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閱讀怎麼教學

  二年級主要任務是培養閱讀興趣,識字、朗讀,瞭解詞句的意思,積累詞語。呢?下面小編整理了二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方法,供你參考。

  二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如下

  1.要把握好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最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最好能讀出感情。還有一個重要任務:認字學詞,積累語言。此外,還要培養讀書習慣,習得初步的讀書方法,體現正確價值觀的引導。……體現由讀正確──讀通順──讀出感情的指導過程和學生練讀的過程。

  下面我想以實驗教材二年級下冊《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課為例來談談在教學中以讀書為主線的閱讀過程怎樣進行。

  一讀,讀正確。首先教師創設了一個故事情境,“小熊迷路了,它家就在北方。小朋友,你們願意幫助它嗎?”幫助別人的快樂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饒有興致地自由讀課文,碰到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忙拼一拼,多讀幾遍。然後在四人小組裡互相讀課文,正音。這個環節的讀書主要是讀正確,字音讀準,不掉字,不添字。

  二讀,讀通順。教師是這樣引導學生讀的:“課文給我們介紹了哪些像指南針一樣能辨別方向的好朋友呢?默讀課文,思考。然後最喜歡哪個好朋友就找到相關的段落多讀幾遍,再讀給小組同學聽。這一次讀,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並互相讀自己喜歡的段落,直至把課文讀通順,流暢。

  三讀,讀懂。就是要讀出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對文章的理解,雖然是低年級,這一步必不可少,否則就會走入泛泛讀讀的誤區。這一步不是分析課文,而是根據課文具體情況,用生動有趣的形式幫助學生去感悟語言。看這位老師怎樣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的:“課文讀順了,現在能幫維尼找著回家的路嗎?”老師這裡有一幅圖,中午的太陽當空照,誰來找一找小熊的家在哪個方向?語言文字化作生動的圖畫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老師現在就是小熊,誰告訴我怎麼回家呀?”學生興致勃勃,爭著告訴小熊怎樣根據太陽和樹影找到北方。課文的語言在這樣的交際運用中內化成了學生自己的語言,學生真正讀懂了課文。

  四讀,讀出感情。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好課文,讀出感情,學生在前面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獲得了情感體驗,對課文有了自己的感悟,便能逐漸讀出感情並熟讀成誦。這位老師是這樣推波助瀾,把學生的感情推向高潮的:“我們的小熊終於到家了,它給我們的太陽公公寫了讚歌,我們來拍手唱一唱:太陽公公住半空,東西南北都精通,中午它就指南北,早晚靠它辨西東,要是迷路別害怕,看看太陽老公公。”再讀課文,學生的情感體驗應該又有提升。讀出感情就是發自內心的獨特體驗了。

  如何培養二年級語文閱讀習慣

  一、興趣激發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的,只有當一個人擁有了做一件事的興趣,他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完美。閱讀是足以影響一生的一種習慣,餘秋雨先生曾經這樣說:“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訊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的智慧和美好對比著愚昧和醜陋一起呈現給你。區區五尺之軀,短短几十年光陰,居然能馳騁古今,經天緯地,這種奇蹟的產生,至少有一半要歸功於閱讀。”是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好書就是一位好老師,所以我們應該運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把學生培養成愛閱讀,樂閱讀的時代新人。

  二、閱讀指導

  21世紀,科技高速發展,人們已經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同樣,我們也需要高質量,高效率的閱讀,閱讀指導就變得重要了。如何進行閱讀指導呢?我淺顯地認為,有以下幾種方法:

  1.書目式閱讀 通過閱讀書籍的題目,從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想要閱讀的,如《地球之謎》、《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等等這些有趣的書名,都是吸引孩子的,可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的,平時同學間也可以相互推薦,相互閱讀。

  2.目錄式閱讀 通過檢視書籍的目錄,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從興趣入手,從部分開始,如《不一樣的四季》、《笑貓日記》。

  3.翻閱式閱讀 類似於目錄式閱讀,它是在通過翻閱書籍,從書籍有趣的文字或圖片入手,吸引學生的眼球,使學生願意自發的閱讀,樂意閱讀。如《小豬唏哩呼嚕》、《洋蔥頭歷險記》。

  4.推薦式閱讀 有人說,和別人分享你的知識,那才是永恆之道。是的,一個人的知識再豐富,知道的再全面,那也只是一個人的,但是,經過分享後,那就大大的不同了,它會傳播給更多人,它能讓更多人受益、成長。在班級裡,我鼓勵孩子們相互借閱書籍,分享書籍,充分做到好書大家讀,快樂共分享。如《奇妙的世界——植物趣聞》、《你一定要知道的100個恐龍奧祕》。

  5.系列式閱讀 在學校,我們可以分為不同的主題閱讀月,對學生進行系列化的閱讀指導及教學,如十月是感恩月,我帶領孩子們一起感悟《心靈雞湯》、《長腿叔叔》、《靈犬萊西》、《我與地壇》......

  三、習慣培養

  習慣培養的五大步驟為:

  第一步:引導孩子對養成某個習慣產生興趣。

  第二步:明確行為規範。

  第三步:堅持不懈的行為訓練。

  第四步:及時評估和獎懲。

  第五步:形成良好的環境或風氣 。

  習慣的形成成功的關鍵在於前三天,特別重要的是前一個月。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培養習慣也是一樣。根據美國科學家的研究,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成為21天,90天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

  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說:“習慣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因為好習慣每天纏上一股,要不了多久就會牢不可破。堅持就是勝利,我們堅持了,孩子們堅持了,閱讀習慣就形成了。

  四、比賽競爭

  競賽的激勵作用是由其競爭性所決定的,競賽活動能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培養他們奮力拼搏、勇往直前的優秀品質。通過競賽活動,讓同學們發現自身優勢,增強自信心。通過閱讀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進一步激勵學生閱讀,達到你也閱讀,我也閱讀的良好風氣。

  五、活動展示

  通過閱讀,通過競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風采展的目的就是要把學生閱讀最積極最精彩的一面展示給大家,鼓勵大家向優秀閱讀者學習。同時也將家長和社會團結在一起,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學生閱讀,讓學生們自由自在地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裡,為學生展示更廣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