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吃什麼好

  寒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秋時節的正式開始。那麼,?

  8日迎來寒露,標誌天氣轉寒,深秋已至。營養專家提醒說,此時節,公眾要注意預防秋燥,在飲食調理上應常食蜂蜜少食辣。

  營養專家指出,秋天,尤其是寒露前後開始,空氣中的水分逐漸減少,空氣趨於乾燥,人體同樣缺少水分。但是,喝白開水並不能完全抵禦秋燥帶來的負面效應。我國古代就有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即:“朝朝飲水,晚晚蜜湯。”換言之,喝白開水,水易流失,若在白開水中加少許食鹽,就不那麼容易流失了。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祕,可謂一舉三得。


寒露

  營養專家介紹說,蜂蜜營養成分特別豐富,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兩者的含量達70%。此外,蜂蜜還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現代醫學證明,蜂蜜對神經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療效。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不僅有利於這些疾病的康復,而且還可以防止秋燥對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秋燥時節,還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品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當然,將少量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並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

  營養專家提醒說應多食芝麻、糯米、粳米、乳製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食物以增加體質。營養專家還建議,為防秋燥可多吃些潤肺潤燥的新鮮瓜果蔬菜,水果如梨、柿、柑橘、香蕉等,蔬菜則可多食胡蘿蔔、冬瓜、藕、銀耳等以及豆類及豆製品,還有食用菌類、海帶、紫菜等。瓜果蔬菜中含有的豐富水分、維生素、纖維等,對預防寒露時節出現的口鼻目幹、面板粗糙、大便祕結等現象很有好處。


 

  寒露養生

  “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上說,這節氣在南方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面板乾燥,皺紋增多,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甚至會毛髮脫落和大便祕結等。所以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同時要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在飲食上還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燻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蔘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溼度,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還應重視塗擦護膚霜等以保護面板,防止乾裂。

  根據中醫理論,24節氣中的每一個節氣都有不同的養生重點,10月8日是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的開始,在這段時間裡,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又該有選擇地攝取哪些食品來保養自己呢?

  在這節氣裡最容易誘發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疾病。此時的氣候實際上是夏秋暑熱與秋涼乾燥的交替,最容易患上季節交換的感冒發熱,這些季節性的常見病都要充分防範,加以警惕。

  此節氣的養生湯水宜以潤肺生津、健脾益胃為主,如合掌瓜煲豬***月+展***、紅蘿蔔無花果煲生魚、太子參麥冬雪梨煲豬瘦肉、白菜蜜棗煲羊肺、淮山北芪煲豬橫脷、粟米煲牛***月+展***、椰子淮山杞子煲雞鮑魚湯等,在潤燥滑腸、清腸解毒上宜用槐花煲豬腸、火麻仁當歸煲豬***月+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