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侃人物介紹

  羊侃***496年-549年***,字祖忻,泰山樑父***今山東泰安東南***人,南北朝時期南樑名將,東漢南陽太守羊續之後,北魏平北羊祉之子。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羊侃早年在北魏為官,累封至徵東大、泰山太守,賜爵鉅平侯,後率部眾南歸樑朝,多次隨軍北伐,官至侍中、都官尚書,封高昌縣侯。

  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亂爆發,羊侃奉命堅守建康,多次擊退叛軍進攻。同年十二月***549年1月***,羊侃在建康臺城病逝。時年五十四歲。羊侃死後,侯景叛軍攻入建康。

  初仕北魏

  羊侃是東漢南陽太守羊續的後人,祖父羊規原為宋武帝部下,後身陷北方,從此留在北魏為官。

  羊侃身材魁偉,身高七尺八寸,愛讀文史,而且膂力過人,能用六石強弓,不到二十歲便隨父親羊祉在梁州***治今陝西漢中***立有戰功,被任命為尚書郎。

  527年***北魏孝昌三年***,秦州***今甘肅天水***羌人莫折念生造反稱帝,並命其弟莫折天生攻陷岐州***治今陝西鳳翔***,進犯雍州***治今陝西長安***。羊侃時任偏將,隨蕭寶夤征討叛軍。他一箭射死莫折天生,擊潰叛軍,因功進封徵東大、東道行臺、泰山太守,賜爵鉅平侯。

  南歸樑朝

  當初,羊侃之父羊祉常有南歸江東的想法,並對兒子們道:“一個人怎能長久滯留在異國,你們以後一定要回歸南朝。”528年***武泰元年***,徐紇依附羊侃,趁機勸羊侃起兵反叛北魏。羊侃遂決定南歸樑朝,以完成先人遺志。羊侃堂兄兗州刺史羊敦得知此事,便憑藉州城抵禦羊侃。

  八月,羊侃率三萬精兵襲擊羊敦,但是未能成功,便在兗州周圍修築了十幾座城堡進行圍困,並向樑朝請降。梁武帝命羊鴉仁率部接應,北魏孝莊帝則遣使加封羊侃為驃騎大、司徒、泰山郡公,並許諾他永為兗州刺史。羊侃卻斬殺魏使,以表明決心。

  十月,北魏命於暉率軍數十萬征討羊侃,又命高歡、爾朱陽都增援。羊侃被重重圍困,士卒死傷慘重,營中箭矢用盡,樑朝援軍卻遲遲不到。十一月,羊侃趁夜突圍而出,邊戰邊走,經過一天一夜才逃出北魏國境,到達渣口。

  此時,羊侃還剩士卒萬餘,戰馬二千。準備渡江時,士卒竟整夜唱著悲傷的歌曲,羊侃便對他們道:“你們懷念故土,我也不能強迫大家跟隨我。或去或留,大家自己決定,我們就在這兒分手吧!”士卒都拜辭離去。

  529年***樑大通三年***,羊侃到達建康***今江蘇南京***,被任命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瑕丘征討諸軍事、安北、徐州刺史。兄長羊默、弟弟羊忱、羊給、羊元,也都被任命為刺史。

  隨軍北伐

  不久,羊侃被任命為都督北討諸軍事,出兵頓日城,以接應陳慶之,後又改授雲麾、青冀二州刺史。532年***中大通四年***,羊侃擔任都督瑕丘諸軍事、安北、兗州刺史,隨太尉元法僧北伐。

  當時,元法僧因與羊侃有舊交,要求與他同行。梁武帝便召見羊侃,詢問北伐方略。羊侃詳細陳述進攻計劃,並對梁武帝道:“北人認為臣是吳人,而南人卻稱臣為北虜。如今與元法僧同行,還是北虜之間相角逐,非但違揹我一向的心願,也使北方少數民族輕視漢人。”梁武帝道:“現在朝廷需要你同行。”於是任命羊侃為大軍司馬。

  七月,羊侃行至官竹,聽聞前方元樹兵敗,遂退軍而回,後入朝擔任侍中。533年***中大通五年***,羊侃封高昌縣侯,食邑千戶。534年***中大通六年***,又出任雲麾、晉安***治今福建福州***太守。當時,閩越地區常有叛亂,歷任太守都不能禁止。羊侃到後,征討叛軍,斬殺渠帥陳稱、吳滿等人,從此郡內再也無人反叛。不久,羊侃又被徵拜為太子左衛率。

  540年***大同六年***,羊侃改任司徒左長史。542年***大同八年***,又改任都官尚書。543年***大同九年***,羊侃出任使持節、壯武、衡州***治今湖南衡陽***刺史。547年***太清元年***,徵為侍中。

  這時,梁武帝再次發兵北伐,任命羊侃為持節、冠軍,讓他監修寒山堰。寒山堰修成後,羊侃勸元帥蕭淵明水淹彭城***今江蘇徐州***,但未被採納。不久,北魏援軍趕到。羊侃又多次建議蕭淵明出擊,但都被駁回,便率部駐紮在寒山堰。十一月,樑軍兵敗,羊侃擺好戰陣,徐徐撤回。

  抵禦侯景

  548年***太清二年***,羊侃再次擔任都官尚書。同年,侯景造反,攻陷歷陽***治今安徽和縣***,梁武帝便向羊侃詢問對策。羊侃道:“侯景早有反叛之心,必會南攻建康。我們應該佔據採石,命邵陵王襲取壽春***治今安徽壽縣***。到時侯景不能前進,退又失去巢穴,自會瓦解。”但是朝臣卻普遍認為侯景不敢進逼京師,並沒有採納這個建議,只命羊侃率千餘騎兵駐紮在望國門。

  後來,侯景兵至新林,朝廷又派人追回羊侃,讓他協助宣城王蕭大器總督建康兵馬。當時,侯景來的突然,百姓們競相入城,城內秩序十分混亂。羊侃劃分區域進行防禦,由皇室在其間參加防衛事宜,並下令斬殺在武庫私取兵器的士卒,使得城內得以平靜。

  此時,樑朝建立已有四十七年,境內平安無事,公卿各安其位,就連鄉間士大夫們也都沒有見到戰爭。侯景造反時,朝中老將都已去世,後起將領都在外鎮守,城領只有羊侃、柳津、韋黯三人。而柳津年老多病,韋黯懦弱無謀,城中軍隊,全有羊侃指揮。

  不久,叛軍進逼建康,城中人心恐慌。羊侃詐稱得到一封射書,並道援軍將要抵達,這才使得軍心稍定。叛軍火攻東掖門,羊侃則以水滅火,又射殺數人,將叛軍擊退。梁武帝加封羊侃為侍中、軍師,又賞黃金五千兩、白銀萬兩、絹帛萬匹,讓他賞賜士卒。羊侃推辭不受,卻拿出自己的家財犒賞部曲。

  叛軍又製作尖頂木驢,用來攻城,守城武器都無法防禦。羊侃便製作雉尾炬,安上鐵箭頭,用油澆灌後,投擲到木驢上,將木驢全部燒光。叛軍又在東西兩面堆造土山,壓制臺城。羊侃則派人挖掘地道,暗通到土山底下,使得土山崩塌。叛軍再製作高達十多丈的登城樓車,準備從車上往城中射箭。羊侃道:“樓車太高而壕溝虛軟,來時必然傾倒,我們不必防禦。”後來果然應驗。

  侯景見難以破城,便築造長圍,將建康城團團圍困。朱異、張綰主張開城出擊,羊侃道:“叛軍多日攻城,卻久攻不下,所以團團包圍,目的是想誘降城中的人。現在出擊,如果出去人少,不足以打敗他們;如果人多,一旦失利,自相踐踏,必然傷亡慘重。”梁武帝沒有采納羊侃的建議,命千餘人出城作戰。這些兵馬尚未與叛軍交鋒,便紛紛逃回,果然在爭相上橋時紛紛落水,死傷過半。

  病逝臺城

  這時,羊侃長子羊躭被叛軍俘獲。侯景將羊躭押到城下,以此威脅羊侃。羊侃道:“我羊氏豁出整個宗族報效君主,尚且不夠,怎麼會在乎一個兒子,希望你早點殺掉他!”幾日後,侯景又將羊躭押來。羊侃對羊躭道:“我以為你早已死了,怎麼還活著?我以身許國,不會因為你動搖我的決心。”朝著羊躭拉弓便射。侯景有感於羊侃的忠義,沒有殺掉羊躭。

  侯景又派儀同傅士哲向羊侃喊話,道:“侯王遠道前來問候天子,為何閉門攔阻不讓他進去?羊尚書是國家大臣,應該稟奏朝廷。”羊侃道:“侯歸附以來,朝廷給予很大信任和期望,又有什麼苦惱,使他忽然起兵,這豈是臣子所為?我不能聽信你的花言巧語,開門揖盜。”傅士哲又道:“我在北方久仰風采,希望您能脫去戎服,讓我看一看。”羊侃便摘下頭盔,傅士哲瞻望許久,方才離去。

  後來,天降大雨,城內土山崩塌,叛軍趁機攻入建康城,城中守軍難以阻擋,羊侃便讓人多扔火把,以火城斷絕叛軍進路,又在城內築城,將叛軍擋在外面。十二月,羊侃因病在建康臺城去世,時年五十四歲。梁武帝追贈他為侍中、護軍,又賜東園祕器、鼓吹樂隊。

  羊侃人物評價

  姚思廉:羊侃、鴉仁值太清之難,並竭忠奉國。侃則臨危不撓,鴉仁守義殞命,可謂志等鬆筠,心均鐵石,古之殉節,斯其謂乎!

  李延壽:王神念、羊侃、羊鴉仁等,自北徂南,鹹受寵任。既而侃及鴉仁晚遇屯剝。侃則臨危不撓,鴉仁則守義以殞。古人所謂“心同鐵石”,此之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