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兩役的成語故事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漢語成語是中國五千年曆史文明的結晶。隨著五千年曆史長河的積澱,漢語成語結構定型、形式簡潔、意義精闢,成為中華寶庫中不可或缺的一塊瑰寶。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的主人公簡介

  張緒,字思曼,吳郡吳縣***今蘇州***人也。祖茂度,會稽太守。父寅,太子中舍人。緒少知名,清簡寡慾,叔父鏡謂人曰:“此兒,今之樂廣也。”州闢議曹從事,舉秀才。建平王護軍主簿,右軍法曹行參軍,司空主簿,撫軍、南中郎二府功曹,尚書倉部郎。都令史諮郡縣米事,緒蕭然直視,不以經懷。除巴陵王文學,太子洗馬,北中郎參軍,太子中舍人,本郡中正,車騎從事中郎,中書郎,州治中,黃門郎。

  的典故

  張緒是南北朝時樑朝的一位名臣,一生清廉正派,沒做過報人利己的事,在朝臣中很有威望。偏偏他有個不肖之子。二十八九歲了,仍不肯讀書、不思進取,整日裡帶群家丁城裡城外亂跑,吃喝玩樂,不務正事。

  有一年張緒告假回鄉來探親,乘船而下,除夕傍晚行至家鄉的水面上。他仔立船頭,極目遠眺,陶醉在即將和父母、妻兒相見的喜悅之中。忽見岸邊有六七個人影,嬉笑著由遠而來;懶懶散散,不成體統。

  到了近前,張緒發現領頭的正是自己的兒子張充。只見張充佩劍攜弓,左臂託著鷹,右手牽著狗,身後的家丁揹著捕獲的獵物;分明是剛剛打獵歸來。兒子雖然長得健壯俊美,卻是這等逍遙無志,張緒不禁火氣上升,立即差人大聲喝住張充。

  張充見父親大人回來了,急忙讓人接過鷹牽過狗,拱手施禮。張緒怒道:“你個不孝逆子!看看像什麼樣子?一手託鷹,一手牽狗,一身兩役,完全被無聊瑣事累住了。你已不是幾歲頑童了,難道就這樣潦倒一生?”

  張充聞言,羞愧萬分,顧不得是在江邊碎石之地,跪下來連連叩頭,沉重地說:“兒充知過,望父親大人且息雷霆之怒。兒今年29歲,明日適當春節,聖人云:‘三十而立’。兒定當發憤,不再……”張緒下船,扶起兒子,道:“望你好自為之。”

  張充被父親的一頓訓斥激醒了,此後攻讀不輟,學問大增,後來成才為官,報效國家。

  的啟示

  告訴我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著硃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張充之前和紈絝子弟在一起,自然也就沾染了那些遊手好閒的惡習。當他脫離了那個環境,有了思想上的覺悟,也就離成功不遠了。

  的延伸

  【注音】yī shēn liǎng yì

  【出處】《梁書·張充傳》:“值充出獵,左手臂鷹,右手牽狗,遇緒船至,便放紲***紲,xiè,此處指繩索***。脫韝***gōu,此處應為韋字偏旁,意思為:古代的套袖。***,拜於水次。緒曰:‘一身兩役,無乃勞乎?’” 緒,充父。

  【解釋】役:役使,指一個人同時幹兩件事情。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一個人兼做兩件事

  【近義詞】一身而二任

  【押韻詞】鋪張揚厲、廟堂偉器、挨打受氣、道在屎溺、萬籟俱寂、英英玉立、角巾私第、飛沙走礫、跼天促地、鉤玄獵祕

  【例句】他一身兩役,整天忙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