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學習心得

  參觀學習,是進步的需要,每次參觀學習之後,你的內心有哪些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你分享的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範文一:

  X月XX日至XX日我有幸跟隨基地考察團赴內蒙古參觀學習。通過對內蒙古地區多個廠礦企業,產業基地及現代化城區的參觀學習使我充分感受到了內蒙古大氣磅礴的發展態勢和巨大建設成就。特別是幾個地區兼顧眼前與長遠、生態與發展、速度與質量、效益與民生,形成了新型工業化、農牧業現代化和特色城鎮化互動的良好局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具體講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基礎設施建設標準高

  內蒙古在發展過程中,十分注意基礎設施建設,並堅持高標準,適當規劃園區並全力完善園區的各項主體功能,做到了“築巢引鳳”。不單以政策優勢吸引專案和投資,還善於利用高標準、高質量的基礎設施營造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例如,鄂爾多斯裝備製造基地是鄂爾多斯市優化產業佈局、推進結構轉型、發展先進製造業的產業基地。鄂爾多斯銅川汽車博覽園,是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兩級政府的重點園區,該專案立足鄂爾多斯,輻射晉、陝、蒙、甘、寧等周邊地區,專案總佔地約10平方公里,總投資60多億元,致力於打造中國北方地區一流的汽車綜合服務貿易新園區。包頭裝備製造產業園區是2006年建設的新型特色產業園區。園區總規劃面積40餘平方公里,包括建成區、在建區和新規劃區三部分。其中,建成區聚集了內蒙古一機集團、北方重工集團、北方賓士公司、北方創業公司等170戶重點企業***專案***。在建區共有52個專案入駐,初步形成了風電裝置、重型汽車、鐵路產品、石油機具、特種鋼深加工、工程機械6大產業叢集。

  二、旅遊產業文化含量高。

  內蒙古地域廣闊,自然資源極其豐富。儘管如此,內蒙古人卻並沒有放棄文化資源的開發。這一點在特色旅遊產業的做大做強上表現尤為突出。以黃河文化、成吉思汗文化、草原文化為代表,建立了一批精品旅遊景區和旅遊線路。在文化資源開發上,內蒙古巧妙地把原始生態和現代文明結合在一起,打造了既有原生態的魅力吸引,又有現代文明享受,兼顧愛國主義教育,融合異域風情的特色旅遊產業,文化品牌對經濟的推動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三、特色產業優勢明顯。

  內蒙古普遍重視特色產業集約發展,著力提高產業集中度,用大產業協調配套和產業迴圈實現科學發展。傳統的奶業通過招商的方式整合民營資本,推動加工轉化,形成了蒙牛、伊利兩個奶製品經濟產業集團,世界奶業50%在中國,而蒙牛、伊利兩企業的液態奶則佔中國市場的一半以上。鄂爾多斯羊絨製品產量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世界的四分之一,已成為中國的羊絨城,世界的羊絨產業中心。

  “鄂爾多斯”作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第一品牌,以150.67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居中國最有價值品牌前列。世界第一條500萬噸煤直接液化生產線、國內第一條48萬噸煤間

  接液化生產線均落戶內蒙古境內。可以說,鄂爾多斯的羊絨、蒙牛、伊利的乳業以及煤炭化工由粗放的傳統經濟向現代產業叢集的轉化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二白一黑”的產業革命。

  四、重要戰略資源產量巨大

  在內蒙古遼闊富饒的土地上,有茂密的森林、豐美的草場、肥沃的農田、廣闊的水面、眾多的野生動植物和無窮無盡的礦藏資源。據瞭解,全區近300個大小城鎮國有土地資源產量在2000億元以上,全區礦產儲量潛在價值***不含石油、天然氣***達13萬億元,居全國第三位。鄂爾多斯天然氣已探明儲量為8788億立方米,約佔全國已探明儲量的三分之一。有舉世聞名的世界級整裝大氣田——蘇里格氣田。位於包頭的白雲鄂博礦藏的稀土儲量佔世界的75%,全國的90%。

  五、城市規劃藝術氣息濃厚

  以大氣魄樹立大目標、以大規劃引領大發展,這是康巴什、東勝、達拉特旗的共同點。康巴什通過異地搬遷,成為了鄂爾多斯行政、教育、文化中心,並在汽車製造、服務業和總部經濟三大龍頭的帶動下,建成特色鮮明的現代化新城。新區從規劃開始就瞄準“環境的藝術化”和“藝術的環境化”目標,堅持舒展、生態、宜居的思想,用開放的思維,邀請中國工程院、建設部、同濟大學等機構編制完成各層次規劃,形成了完整配套的規劃體系,構建了“一核兩翼”的城市佈局,自南向北高度、密度逐次降低,形成城前景觀湖、城中綠油油、城後後花園的景色,打造出一座風格獨特、人文厚重的城區。

  範文二:

  8月2日,在聯社張主任的帶領下,我們30餘位基層負責人對平安高精鋁業和藏文化館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參觀考察,通過聽取介紹、參觀廠區、座談交流等形式,使我個人的認識有了較大的提高,開闊了視野,併為市聯社能支援這樣的高科技企業和文化企業而感到自豪。在參觀青海平安高精鋁企業時,得知這個企業是年產20萬噸高精鋁板的國內高科技企業,是我省重點發展企業,該企業建設週期長,規模大,員工隊伍全部是經過專業培訓的大學生,市聯社給該企業發放款4億元支援企業發展的同時,也會給聯社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藏文化館參觀考察時,切實感受到他們先進的辦館理念、嚴謹的企業管理、執著的研究精神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市聯社支援青海這樣的特色民族企業,是一種貸款投資方式的一種轉變,也是通過文化企業對自己的一種對外的宣傳,通過對藏文化企業的參觀瞭解,對他們努力打造世界品牌的超前工作思路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

  這次參觀考察的時間雖然較短,但收穫甚大,既加深了我對企業文化和藏文化的認識,也使我在今後的工作中有更加明確的思考和指引。當前,信用社正面臨著農商行改制的關鍵時期,我們大家都應齊心協力,克服困難,努力將農商行改制成青海一流的零售型精品銀行,我深信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範文三:

  潔淨的環境,精細化的管理、規範化的工作流程,嚴謹、細緻的工作態度,忙中有序、一絲不苟的工作精神,“只為成功想辦法,不為困難找理由”的工作理念,這些就是黔西電廠留給我的深刻印象。

  隨著接待人員的邊說邊行,不經意間就來到了鉗工比賽現場,電氣二次比賽現場等,看到的是師傅們認真的做著自己的題目,隨即進入資料室、廠房、總控室、工具室參觀,處處無不給人耳目一新。通過與工作人員進行細緻的溝通與交流,深知了他們工作標準之高、管理制度之嚴、基礎工作之實。隨著接待人員的引導,我們來到了會議室,聽取電廠領導對該廠的介紹,從中對他們的創新理念,發展之路有了更全面的瞭解。

  短短的幾小時參觀學習,卻讓我大腦思索了幾天,同是發電行業,自然條件、員工文化層次大同小異,而現實差異卻不得不讓人膛目結舌,也許有人會說:他們資金雄厚,硬體建設投入大,這固然是一方面,標準化建設、一流建立離不開資金作後盾,但資金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支撐他們的是一種精神,“爭創一流”的精神,把這種精神溶化在企業文化建設、安全生產管理、經營管理、裝置維護管理等各個方面,要靠科學管理來實現,他們的經驗和做法很值得我站去研究和學習。

  學什麼、如何學?總的來說要結合正在開展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轉變思想,更新觀念,理清我站的發展思路,振奮員工精神,正視差距,在目前電站未完工程及裝置缺陷較多的情況下。一是常抓不懈地把牢安全生產關,紮實開展反違章、事故預想和反事故工作,杜絕一切安全事故的發生。二是針對當前執行中存在的困難,努力尋找突破口,不等不靠地做好裝置消缺工作,做到有水就能發電,確保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三是狠抓作風建設,建設一支有思想、技術過硬、作風優良、進取心強的高素質員工隊伍。

  只要我們振奮精神,凝聚全站職工的力量,虛心學習和借鑑他人的先進管理經驗,一股作氣謀發展,一定能縮小差距,創造美好的團坡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