮的賞識。 劉備臨終時告誡諸葛亮馬謖不可重用,諸葛亮並未聽取。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兵出祁山,力排眾議任命馬謖為先鋒,統領大軍在前,與魏將張邰大戰於街亭,馬謖不遵諸葛亮將令,舉動失宜,最終被張邰打敗,諸葛亮退軍漢中。馬謖下獄後死亡***一說按軍法處死***,諸葛亮亦為之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