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路藍縷典故

  篳路藍縷是形容創業的艱苦。那你們知道篳路藍縷的典故是什麼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楚靈王說:“齊國、晉國、魯國、衛國他們幾個國家所受的封賞,全都有寶貴的青銅器,只有我們楚國沒有這種待遇。現在如果我派使者去拜見周天子,請求也把鼎分封給我們,他會給我們嗎?”大夫析父回答說:“周天子肯定會給您的。想以前我們的祖先熊繹生活在荒無人煙的荊山,衣著破爛不堪,推著用竹條做的車子在草叢中行走,就這樣翻山越嶺、穿樹繞林地為周天子做事,哪怕得到了一張桃木弓、荊棘箭,也要貢獻給周天子使用。那齊國的國君是周天子的舅舅;晉國、魯國和衛國的國君是周天子一個母親的弟弟,楚國與周王室沒有任何瓜葛,所以才沒有寶器分封而那幾個國家有。現在的情形不一樣了,現在的周天子跟那四個國家都爭相為您辦事,肯定會聽從您的指示,怎麼敢吝嗇寶鼎呢?”

  篳路藍縷意思

  成語:篳路藍縷

  拼音:bì lù lán lǚ

  詳解: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駕著簡陋的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闢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苦。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篳路藍縷成語故事

  春秋時,小小鄭國,地處晉、楚兩大國之間。北方的晉國和南方的楚國,為了爭奪鄭國,矛盾很大。鄭國既害怕楚國,也不敢得罪晉國,處境十分為難。

  《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那年春天,楚國攻打鄭國,鄭國抵擋不住,只得向楚國求和。晉國得到訊息,立刻派兵抗楚救鄭,目的是要把鄭國爭取過來,使他歸附晉國。可是晉軍還沒渡過黃河,鄭國已經屈服,楚軍也準備勝利回師了。晉軍的中軍主將荀林父等部分將領,便主張停止進軍。而中軍副將先縀和另一部分將領卻不同意,於是發生了爭執。

  晉軍暫駐在敖、郱二山之間。鄭國派人到晉軍營中去宣告:“我們鄭國向楚國求和,不過是為了不致亡國,絲毫也沒有對晉國不友好的意思。”還說:“楚軍輕而易舉地得了勝利,因此驕傲了,部隊也放鬆戒備了。你們如果趁此追擊,加上我們從旁助戰,定可把楚軍打得大敗。”先縀高興地說:“對呀,打敗楚軍,奪回鄭國,正是時候了!”下軍副將欒書說:“不行,楚國經常教誡全國軍民,要發揚他們祖先‘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勤儉建國,艱苦奮鬥。有什麼理由說他們驕傲了,放鬆戒備了?況且鄭國勸我們攻打楚軍,其實也並不是真心向著我們。要是我們打勝了,他固然會討好我們,要是楚軍打勝了,他還不是又要向楚國投降。我們怎麼可以相信鄭國的話呢?”

  上述欒書這段話中“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是什麼意思呢?篳,是荊、竹、樹枝之類;路,同“輅”,就是大車。篳路,是用荊竹樹枝等編製成的大車,或者叫做柴車;藍縷,即“襤褸”,破爛的衣服。啟,就是開。這句話是說,駕著柴車,穿著破衣,去開發荒山野林。相傳楚國當初就是以這樣的精神建立起來的。

  篳路藍縷造句

  1 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先驅者曾篳路藍縷地拓荒荊荒。

  2 新我國的建設者們篳路藍縷,創始了我國工業的新時代。

  3 王進喜和他的戰友們初到北大荒,篳路藍縷,鑽井探油,不愧為大慶油田的開拓者。

  4 爸爸初來香港時,日子窘迫,經篳路藍縷,苦心經營才有今日的成功。

  5 這國際本來很公正。他在冰雪裡出生,在冰雪裡長大,篳路藍縷,心如鐵石。然後終於遇見一個人,一笑萬花開,國際都亮堂。謙少

  6 一路走來,巨集福集團披荊斬棘,篳路藍縷。

  7 回憶20世紀的開展軌道,有篳路藍縷的艱辛,有彎曲***的苦澀,也有輝煌成果的慰藉。

  8 裘馬輕狂的失望,總比篳路藍縷的失望好。

  9 一些有線頻道,包括CNN、時代華納新聞節目,篳路藍縷來創立它們的品牌,和沒有品牌比較,它們能以更高的價位進行廣告投標。

  10 他們帶去領先的生產方式,由南到北,由西及東,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大大加快了臺灣全體開發的程序。

  11 咱們露宿風餐,咱們篳路藍縷,一路走到了今日。

  12 默不做聲,能進敢退,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這是你們的精力描寫,你們辛苦了!願全國一切在外打拼的人元旦節快樂!

  13 風雪載途、篳路藍縷後,最終在天邊畫上了一條繽紛斑駁的彩虹。

  14 人類的美好理想,都不也許垂手而得,都離不開篳路藍縷、手胼足胝的艱苦奮鬥。

  15 經過依託3億青年篳路藍縷的盡力,鉤沉青年節的歷史內在,重建它的今世價值,使之變成引領社會上升的一股堅強有力、雲集景從的力氣。

  16 有衣冠楚楚之輩,有篳路藍縷之人;有相貌堂堂之人,自也有披頭散髮之輩。

  17 風尚大典是願望的舞臺,是追夢者的現場,重現其篳路藍縷,展現其孜孜汲汲,彰明其家國情懷,光大其公民精力,這是咱們作為媒體的職責。

  18 老子只想篳路藍縷地創立個小康社會啊!帶領勞動人民依託勤勞的雙手走向共同富裕……擦,陳述散步出來了。

  19 話說地維絕之前,曾有上古人族棲居在這蒼梧大陸上,篳路藍縷不知幾千幾萬年,終於從諸族中脫穎而出,成了萬物靈長。

  20 沿用前人的路途,不如自己去篳路藍縷,自己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