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靠高考養活小鎮在哪裡

  封閉、落後、貧窮,這是絕大多數深山鄉鎮的命運,但坐落在安徽省西南角落的毛坦廠鎮是個例外。那是一個全國學媽最多的小鎮,這是一個高考經濟主導的小鎮,這是一個擺脫命運的小鎮,一個亞洲最大的高考工廠。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這個中國唯一靠高考養活的小鎮吧。

  6月7日,2017年高考拉開大幕,940萬考生迎來人生中一場重要的戰役。

  而在中國的大別山區有一個叫“毛坦廠中學”,一所被稱為“亞洲最大高考工廠”的“超級中學”,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超過萬人,升學率高達90%。近些年的每個6月5日,全鎮萬人送考大軍盛況,也漸漸成了毛坦廠鎮的一個特殊“節日”——送考節。

  6月5日,毛坦廠中學迎來一年一度的送考節,萬人“28輛大巴載著學子前往六安參加高考。

  豪華的大巴,警車開道,兩邊擠滿了人群。

  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的毛坦廠鎮,這座大別山深處的偏僻小鎮,周圍是溝壑叢生的山巒。

  成立於1939年的毛坦廠中學歷史悠久,成立於1939年。但在名聲顯赫之前,它只是六安市一所名不見經傳的普通鄉鎮高中。2001年12月爭創省級“示範高中”成功,讓毛坦廠中學聲名鵲起。

  升學率是毛坦廠中學最大的競爭力。該校高考本科達線人數連續多年突破萬人大關,應屆一本達線率為52.06%,本科達線率為90%。毛坦廠中學的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神話”般的升學率使很多農村家庭趨之若鶩, “就像是收割莊稼一樣,一茬接一茬”。

  當地人稱毛坦廠中學為“毛中”,截至2017年4月,學校總佔地1500餘畝,教職工780餘人,教學班200多個,在校學生25000人,屬地毛坦廠鎮的每一寸土地和空氣,似乎都已被高考“浸染”。

  過去的十餘年年,這所中學讓這裡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這裡房租有的比北京、上海還貴!”

  在很多外地人看來,鎮上活得最舒服的還是家離毛坦廠高中近的本地人,“這裡房租有的比北京上海還貴!”在小鎮的生意人中,做服裝的羨慕做餐飲的,做餐飲的呢,擺攤離校門遠的羨慕離得近的,離得近的羨慕有門面的,有門面的因愁租金而羨慕他們的房東。最終,小鎮以另一種邏輯與京滬穗等一線大城市完美接軌:做再大的生意,比不上在內環有塊地。小鎮的“內環”,指的是毛坦廠中學方圓一公里。

  今年有資料顯示2017年,毛坦廠中學共有55個高三班級,每班人數均在100人以上;同時還有67個復讀班,其中理科53個、文科14個,每班人數在150人左右。今年的赴考考生近2萬人。

  如今的安徽六安市毛坦廠鎮,社會結構更接近沿海發達地區:3.5平方公里的地方住了約5萬人口,其中本地戶籍只有一萬多人,一萬多人是四方趕來做生意的外地人,他們和另外一萬多陪讀家長一樣,環繞在這所被稱為“亞洲最大高考工廠”的中學周圍,形成了一座獨特的“高考鎮”。

  在鎮上,毛坦廠鎮四處可見學生房出租的廣告。中學北門的出租房,每一個單間甚至都以高校的名字命名。對外出租的房子,最便宜的租金一年大約四五千,最貴的達到兩萬多元。在毛中門前學府路上的店鋪價值也由8萬元漲到了40多萬元,租金更是炒到了一年兩三萬元,“要是在別的鎮子,也就四五千元一年。”在當地,一家本地居民靠出租房,一年收入二三十萬。關於毛坦廠鎮富裕的傳聞中,有一則是鎮上百姓每年的房租收入加在一起就能超過1000萬元。

  寬裕的家庭會選擇更好的住處——比如常年住在全託酒店裡,提供相對高階的服務。學生在這裡接受***。全託的代價自然也不菲:每年租金高達3.5萬元,好處是家長不用陪讀。

  這樣的全託酒店在鎮上不只一家,幾乎生意都很好。

  雖然每年毛中的復讀生人數都在增加,但是依然滿足不了蜂擁而至的學生,他們花著動輒三五萬元的學費,加上吃住,一年的總花銷往往接近10萬元。毛坦廠鎮現有四五千個陪讀家庭,這筆巨大的收入成為該地主要的經濟支柱。

  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生意人來到這裡,製造了毛坦廠的繁榮。2009年以來,憑著租賃房屋,一家當地居民年收入可以輕易達到20萬元。加上餐飲業和交通網路、高中教育產業向外擴張著商業版圖。毛坦廠鎮藉此已連續躋身全市經濟發展綜合實力前20強鄉鎮。

  在毛坦廠,本地人賺房租,外地人做生意。

  據報道,在毛坦廠鎮,有10多家服裝加工廠及更多小作坊。那些踩著踏板的縫紉女工,絕大部分是鎮上的陪讀家長。他們正在改變當地的勞動力市場。

  “如果不是毛中的發展,我們就是一個貧窮的山區小鎮。”毛坦廠鎮政府工會主任張友勝在接受介面新聞採訪時說,在十多年前,這裡的主導產業還是農業,而現在,教育產業當仁不讓成了支柱產業。

  “鎮校一家。學校的事情,就是鎮上的事情。政府和鎮上每個居民,一切都圍著學校轉。”毛坦廠原鎮長韓懷國曾說。

  “沒有毛坦廠中學,當地的鄉鎮經濟就會崩潰”,不少當地人也贊同類似的看法。

  >>>點選下一頁瞭解“毛坦廠鎮怎麼靠高考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