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短勵志好看小故事

  正面、積極的有助於青少年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一位成功學大師聯手化學家做了一項實驗:在某會場內,化學家舉著一小瓶藥水給臺下的人看,並強調說:“這瓶藥水是我最新研究出的揮發性極強的液體,現在我要計算藥水的揮發性能。當瓶蓋被開啟後,如果有誰能聞到氣味,請一定要立刻舉手。”說完,化學家當眾打開了瓶蓋。

  1分鐘後,坐在下面的成功學大師率先將手高高舉起。隨後,只見會場內舉起的手逐漸增多,不到3分鐘,會場內所有人都將手舉了起來。

  此時,化學家詢問大家:“你們都確定聞到了藥水發出的氣味了嗎?”會場內應聲一片。

  化學家笑了,又一次高舉起那瓶藥水,說:“可是瓶子裡裝的只是普通的純淨水而已。”臺下頓時譁然。

  最後,那位成功學大師走上臺,面對著大家,鏗鏘有力地大聲宣佈說:“如果想成功,那麼就請務必堅決摒棄剛才你們所表現出的沒有主見,隨波逐流的習慣與性格!”

  篇二

  克金斯在擔任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助理時,有一個年輕的職員做他的祕書。有一天晚上,公司有要事必須給所有的經理髮送通知。此事十分緊急,然而信封卻不夠用了,當時,在場的職員都來幫忙糊信封。克金斯要他的年輕祕書也來幫忙糊信封,但是,年輕的祕書卻認為做這種事有失自己的身份,就非常不滿地說:“我到公司來,不是做糊信封的工作的!”

  克金斯聽了年輕祕書的話,平靜地對他說:“那好吧,既然你認為你不能做糊信封的事情,你可以離開這裡。”

  年輕祕書氣呼呼地離開了福特公司。

  然後,年輕祕書去了許多公司,試了不少的工作,都因為自己不願意做最平常的事情而有始無終。結果,年輕祕書硬著頭皮又回到福特公司,他誠懇地對克金斯說:“我在外面經歷了許多,當我對別人講述我在這裡不願意做糊信封的事情時,許多人都勸我,說要想做大事,必須要先做小事,而且要先把小事做好。我覺得這話很有道理,所以,我依然希望能回到這裡,你還要我嗎?”

  克金斯平靜地說:“你願意回來,我們當然歡迎。”

  年輕祕書問克金斯:“為什麼你不計前嫌?”

  克金斯說:“因為我看得出來,你現在完全變了,你在外面兜了個大圈子,學會了尊重別人的意見,不再年輕氣盛,我知道,你不會再看不起糊信封的工作了。”

  這個年輕祕書重新回到了福特公司,他在公司裡什麼工作都幹,後來,他成了很有名氣的大富商。

  其實,要想成功,就不要嫌棄工作的好壞,即使是最髒最累的工作,也是對人的一種鍛鍊。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一步登天的事,無數的成功者大多都是先從最不起眼的工作和最低微的小事做起的。

  篇三

  從上大學的第一天開始,吳立傑就在琢磨,怎樣把自己設計的服裝草圖賣出去呢?整個暑假,他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頂著烈日,揹著一包畫好的服務圖,在杭州的各個服裝廠穿梭,逢人就一臉誠意地推銷自己。遺憾的是,整整奔波了兩個月,人晒得像河塘裡的泥鰍,工作依然沒有著落。

  吳立傑出生在浙江溫州一個偏僻的村子裡,村子四面環山,唯一的小路修在懸崖邊上,從小到大,他從未走出過大山。伴著青山綠水,他愛上了畫畫,小花小草樹木河流都跑進了他的畫裡。因為太痴迷,學習成績一直沒有太大起色,高考時,與自己夢寐以求的中央美院擦肩而過,反而接到了浙江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吳立傑第一個念頭是復讀,除了中央美院,任何學校對熱愛畫畫的他都沒有吸引力,父親的一番話卻如當頭一盆涼水,澆滅了他心中蠢蠢欲動的種子,父親說:“家裡這麼窮,有書讀就不錯了,1萬塊錢學費還是你姐拿的。不管學什麼,只要你踏踏實實去學,總會有收穫!”

  明白自己沒有權利挑剔,除了往前走,他別無選擇。吳立傑背起簡單的行囊,進了浙江理工大學學習服裝設計。

  別人都在談戀愛參加社團活動的時候,吳立傑俯在桌子上,認真地畫著服裝草圖,雖然他喜歡的是畫油畫,但是他知道,他必須把專業學好,還要用它賺大二的學費呢,他不能一直用姐姐的錢。

  大一暑假,他整整跑了兩個月,沒有賣出一張圖,原來服裝設計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他在日記裡激勵自己,同時更加勤奮地學習。工夫沒有白費,大二第一學期,他的作品在第二屆“腦白金”杯CCTV服裝設計大賽中獲獎,然後,又陸陸續續在一些國家級大賽中獲獎。吳立傑漸漸成了學校的“名人”。

  有了底氣,他再次出擊,選了一家比較有名氣的服裝公司,帶著自己設計的草圖,直接找到了公司老闆。最終,老闆選了8張,一張50元,共給了他400元。捧著這來之不易的第一筆錢,吳立傑欣喜若狂,他對老闆提出了另一個要求,他要在這裡打工,月工資只要600元。

  老闆看著他的設計圖,越看越覺得有創意,完全可以和公司裡的專業設計師相媲美,而這些設計師年薪至少要五六十萬呢,有這樣的大便宜,他當然樂意撿。於是,吳立傑有了他的第一份工作。然後,他又如法炮製,在另外3家公司也同樣找到了兼職的工作。

  同學們知道後都說他笨,4個兼職的工資其實在一家就可以拿到,居然不知道把自己賣個好價錢。他並不後悔,因為他知道,如果不是因為自己“笨”,開出這麼低的工資,憑他一個在校的學生,哪能輕易找到工作啊。雖然辛苦了點,但是也是一種鍛鍊,何況每個月有兩千多元的收入,再也不用靠姐姐供著了。

  即使拿這麼低的工資,兼職的工作也並不是可以一直做下去的,還是要經常重新找工作。那一次,他去一家國外品牌服裝代理公司面試時,老闆給他出了一個難題:“請問,我們這個法國服裝品牌在國內市場如何開拓?”這個問題他從來沒有想過,一時窘得面紅耳赤。

  回到學校後,他左思右想依然找不到好的方法,見到同學就虛心請教,還專門跑去問老師,最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問題迎刃而解。一週後,他胸有成竹地再次找到那個老闆,說:“我的第一個建議是,歐式服裝要根據中國人的身材適度縮小,板型做一點小小的改動,您看,我身上穿的這套就非常合適。第二個建議是,找模特給改版後的服裝照相,製成宣傳畫冊,向消費者發放。”

  老闆沒有想到他的建議如此細緻,主動要求讓他全權操作。吳立傑知道,這將是樹立自己品牌的最好時機,因此,他做得很認真,親自去找模特和攝影師,全程參與。畫冊做好後,老闆非常滿意,而吳立傑卻有另外的想法,他拿著畫冊到各個公司去推銷,結果,他兼職的一家公司也願意做一本,並開出了4萬元的價格。

  當時,這種畫冊的市場價是8萬元,同學們又說他笨,有市場價在那裡擺著,幹嗎只賣4萬元啊?因為吳立傑找的模特是大學生,設計又是自己動手,所以省了不少成本,4萬元他已經很滿足了。憑著比市場低一半的價格,他接連攬了不少“生意”,一下子賺了好幾萬。

  整個大學期間他就用這種笨辦法為自己賺得了創業的第一桶金,同時也積累了不少人脈。畢業後,他開起了一家自己的公司,並找到當初自己打工的公司,提出了合作經營的思路:他出技術,對方出資金。此時,他已是杭州頗有名氣的服裝設計師,而且以前的合作也讓老闆認為他是個值得信賴的人。於是,合作事項很快談妥,他藉助對方的銷售網路,把自己設計的服裝賣到了全國15個省市。

  本來只想畫畫,沒想到,在設計領域闖出了一片新天地。現在的吳立傑身價已經超過千萬,這個“80後”的小夥子,談起自己的成功,總是一臉謙虛地說:“我用的都是很多人不屑的笨辦法,其實成功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其中有很多的波折、轉機,需要我們用一生去駕馭!”

  當你沒有金錢沒有背景,也非天賜奇才時,也許,只有一些笨辦法,才能一點點積累,最終徹底改寫你的人生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