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文字帶圖片大全精選

  引導孩子接觸成語故事、熟悉成語,既能使他們體驗到成語故事的樂趣,又能使他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懂得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如釋重負

  公元542年,魯襄公病死,公子調繼位,史稱魯昭公。當時,魯國的實際權力,掌握在季孫宿、叔孫豹和孟孫三個卿手裡,其中以季孫宿的權力最大,昭公不過是個傀儡。

  昭公這個國君也不爭氣,只知遊樂,不理國政。生母去世後,他在喪葬期間面無愁容,談笑自若,還外出打獵取樂。這樣,就使他更在國內失去民心。

  大夫子;家羈見昭公越來越不像樣,非常擔心,幾次當面向昭公進諫,希望他鞏固王室的力量,免得被外人奪了政權。但是,昭公不聽他的勸告,照樣我行我素。日子久了,昭公終於覺察到,季孫宿等三卿在不斷壯大勢力,對自己已經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於是,他在大臣中暗暗物色反對三卿的大臣,尋找機會打擊三卿。不久,季孫宿死去,他的孫子意如繼續執政。大夫公若、邱孫、藏孫與季孫意如有矛盾,打算除掉季孫氏,便約昭公的長子公為密談這件事。

  公為當然贊成。公為回宮和兩個弟弟商量後,認為父親昭公肯定怨恨季孫氏專權,因此勸說昭公除掉季孫氏。昭公聽說鄖孫、藏孫等大夫與季孫氏有矛盾,心裡很高興,就祕密把他們兩人召進宮內,要他們一起來誅滅季孫氏。接著,又把子家屬召來,告訴了他這一密謀。

  不料,子家羈反對說:“這可千萬使不得!如果這是進讒者利用大王去僥倖行事,萬一事情失敗,大王就要留下無法洗刷的罪名。”昭公見他堅決反對,喝令他離去。

  但子家羈表示,現在他已經知道了這件事的內幕,就不能高官了,否則洩露出去,就不能擺脫責任。於是,他就在宮中住了下來。這年的秋天,三卿之一的叔孫豹因故離開都城,把府裡的事情託給家臣翩戾掌管。

  昭公覺得這是個好機會,沒有人會去支援季孫氏,便使孫、藏孫率軍包圍了季孫氏的府第。季孫意如來不及調集軍隊反擊,又不能得到叔孫豹的救援,只好固守府第。他向昭公請求,願意辭去卿的職務回封地去,或者流亡到國外去。

  子羈勇建議昭公答應季孫意如的請求,但是,後孫堅持非把他殺掉不可。昭公覺得後孫的意見對,就聽從他的。

  再說叔孫豹的家臣翩戾得知季孫氏被圍的訊息,和部下商量後認為,如果季孫氏被消滅,那末接下來會輪到叔孫氏,所以馬上調集軍隊救援季孫氏。昭公的軍隊沒有什麼戰鬥力,見叔孫氏的軍隊衝過來,馬上四散逃走。

  三卿中還有一家孟孫,見叔孫氏家已經出兵救援季孫氏,也馬上派兵前往。路上,正好遇到逃退過來的後孫,便把他抓住殺死。昭公見三卿的軍隊已經聯合起來,知道大勢己去,只好和藏孫一起出奔齊國避難。

  由於昭公早就失去了民眾,所以百姓對他的出奔並不表示同情;倒反覺得減輕了他們身上的重擔。

  2:後來居上

  汲黯是西漢武帝時代人,以剛直正義、敢講真話而受人尊重。他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節,講求實效。雖然表面上不那麼轟轟烈烈,卻能把一個郡治理得井井有條,因此,朝廷把他從東海太守調到朝廷當主爵都尉——一種主管地方吏任免的官職。

  有一次,漢武帝說要實行儒家的仁義之政,為老百姓辦好事了。沒等皇帝把話說完,汲黯就說:“陛下內心裡那麼貪婪多欲,表面上卻要裝得實行仁政,這是何苦呢?”一句話把皇帝噎了回去。漢武帝登時臉色大變,宣佈罷朝,滿朝文武都為汲黯捏著一把汗,擔心他會因此招來大禍。武帝回到宮裡以後,對身邊的人說,汲黯這個人也未免太粗太直了。

  從此以後,汲黯的官職再也沒有提升。他當主爵都尉的時候,公孫弘、張湯都還是不起眼的小官,後來,他們一個勁兒住上升,公孫弘當上了丞相,張湯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還蹲在原地沒動窩。有一天,汲黯對武帝說,陛下使用群臣,跟碼劈柴一樣,是“後來者居上”啊!漢武帝當然聽得出這是發牢騷。於是,轉臉對臣下們說:“人真是不能不學習啊!你們聽汲黯說話,越來越離譜了!”

  3:負荊請罪

  戰國時候,有七個大國,它們是秦、齊、楚、燕、韓、趙、魏,歷史上稱為“戰國七雄”。這七國當中,又數秦國最強大。秦國常常欺侮趙國。有一次,趙王派一個大臣的手下人藺相如到秦國去交涉。藺相如見了秦王,憑著機智和勇敢,給趙國爭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見趙國有這樣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趙國了。趙王看藺相如這麼能幹。就封他為“上卿”***相當於後來的宰相***。

  趙王這麼看重藺相如,可氣壞了趙國的大將軍廉頗。他想:我為趙國拚命打仗,功勞難道不如藺相如嗎?藺相如光憑一張嘴,有什麼了不起的本領,地位倒比我還高!他越想越不服氣,怒氣衝衝地說:“我要是碰著藺相如,要當面給他點兒難堪,看他能把我怎麼樣!”

  廉頗的這些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裡。藺相如立刻吩咐他手下的人,叫他們以後碰著廉頗手下的人,千萬要讓著點兒,不要和他們爭吵。他自己坐車出門,只要聽說廉頗打前面來了,就叫馬車伕把車子趕到小巷子裡,等廉頗過去了再走。

  廉頗手下的人,看見上卿這麼讓著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見了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們。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這個氣,就跟藺相如說:“您的地位比廉將軍高,他罵您,您反而躲著他,讓著他,他越發不把您放在眼裡啦!這麼下去,我們可受不了。”

  藺相如心平氣和地問他們:“廉將軍跟秦王相比,哪一個厲害呢?”大夥兒說:“那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對呀!我見了秦王都不怕,難道還怕廉將軍嗎?要知道,秦國現在不敢來打趙國,就是因為國內文官武將一條心。我們兩人好比是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要是打起架來,不免有一隻要受傷,甚至死掉,這就給秦國造成了進攻趙國的好機會。你們想想,國家的事兒要緊,還是私人的面子要緊?”

  藺相如手下的人聽了這一番話,非常感動,以後看見廉頗手下的人,都小心謹慎,總是讓著他們。

  藺相如的這番話,後來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裡。廉頗慚愧極了。他脫掉一隻袖子,露著肩膀,背了一根荊條,直奔藺相如家。藺相如連忙出來迎接廉頗。廉頗對著藺相如跪了下來,雙手捧著荊條,請藺相如鞭打自己。藺相如把荊條扔在地上,急忙用雙手扶起廉頗,給他穿好衣服,拉著他的手請他坐下。

  藺相如和廉頗從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這兩個人一文一武,同心協力為國家辦事,秦國因此更不敢欺侮趙國了。“負荊請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語,表示向別人道歉、承認錯誤的意思。

  
的人還:

1.成語故事大全配圖

2.成語故事文字配圖

3.成語故事大全圖文

4.成語故事大全文字版

5.成語故事大全播放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