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如何學習書法

  書法,是世界上少數幾種文字所有的藝術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文書法等。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小孩學習書法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孩學習書法九大原則

  1、“健康第一、寫字第二”原則

  正確書寫習慣的養成最為重要,特別是在書法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厭其煩地強調學生的坐姿與執筆,必須使學生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與執筆姿勢,不能只重視學生寫出一筆好字,而忽略了孩子的用眼衛生與身體的健康發育。

  2、“硬筆寫簡,軟筆寫繁”原則

  “硬筆寫簡”,指的是硬筆要寫規範的簡化字,突出其“實用性”。“軟筆寫繁”指的是在軟筆書法教學中要以經典碑帖為範本,突出其“藝術性”。

  若只重簡而棄繁,後人再拿起歷史典籍必將目不識丁,引起閱讀障礙,進而產生文化的斷層。

  3、“經典為師,循序漸進”原則

  “經典為師”指的是書法的傳承必須依靠經典碑帖。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的例字都應是經典碑帖中的字。

  “循序漸進”,就是指中小學書法教學中所學習的經典範本,在選擇上,要從易到難;學習上,要由慢到快。

  4、“先重結構,後重用筆”原則

  在書法***軟筆***或寫字***硬筆***教學中,“結構”重於“用筆”。這就像建房子,先要搭建規範的架子,有了房屋的形狀,再往上添磚加瓦、雕樑畫柱,這樣才能建成一棟漂亮的房子。在書法課堂教學中,要強調佔格,強調點畫的位置,重視字的結構,當能夠掌握字的基本結構後,再重視筆法的練習,方可寫出令人賞心悅目的好字。

  5、“心摹手追,擬之貴似”原則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安排,先重形似,再重神似。在備課時,教師要研究字的結構與用筆,怎樣講才能讓學生抓住要領,才能寫得像。當學生能夠模仿到形似的時候,才能進一步要求神似,最終達到形神兼備。

  6、“教師示範,形成偶像”原則

  一個合格的書法教師,最能夠吸引學生的,莫過於能夠寫一手賞心悅目、與原帖無差的好字,能夠贏得學生自發的掌聲,那對學生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在學生的心目中,你已經成了“偶像”,孩子們學習書法的熱情自然也就高漲起來,學習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7、“精講多練,注重實效”原則

  “精講”,這就要求教師不要講得太細、太多,根據不同的年級、不同的水平,合適最好。

  “ 多練”,是指在“精練”基礎上的“多練”。在課堂上可以出示多個歸類的範字,但要有重點地去練習一個,不能貪多,爭取“一課一字,一字多得”,“博觀約取,厚積薄發”,也就是每課只練習一個字,爭取寫像,並且能夠記住不忘才叫完成了任務。

  8、“因材施教,博精多樣”原則

  “因材施教”是指根據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學生來確定學習內容與學習目標。

  “博精多樣”,“博”指一個學校或一個班中可以有多種字型或書體同時存在。“精”是指每個學生要精於一體。

  9、“教法創新、與時俱進”原則

  在教學中,要善於應用資訊化資源輔助書法教學,使枯燥的書法課堂更具趣味性與觀賞性。

  “與時俱進”。自從簽字筆的出現,便成了主要的書寫工具,所以,在硬筆字教學中,可以直接教孩子們用簽字筆書寫,只要教師教法正確、學生練習得法,一樣能寫出一手漂亮的硬筆字。

  兒童學習書法的好處

  一、提高個人修養與文化素質

  學習書法使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和綜合文化藝術素養,形成書法特長及愛好;寫字是小學生的基本技能,寫的比一般同學好,容易獲得老師的青睞和在班集體的威信,使少兒增加自信心。孩子從小受到良好的書法教育,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書法素養和藝術修養,而且對培養嚴謹而踏實的學習態度、自覺刻苦的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一個人的文化素養,道德情操,性格的形成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促進生理心理的健康發展

  書法教學活動能夠激發兒童的求知慾,對字帖的觀察與分析,對書寫過程的思考與領悟,對書法習作的評價與反思,將有助於兒童思維能力的全面提高。書寫毛筆字能夠促進兒童生理心理的健康發展,運用毛筆進行書寫,可視為一種操作過程。在這種操作過程中,神經要進行不斷地傳導,手的操作感覺被及時傳遞到大腦,大腦的思維活動不斷地發出指令,糾正改善著操作過程。幼兒在操作活動中逐步學會了合乎邏輯的積極思考,因此書寫毛筆字能夠促進兒童生理心理的健康發展。

  三、培養孩子的耐力和自信心

  許多家長都覺得的孩子特別調皮,靜不下來,不利於文化課程的學習,學習書法能使學生提高專注力,因為學習書法需要腦、眼、手全身心的投入,使學生養成專心致志學習習慣。

  四、開發智力,培養協調性

  書法的練習是一種生動的動態系統,始終要求專注、寫好每一個字,都需要大腦指揮手和眼睛配合完成,雙手不同動作及其與全身肢體的協調配合。使大腦的左右半球的技能獲得同時發展並增進互相協調能力。無數事例證實,學習過書法的孩子,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等方面,都顯著高於一般孩子。

  五、提高人的整體能力

  我們假定有兩個人,有相同的學歷、經歷,從事同樣的工作。但是其中一位練過書法,另一位沒有練過書法。很可能,前者思考和處理事物的角度、方法、視野和境界,都高於後者,他能用藝術的眼光看待和處理事物,他就很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我們已經發現,在我們周圍學習書法的中小學生中間,那些書法寫得好的,往往也同時是學校裡成績優秀的學生。

  六、學習書法還應注意

  1、由於孩子較小,缺乏自制力,家長尤其要多加關照。不罵、不打,多表揚。你要孩子長大後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這時就要做什麼樣的人給他看,他會潛移默化地受到你的影響。

  2、孩子寫字家長要一直陪在身邊,因為這時,他還沒有定型,要一個孩子做到非常的努力用功,是不現實的。如果不監督,他很可能會亂寫,偷懶,如果動作壞了,反而適得其反。這樣家長就會比較累,學生堅持不下去,實際上都是家長堅持不下來的緣故。所以家長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要有足夠的耐心。

  3、有些好習慣,也要在這時注意培養,比如,不讓孩子動作效率過低,做事要強調連貫,有效動作之間的無用動作減少到最低程度,這樣,在他上學後,就不至於做事拖沓,作業完成不了,這樣,晚上睡覺太晚,家長、孩子都會非常疲憊而造成孩子學習成績下降的。

  孩子學習書法切忌以下四點

  1、孩子練字宜大不宜小。

  和大人不一樣的是,小孩學書法,可以適當多寫大字,少寫小字。寫大字活動幅度要比小字大得多,更加細緻和專注,更能起到鍛鍊的作用。而且寫小字對書法技能的要求比較高,不容易寫好,大一點的字則相對好寫,尤其對於小孩。

  2、學習方法不宜單一化。

  小孩不像大人,有自控力,容易靜心。小孩學習書法的形式應該多樣化,聽課、示範、與有共同興趣的朋友互相討論、共同切磋,在集體中充分享受學習的樂趣,並可使人開朗合群。對於小孩而言,一個人悶頭寫,時間長了很容易失去樂趣。

  3、孩子練字不宜急於求成。

  家長應該予以良性引導,不要有促使小孩攀比心理、考高分甚至“當書法家”等急於求成的心理,小孩學書法,從小要保持平和的心態。書法練習時應以養身為主,學藝為輔,不要操之過急,不應在短期內設立一定要達到的具體目標。要從實際出發,善於從學習的過程中得到精神的滿足。

  4、單次時間不宜過長。

  小朋友體力有限,每天獨自練習的時間不宜過長,最好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一小時至一個半小時之內為宜,身體不舒服或過度疲勞就應及時休息,不要勉強書寫。在舒適的環境和合適的體力,帶來高效的吸收,對於小孩學書法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