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派關羽反擊曹軍

  ?這堪稱三國最無法解釋的迷案,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三國時期的蜀國,是劉備一手建立起來的,劉備蜀漢依靠的就是“劉關張三結義”及趙雲等人的兄弟夥核心集團,再加上所謂“仁義布四海”策略收買了人心,最終吸引到諸葛亮、龐統、法正等大批天下奇才人物加盟而建立的。該國的建立—–以劉備在漢中擊敗曹操並奪取漢中為標誌。劉備一生與曹操交戰無數次,僅有此次大勝曹操,並強有力地從曹操手中奪取漢中及上庸等地,以強大的實力說明了中國北方最強的曹操的力量已不入劉備了,劉備的力量強大到可以公開對抗曹操,並戰勝曹操了,東吳孫權的實力自然在曹操之下,劉備的力量達到了全盛和頂點。

  劉備此時有荊州5郡***荊州共9郡:3郡由劉備歸還東吳,1郡在曹仁手裡***,東西兩川,漢中及上庸,以及雲貴等地,有關張趙馬黃五虎大將,以猛將魏延、以及李嚴、李恢、馬忠、付彤、黃權、王平等等、可謂兵強馬壯、人材濟濟。

  然而就在這之後,劉備和諸葛亮卻作出了令人十分不解的用兵戰略,用鎮守荊州5郡之地的兄弟集團中二兄弟關羽出兵攻擊北方的曹操,卻沒有派任何一支蜀國軍隊從其它方向策應、協助、支援。

  結果就是,已經鎮守荊湘之地十餘年的關***且年齡已達58歲***,出兵與曹操部隊的于禁曹仁徐晃等部激戰近3個月,雖打敗於禁,但被曹仁阻擊於襄陽城下,兵疲乏術,無法破城,後與曹的徐晃援軍交戰時,被徐擊敗。

  最後,關的後方荊州5郡也被東吳呂蒙襲奪,關之部在曹軍和東吳大軍的兩面襲擊打擊下潰敗、關羽及義子等忠勇將士全部戰死,真可惜!

  從關羽出兵北伐到戰敗死亡,時間長達4個多月,關率部苦戰到死戰,始終沒有任何一支來自蜀國友軍的支援,就是按劉備與諸葛亮在“隆中對”裡所制定的戰略,也應該是蜀國主力大軍從漢中向北或向東攻擊曹操,而荊州北上的蜀軍應是偏軍出擊。但劉備及諸葛亮卻要關羽的荊湘部隊為主攻,而且居然沒有蜀國其它方面的攻擊配合,也沒有派智慧之將來替關羽防守荊州5郡。

  而劉備得到漢中及上庸等地後,完全有能力和實力派大將率軍支援關的,劉備當時的眾多戰將***如張飛、趙雲、馬超等***都有可以派出來支援關的。

  關年邁歲高,勞師遠征,後方無能人智士防守,在曹魏和東吳的雙重打擊下,關哪能自保得了,但關還是忠實地執行命令、盡心盡忠,直至戰死、以身殉職,真是可惜之致!可憐之極!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上都未對關的奇怪的孤軍北上一事作說明或解釋,都只說是劉備及諸葛亮的安排,那劉備與諸葛亮的如此安排佈署的意圖是什麼呢?為什麼要進行如此的戰略變更和戰役冒險呢?最奇怪的是,劉備登基當皇帝后,一定要伐吳,為關報仇。可此時關已死三年多了,三年多的時間裡都不出兵打東吳,當了皇帝了就可以打了嗎?

  在劉備伐吳時,劉備的高階戰略參謀法正已死,黃忠也不行了,而且出戰之前張飛也被洗白了,還不讓趙雲參戰、魏延、馬超等均不去參戰,諸葛亮也留守,用了一大批無名無能之將,能打勝仗麼、能報仇麼?

  現在問題來了,從派關孤軍北上、到無任何支援敗死、到三年之後才想起、到用次等軍隊攻吳——-劉備和諸葛亮這兩人究竟在作什麼呢?

  後世之人對此多有不解:是要關死麼、是抹不開情面非要去報一下仇麼,是有意消除原劉璋的降將降兵麼,或者是劉備被諸葛亮矇騙,又或者是關羽不聽話要教訓一下結果事整大了無法收場麼———關羽奇怪之出兵到死都是蜀國最大的千古之迷念。

  關羽簡介:

  關羽***161-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蜀國名將。

  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關羽被封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曹操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卻被劉備擊敗,曹操於是親提大軍出征,劉備敗逃,關羽戰敗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後袁紹派大將顏良、文丑、郭圖等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操親自率軍救援,並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關羽望見顏良的麾蓋,策馬衝鋒,斬殺顏良於萬軍之中,梟首而歸,袁軍將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圍被解,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

  當時,曹操為知道關羽有沒有久留的心意,叫張遼用人情試探。關羽對張遼嘆息道:“我知道曹公對我的厚愛,但我受劉備的厚恩,發誓共死,不可背棄。我終不會留下,在為曹公立下功勞後我便會離去。”張遼向曹操表明,曹操知道關羽會離去,反而重加賞賜,想要留住他,但關羽盡封曹操的賞賜,留書告辭,回到劉備身邊。曹操左右欲追殺之,不過曹操認為各為其主而阻止。民間文化把這一段故事叫做“千里走單騎”。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劉備投靠劉表,屯兵於新野。曹操率領大軍南下,劉備南逃,另遣關羽乘數百艘船駛向江陵會合,但劉備於途中被曹操軍追至,幸而關羽駛至漢津,一同乘船至夏口。

  劉備聯合孫權擊敗曹操後,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荊州,於是劉備又與孫權大將周瑜夾攻曹仁,命關羽絕北道斷曹仁後路。待劉備取得荊南四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關羽被推為元勳,受封襄陽太守、蕩寇,這其間襄陽實為曹操勢力範圍,由樂進駐守,所以關羽駐於江北。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劉備入蜀助劉璋防禦張魯,張飛、趙雲、諸葛亮與關羽共守荊州。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劉備與劉璋決裂,軍師龐統中流矢身亡,劉備乃召張飛、趙雲、諸葛亮入川支援,荊州只留關羽駐守。劉備平定蜀地後,以關羽董督荊州事,[8]授權掌管荊州地區劉備控制的部分,包括荊州南部四郡和從東吳借來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關羽事實上鎮守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孫權知道劉備已奪得益州,希望取回荊州。劉備卻說:“當得到涼州時,便會把荊州交還。”孫權對此十分怨恨,便派魯肅索要荊州。孫劉兩方的將領在陣前“單刀會”,據理相爭但最終不歡而散。孫權命呂蒙準備進攻荊州南部,魯肅將萬餘人馬於益陽牽制關羽,劉備從益州帶兵回援。時關羽號稱有三萬人馬,自選五千精銳準備從上游渡河,吳將甘寧率領一千人前往駐守,關羽得知後就沒有過河,在河對岸紮營,這個地方後來稱為“關羽瀨”。此時,曹操進取漢中的張魯,劉備便迅速和孫權修和,協議平分荊州,即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屬於孫權,分荊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屬於劉備,這就是三國史上著名的湘水劃界。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江夏太守文聘與樂進進擊尋口,關羽率軍前往將文聘與樂進擊退,並乘勝派遣偏將率軍北征,所殺甚眾,曹操對此感到非常憂慮。同年,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人謀反,但不久事情敗露,幾人被曹操所殺,曹操於是召曹仁為徵南,討伐關羽。曹仁屯樊期間,大肆徵調徭役,南陽郡一帶軍民苦不堪言,宛城太守侯音與衛開於是劫持太守東里滾造反,與關羽聯合。曹仁率軍前往平亂,攻破宛城,將侯音斬殺,並屠城。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軍與曹操軍相爭漢中,魏將夏侯淵被劉備大將黃忠所斬,曹操親提大軍來爭漢中,卻於漢水之戰被趙雲擊敗,糧草被劫,曹操無奈只得退出漢中,並迅速命令曹仁與龐德進攻荊州的關羽,關羽反守為攻,進圍樊城。魏將龐德親與關羽軍搏戰,引箭射中關羽額頭,關羽軍大震。

  曹仁趁關羽軍軍心不穩之際,率軍進攻關羽,關羽激勵將士,推鋒必進,勸率士卒,大破曹仁於沔水,曹仁的部隊被打的潰不成軍,水軍更是全為關羽所殲滅。曹仁於是派遣龐德屯兵於樊城以北十里,並修書與曹操請求援軍。曹操於是派遣于禁率領七軍***約數萬***前來救援。

  曹仁被圍數月,于禁前來救援,關羽軍稍退,與于禁軍相持。建安二十四年八月,天降大雨十餘日,漢水因此暴漲,關羽因掘江堤以大水灌於禁軍,于禁軍雖在平地,卻被水淹五六丈,于禁七軍都被淹沒,于禁只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關羽乘大船進攻于禁,于禁投降。曹操得知于禁投降的訊息非常驚異。

  關羽乘船進攻龐德軍,龐德的軍隊大多投降關羽,龐德寡不敵眾,最後被關羽所擒,龐德的兄長在蜀漢漢中為官,關羽因此想要勸降龐德,但是龐德大罵不肯降,關羽於是將其斬首,並厚葬。[15]而此時陸渾民孫狼因為受苦於曹操徭役,叛上作亂,南附關羽,遙受關羽印號,為之支黨,曹操所置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也都投降關羽,關羽的聲勢一度威震華夏。

  關羽乘勝對樊城發起猛攻,樊城進水,城牆崩塌,而曹仁的守軍也因為多次戰敗而大量削減,只剩下幾千人,樊城被圍數重,外內斷絕,糧食也快被吃完,眾將都惶恐不安。曹仁在滿寵的勸說下,與將士們盟誓,以死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