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塔橋的歷史

  倫敦塔橋是從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橋***泰晤士河上共建橋15座***,也是倫敦的象徵,有"倫敦正門"之稱。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一、倫敦塔橋簡介

  倫敦塔橋***英文名:Tower Bridge***,倫敦塔橋是從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橋***泰晤士河上共建橋15座***,也是倫敦的象徵,有"倫敦正門"之稱。該橋始建於1886年,1894年6月30日對公眾開放,將倫敦南北區連線成整體。

  二、歷史沿革

  在19世紀下半葉,隨著倫敦東區商業的上升發展,帶動了對倫敦橋下游一座穿過泰晤士河的新橋樑的需求。但這座橋不能建成是傳統的固定橋,因為將會切斷當時位於倫敦橋和倫敦塔之間的港口設施,假如新橋太低的話船就無法開到碼頭了。1870年泰晤士河下的一條人行地道開通了,但它依然無法取代一座新的橋樑的需要。

  塔橋的建造是因為跨泰晤士河交通的發展已遠遠超過現有橋樑的能力。到了1870年情況變得相當嚴重,在1874年至1885年間,民眾通過各公共機構請願約三十次督促當局要麼擴寬倫敦橋或建一座新的。1882年8月期間採取的一個耗時兩日的全民普查表明,倫敦橋24小時內平均通過的流量***在當時這隻有54英尺寬***為22242部車輛和110525名行人。

  1885年,議會法案授權通過倫敦金融城公司建這座橋。工作在1886年四月開始,18***這座橋已經完成了,但出現了困難且議會兩次要求延長完成工作的時間。該橋最終於1894年6月30日開通。

  1876年,一個特別委員會成立來討論這個過河問題的解決方案。它開始了一個方案設計競賽,一共收到了超過50個被提交的不同的設計方案。但此後圍繞設計的評估爭議不斷。直到1884年,由城市建築師Horace Jones爵士***也是評委之一***提交的一個設計方案獲委員會最後批准決定採用。

  1886年倫敦塔橋開建,一共建造了八年,五個主要建築公司和共432建築工人參加。兩座堅固的橋墩共使用了七萬噸水泥,橋塔和橋身用了1.1萬噸鋼鐵。橋塔和橋身的鋼鐵骨架外鋪設花崗岩和波特蘭石來保護骨架和增加美觀。

  瓊斯於1887年逝世,他的總工程師約翰·沃爾夫-巴瑞爵士成為工程領導人。沃爾夫-巴瑞改變了瓊斯一開始的中世紀式的表面裝潢,而使用了更有修飾性的維多利亞時代的新哥特式的裝飾。

  1894年,倫敦塔橋完成通車,當時的英國王儲,後來的愛德華七世與他的王妃參加通車典禮。它建成時原本是藍綠色漆,後來***截至2010年***被漆過14次。倫敦的雙臂***此處可能指對塔橋的一種美譽***是當時唯一一個鍍金色的事物。現行方案是基於1976年女王登基二十五週年紀念慶典所申請的。

  三、設計構造

  倫敦塔橋的設計在世界橋樑建築業中有一定地位。兩岸兩座用花崗石和鋼鐵建成的高塔,高約60米,分上下兩層。上層支撐著兩岸的塔,下層橋面可讓行人通過,也可供車輛穿行。如果巨輪鳴笛而來,下層橋面能夠自動往兩邊翹起,此時行人可改道從上層通過。橋內設有商店、酒吧,即使在雨雪天,行人也能在橋中購物、聊天或憑欄眺望兩岸風光。

  從外表來看,塔橋的兩端是維多利亞時代的磚石 塔,但實際上塔身的結構主要是鋼鐵的。裡面裝有用來開合各重1000噸橋樑的水力機械。塔橋自建成至今,機械功能一直正常,從未發生故障。巨輪鳴笛致意後,上升機械只需一分鐘便能使橋面升起。

  塔橋的設計是為了同時滿足航運和路面交通兩方面的需要。塔橋博物館工作人員解釋說,當時所有的橋都建在塔橋的西面,維多利亞中期隨著貿易的發展倫敦開始向東擴充套件,考慮要再建一座橋緩解交通,但碼頭老闆反對,認為橋會阻止他們船隻通過,討論了多年終於建成了塔橋,它張開橋面時可以讓大船通過,而水平的橋面又利於馬車的行走。可以翻轉的每半個橋面的重量都在1000噸以上。塔橋從1895年全面投入使用以來橋面一共張開過6000多次,平均每星期張開一次。塔橋需要25個人負責它的操作和維護。負責人帕特森說,開啟橋面需要五個人,控制室裡有一個人,另外四個人在外面監控路面情況。

  塔橋兩端由4座石塔連線, 兩座主塔高35米,方正厚重,風格古樸,遠望如兩頂皇冠,雄奇壯偉。

 

 的人還:

1.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

2.英國旅遊攻略

3.英國5月旅遊攻略

4.湖南世界之窗導遊詞

5.世界上最大的宮殿,世界上最大的宮殿群

6.地鐵是誰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