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教材全解語文

  作為不可或缺的決定因素,語文教材質量的好壞不僅決定著我國教育的整體質量,同時,還決定著八年級學生的發展方向以及發展層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八年級語文下冊的教材全解,僅供參考。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全解***一***

  一、教材簡析

  八年級是初中學生步入成熟的階段,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階段,課文的選取重在培養學生對人生的感悟與樂觀的生活態度。學習“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魯教版教材”內容並加上教師豐富的思想,能讓處在青春期少年的學生融入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課文的思想內容和深邃幽遠的意境,感悟作者博大精深的內心思想、精神,感悟作者對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能培養語文綜合素質,培養學生豐富濃厚的情感、理性精神,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樹立遠大理想,並結合社會生活現實,進而瞭解社會,瞭解人生,瞭解生活。

  八年級下冊三個現代文單元主題分別是以人生、演講、小說為專題內容,多數以記敘類文章為主;兩個文言文單元分別以歷史著作、諸子百家為專題內容。下面按單元分析:

  第一單元是以人生為主題的單元,注重學生對人生的感悟。

  1、《藤野先生》記錄了魯迅在日本留學的一段經歷,本文集中地體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展現作者對人生的追求。文章有兩條敘事線索:明線,以作者與藤交往的過程來組材;暗線,以作者思想感情變化來貫穿。

  2、《我的母親》是胡適自傳的一個章節,敘述了母親對自己人生的深遠影響,再現了中國傳統社會的“母親”形象。

  3、《我的第一本書》***隨筆***裡詩人牛漢通過對一本書的追述,表明了讀書對人生的意義,折射出20世紀初中國農村的苦難生活和苦難生活中的人間溫情以及生命樂趣。

  4、《列夫托爾斯泰》***傳記***作者為我們描繪出一幅世界級大文豪托爾斯泰的“肖像畫”,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5、《再塑生命》文章既表現了一位富有愛心的老師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藝術,同時也展示了一個盲啞女孩和她的老師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也圍繞著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親為主題設計。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本單元以“獻給母親的歌”為主題開展綜合性學習,可通過“道不盡的母愛”“剪不斷的‘臍帶’”“多角度看母愛”“報得三春暉”等項內容,開展學習活動。

  第二單元主題為演講、書信,通過學習演講稿和書信,體會口語和書面語的差異。練習寫演講稿、書信,增強批判和反思的能力。走進偉人的精神世界,在感受和品味中形成正確、積極的人生觀。《敬業與樂業》闡述了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要敬業、樂業,讓生活更有價值。《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週年的演說》高度禮讚了伏爾泰的卓越貢獻、非凡人格、偉大精神,表達了對正義和良知的呼喚。《傅雷家書兩則》從兩個方面表達了傅雷對人生的深刻體悟和對兒子的殷殷希望。表現了傅雷的舐犢深情以及對藝術的真切感覺。《致女兒的信》包含著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女兒詩意的愛情啟蒙。文章以故事闡釋“愛情”,別具匠心。

  第三單元是以少年生活為主題編寫的,五篇課文都是小說,學習這些課文,要了解作者及小說的基礎知識,能複述小說的故事梗概。解讀文字,分析人物形象;揣摩小說主題,品味小說語言。在獲得藝術享受的同時得到有益的人生啟示。《故鄉》寫“我”眼中的“故鄉”與兒時的“故鄉”和理想中的“故鄉”的巨大反差,反映了那個時代那個社會的真實狀況,表達了作者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

  活的強烈願望。《孤獨之旅》通過描寫杜小康隨父親放鴨所經歷的一系列事件和情感歷程,刻畫了一個少年心理成長的軌跡,揭示了挫折能促進人迅速成熟這一道理。《我的叔叔于勒》運用對比手法成功刻畫了菲利普夫婦認錢不認人、愛慕虛榮的形象,揭示了資本主義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係。《心聲》通過公開課上李京京執意要朗讀課文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天真、淳樸、銘記親情和渴望表達親情的學生形象。啟示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應當尊重、關愛每一個學生,使他們都能得到健康發展。

  第四單元以史傳文學為主,學習這些課文要了解有關作者、文體及其相關的知識,積累文言詞語,培養文言語感。理解文章內容;揣摩、品味精彩文句,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從傑出人物身上汲取精華,傳承美德,砥礪意志,自強不息。《陳涉世家》敘述陳涉發動起義的經過和起義軍初期的迅猛發展形勢,刻畫了一位具有卓越才幹的農民領導者形象。《唐雎不辱使命》記敘的是弱國使者唐雎不畏強敵,用他的正義、果敢贏得了鬥爭的勝利。《隆中對》表現了諸葛亮“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的天才預見和雄才偉略。《出師表》表達了諸葛“報先帝、忠陛下”的決心。《詞五首》反映了作者個人的心境和情趣。這五首詞代表了詞發展到不同時期的不同流派。學法點撥本單元的課文都是文言文,讀是首要的學習方式。要通過各種方式的讀來實現疏通、理解、欣賞甚至背誦。藉助註解和工具書理解文言文,學習掌握淺易的文言詞語,並學會歸納積累文言詞語,理解疏通文言文內容的技巧和規律。關於四篇史傳,同學們要結合時代背景,辯證地去認識歷史事件和人物,汲取精華,砥礪思想,完善自我。關於《詞五首》,同學們可在誦讀的基礎上比較其風格差異,以提高審美品位。

  第五單元以“諸子百家”的作品為主,有選自《墨子》中的《公輸》,選自《孟子》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和《魚我所欲也》,有選自《莊子》中的《惠子相樑》和《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學習本單元,重點是強調朗讀與背誦,積累文言字詞和句式,還要了解先秦諸子散文善於運用寓言或故事來發議論、講道理及都喜歡採用對話或問答的方式等藝術特點。繼續讓學生積累文言詞彙,熟悉文言文語法與句式,背誦經典篇目,還要引導學生把握各篇文章的思想觀點,瞭解它們各自的論述方式和語言風格,鞏固對議論文的結構的認識和寫作方法。綜合性學習“我所瞭解的孔子和孟子”旨在讓學生比較全面地瞭解孔子和孟子,對他們的思想和主張有初步的認識,從中汲取營養。培養學生閱讀、整理、篩選、概括資料的能力,培養合作精神。

  除此之外,本冊書涉及《名人傳》《傅雷家書》的閱讀、初中階段的相關修辭手法,也是要注意平時貫穿講解的。

  總之,八年級語文教材從內容上來說,更加側重於對作者創作情感的探究,因此我們的教學的過程要注重從實際出發,以新課程標準的目標為設計的依據,全面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結合教育中心高效課堂的要求,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學習。對學生預習檢查應堅持、嚴格,在教學中應注重朗讀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感悟能力,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能力。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全解***二***

  教師:韓玉俠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四個現代文單元分別以人生、散文詩、人與自然和民俗風情為專題內容,其中以記敘類文章為主,第三單元與傳統說明文單元相比,在語文與科學的連結上有突破性的進展,拓寬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兩個文言文單元課文的選編主要是從文章的難易程度以及課程目標這兩個方面來考慮的。

  第一單元是以人生為主題組元。《藤野先生》記錄了魯迅在日本留學的一段經歷;《我的母親》是胡適自傳的一個章節,敘述了母親對自己人生的深遠影響;《我的第一本書》裡詩人牛漢通過對一本書的追述,表明了讀書對人生的意義;《列夫.托爾斯泰》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大文豪托爾斯泰的“肖像畫”,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再塑生命》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盲啞女孩和她的老師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也圍繞著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親為主題設計。

  第二單元主要由散文詩構成,這是學生接觸的第一個散文詩單元。所選的課文都反映了作者的心靈之聲,而且語言優美,含有哲理,內涵豐富,很適合誦讀。此外,“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尋覓春天的蹤跡,也是一個非常詩化,具有抒情性的活動。

  第三單元是以人與自然為主題編寫的,五篇課文都是科學文藝作品,以不同的題材,從不同角度,表達了人們對生存環境的憂患與思考。“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是“科海泛舟”,這是一次跨學科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關注科學技術,在科技活動中練習寫作與口語交際。

  第四單元以民間文化為主題編寫。五篇課文中,《雲南的歌會》描繪了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端午的鴨蛋》寫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情趣,發現詩意;《吆喝》寫的是趣味良多的“生活交響曲”;《春酒》描繪了故鄉的風土人情;《俗世奇人》寫的是兩位民間高人。此外,“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也是圍繞民風民俗為主題設計。

  文言課文的編排方式是單獨組元,每單元五篇,共有兩個單元,文言文***含古代詩歌***教學應當做好以下兩點:一、狠抓誦讀教學,使學生讀得正確,並逐步養成自覺誦讀的習慣。文言單元的背誦量相當大,要求全文背誦的有《與朱元思書》、《五柳先生傳》、《馬說》、《送東陽馬生序》、詩詞曲五首、《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二、倡導探究式的學習,著力培養學生自行領悟的能力。課本里的文言文內容和語言都比較淺顯,不像古代經書那樣深奧費解,佶屈聱牙,再加上註釋全用通俗的現代語,簡潔明瞭,認真讀幾遍至少也能讀懂大半,這就是探究的基礎。 “背起行囊走四方”的實踐活動,主要是培養學生留心觀察自然風光、名勝古蹟及其楹聯的興趣和習慣,培養在觀賞過程中勤於記錄、樂於考證的意識。

  八年級語文下冊教材全解***三***

  第一單元

  單元目標展示

  1.學會體察並探究文中的思想感情及人文精神,從而受到正確的人生態度、情感價值觀的教育,提高人文素養,建塑健全的人格。

  2.拓展視野、聯絡背景,力求進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將名人、偉人的間接經驗融入自己的人生體驗,加深對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3.瞭解文體特點,揣摩敘事語言,進一步培養語感,養成對語言文字進行品味的能力和習慣。

  一 藤野先生

  魯迅

  目標全解

  知識與能力

  1.理解、積累“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做到會讀、會寫並理解其含義。

  2.收集魯迅生平和創作的資料,認識魯迅的人生道路,為理解魯迅作品打下基礎。

  過程與方法

  1.明確這篇回憶錄是按照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和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記敘的。

  2.複習人物描寫的方法,探究本文外貌描寫及典型事例對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習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學習他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精神。

  2.學習藤野先生正直熱誠、治學嚴謹、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

  文題全解

  題目解說

  《藤野先生》是魯迅對20世紀初自己在日本留學時的一段經歷的回顧,重點敘述了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熱情歌頌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洋溢著作者的一腔愛國之情。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本名周樹人,浙江省紹興市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篇小說《阿Q正傳》。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和許多本雜文集,收在《魯迅全集》裡。本文寫於1930年。

  背景資料

  魯迅先生東渡日本留學,棄礦從醫,幸遇藤野先生;不久又棄醫從文,惜別藤野先生。1926年8月底,由於北洋軍閥反動政府的迫害,魯迅離開北京,到廈門大學任教。《藤野先生》這篇散文就是魯迅離別藤野先生20年後,於1926年10月12日在廈門大學滿懷深情地寫下了這篇回憶性散文《藤野先生》,回憶了他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學時的生活片段。魯迅早年留學日本期間,正值日俄戰爭,許多日本人深受狹隘民族主義的毒害,但藤野先生毫不受惡劣空氣的影響。魯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偉大,懷著感激的心情,頌揚了他的師德,頌揚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正文全解

  句段全解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象緋紅的輕雲,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鑑,宛如小姑娘的髮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緻極了。[句解:文章第一段,“無非”表現了作者懷著尋求救國之路的願望到異國去留學,但那裡的留學生不學無術的狀況讓人失望。看似淡然,實際上強烈不滿。“標緻”實際上是反語,表現了作者對不知羞辱的留學生的諷刺。]

  中國留學生會館的門房裡有幾本書買,有時還值得去一轉;倘在上午,裡面的幾間洋房裡倒也還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間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響得震天,兼以滿房煙塵鬥亂;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

  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句解:是過渡段,承上啟下,由記敘在東京的所見所感轉到記敘在仙台的見聞和感受。]

  段解:第一部分寫“我”在東京的見聞及感受以及轉到仙台求學的原因。第一部分內容看似與寫藤野先生無關,實際上從側面反映了魯迅不願與清國留學生同流合汙的愛國主義思想。他離開了東京,前往仙台,這為與藤野先生的相識埋下了伏筆。

  我就往仙台的醫學專門學校去。從東京出發,不久便到一處驛站,寫道:日暮裡。不知怎地,我到現在還記得這名目。其次卻只記得水戶了,這是明的遺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句解:“日暮裡”中“日暮”會使作用自然想到“日暮途窮”之意,從而觸發他對社會黑暗的憂憤之情,所以記得;“水戶”則是反抗清朝至死不渝的朱舜水客死的地方,作者這時也正身居異國他鄉,對這樣一位具有民族氣節的學者自然會產生仰慕之情,因而也記得。這樣寫是為了表達作者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仙台是一個市鎮,並不大;冬天冷得利害;還沒有中國的學生。

  大概是物以希為貴罷。[句解: “大概”有猜測、估計之意,表示似有此事,又不能完全肯定。它與句末的“罷”合用,更加強了不敢肯定的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