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語文教材教案

  優秀的教案可以讓我們的上課效率得到提高,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

  飛奪瀘定橋 教學目標:

  1.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學習分析事件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2.照樣子填上適當的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6自然段。

  4.能把奪橋的經過寫成200字左右的短文,並用上指定的詞語。

  5.學習課文,瞭解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飛奪滬定橋戰鬥英雄業績。體會紅軍戰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紅軍戰士,向紅軍戰士學習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分析事件概括中心思想。 把紅四團奪橋的經過用指定的詞語寫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記敘文《飛奪滬定橋》。

  滬定橋1706年建成,是四川和青海、西藏的交通要道。橋長100米,寬2.8米,高14.5米,是我國古老的鐵索橋之一。北上抗日的紅軍於1935年s月到達四川省滬定縣過大渡河。

  滬定橋建在離水面幾十米高的大渡河上。滬定橋由13根鐵鏈組成,木板又被敵人抽掉了。河水波濤洶湧,水聲震耳欲聾。紅軍突擊隊22名戰士英勇頑強,與敵人激戰2個小時,奪下了滬定橋,為紅軍繼續北上抗日打通了道路。

  二.討論分段 默讀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紅軍戰士奪橋的。***6—8自然段***

  從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紅軍戰士“像飛一樣行軍”的。***3一5自然段***

  其餘的寫了什麼***1、2自然段寫紅軍要奪橋*** ***9自然段寫紅軍奪橋後的結果***

  全文可分五段:一***1***要奪橋 二***2***命令奪橋 三***3一5***飛速行軍 四***6——8***奪橋 五***9***奪橋後

  三.自由讀課文 審題.

  飛:速度快,神速。

  奪:攻佔,攻打。

  按事情的發展順序。 要奪取滬定橋 飛速趕到滬定橋 奪取滬定橋 渡過滬定橋 分段

  一***1***   二***2一5***  三***6一8***  四***9***

  四.學習第一段和第二段

  1.默讀 思考北上紅軍過大渡河為什麼非從滬定橋走不可?

  ***大渡河水流湍急,兩岸都是崇山峻嶺,只有滬定橋可以通過。只有,唯一,說明沒有其它道路可走。***

  2.讀出必須過橋的堅定語氣。 小結:這一段交代了時間、地點和人物,概括地寫出了大渡河是天險,點明瞭瀘定橋是必經之路,體現了“飛奪”的必要性。 五、學習第三段 默讀思考。

  ***1.戰勝敵人的關鍵是什麼?搶在敵人的援兵之前是奪下滬定橋的關鍵。

  ***2.紅四團要搶在敵人的前面趕到滬定橋遇到了哪些困難?用筆畫下描寫紅四團搶時間飛到滬定橋的詞語。

  ***3.讀句子體會描寫表現紅四團戰士精神的句子。 不怕困難,機智,頑強鬥爭的精神。 讀出紅軍戰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堅定語氣。

  ***4.找出表示紅軍搶時間、爭速度的詞語。 時間 地點 28日早上 離滬定橋120公里 28日晚7點鐘 離滬定橋55公里 29日早晨 趕到滬定橋 飛 這段突出一個飛宇。同樣的自然環境,同樣多的時間,紅軍能搶先趕到滬定橋。紅軍戰士與敵人搶時間、爭速度,飛速趕到滬定橋,表現了紅軍戰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六.學習第四段

  1.小聲讀,思考 紅軍是怎樣攻克天險奪取滬定橋的?分幾層意思寫的? 分四層 ①奪橋的困難***6自然段*** ②奪橋的經過*** 7、8自然段***

  2.讀第六自然段。用~畫出奪橋有哪些困難? 橋 危險 搖晃,象……一樣 水 心驚膽寒 城 憑險固守

  3.指導讀 讀出滬定橋險情異常,使人害怕的語氣。

  4.為什麼要寫滬定橋的“險”? ***突出紅軍奪橋的艱難,襯托出紅軍勇猛無畏的氣概。***

  5.背誦第6自然段。

  6.小聲讀,邊讀邊畫出總攻開始了紅四團是怎樣奮勇奪橋的?畫出動詞。

  7.討論***看圖看文回答*** 團長和政委 站,指揮 號手們 吹 突擊隊 拿著,揹著,帶著,冒著,攀著 一邊一邊 ***奮不顧身***穿過,衝進,搏鬥。

  8.攻天險表現了紅軍戰士什麼精神? 不畏艱險 勇往直前 奮不顧身 大無畏

  七.學習第五段 默讀思考. 最後一段在全文起什度作用? ***和開頭相呼應,說明紅軍勝利完成了任務,取得了長征中又一次決定性勝利,繼續北上抗日***

  八.讀課文,總結中心思想。 課文記敘了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徵中搶時間、攻天險奪取了滬定橋的過程。表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戰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九.指導課後作業

  1.造句 仍舊——照舊,

  仍舊。 對岸的敵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來宿營。紅四團仍舊摸黑冒雨前進,終於在29日清晨趕到了滬定橋,把增援的兩個旅的敵人拋在後邊了。

  奮不顧身——奮勇直前,不顧生命。 英雄們聽到黨的號召,更加奮不顧身,都箭一般地穿過熊熊烈火,衝進城去,和城裡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2.照樣子填上適當的詞語。 接到***命令*** 奔赴***前線、戰場*** 消滅***敵人、蚊子、老鼠*** 取得***勝利、進步、成功*** 發動***總攻、群眾、機器*** 奪下***滬定橋、武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六自然段。 指名讀 評讀 背誦 2個人互相檢查

  4.把紅四團奪橋的經過寫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要用上下面詞語。

  ***二***

  晏子使楚一、揭示課題。

  我國曆史上的春秋時代,出現過許多政治家、思想家,晏子就是其中的一個。晏子是春秋時代齊國人,當過齊國的宰相。晏子善於言辭,機智果敢,是當時著名的外交家。這篇課文就是寫晏子的故事。

  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說說課題中的“使”作什麼解釋?並且說出課題的意思。

  ***“使”是出使的意思,課題的意思是“晏子作為齊國的使者出使楚國。”***

  二、讀課文,自學字詞。

  要求讀準生字字音,理解字詞。

  讀準字音:淄 敝 枳 淮

  指導書寫:淄、敝***筆順***辱、臣***筆順***

  理解詞語:大夫、欺君之罪、侮辱、敝國

  安居樂業、得意洋洋、囚犯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

  1.課文寫了晏子的幾個故事?從哪裡到哪裡是寫這幾個故事的,給課文分段。

  2.讀課文中的三個小故事,用晏子說的話概括每個故事的主要內容。

  四、閱讀了解三個故事。 ***一***閱讀理解第一個故事。

  1.默讀思考: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

  2.晏子說“楚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這句話的言下之意是什麼?

  理解晏子的推理方法:

  訪問狗國得鑽狗洞,楚國開的是狗洞,所以________

  3.楚王聽到傳話,為什麼只好吩咐開啟城門,楚王當時是怎樣想的?

  ***如果讓晏子從狗洞進來,那麼楚國就成了狗國,楚王也成了狗國之王了。所以他只好吩咐開啟城門。***

  4.有感情地朗讀這個小故事。

  ***二***閱讀理解第2、3兩個故事。

  1.默讀思考:這兩個故事中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樣回擊楚王的,結果怎樣?

  結合填空理解晏子話的含義:

  ***1***上等人訪問上等國家,下等人訪問下等國家,我最不中用,所以派我來訪問楚國,因為楚國是____。

  ***2***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到了楚國卻做起了強盜,因為____。這句話中的“水土不同”是指____

  2.有感情地朗讀兩個小故事。

  ***三***總結課文,鞏固練習。

  1.朗讀全文。讀後討論:晏子是個怎樣的人?

  ***機智果敢,善於言辭,熱愛自己的國家***

  2.複述故事。

  ***三***

  月光曲【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讀懂課文,感悟分辨實在的事物和聯想的表達方法,並學會運用。

  2、能力目標:

  能正確熟練地運用現代技術查閱資料、處理資訊,完成學習任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

  瞭解並讚賞貝多芬同情窮苦人民、樂於為人民創作音樂的品質。

  【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本課講述的是貝多芬為一對窮兄妹倆彈琴的故事以及他創作月光曲的經過,表現了貝多芬關心同情窮苦人民、樂於為人民創作音樂的品質。

  重點是能熟練地運用現代技術,能分辨實在的事物和聯想,學習運用聯想進行表達。

  難點是感受體會貝多芬同情熱愛窮苦人民的品質。

  【教學物件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有了自己的思維方式,求知慾強,要求參與和表現個性的願望較高。掌握了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動手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較強。

  【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本節課堅持“以讀為本,以讀悟情”。通過朗讀情境的設計激發感染學生,讓學生在配樂朗讀中體會聯想的美妙。結合豐富的網路資源和多樣化的練習設計,體現“感悟──積累──運用”的過程,使學生在多媒體網路教學的環境下真正做到學有所感,學有所得。

  【教學媒體設計】

  多媒體網路電教室、課件。

  【課時安排】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絡新知,匯入新課

  1、播放《月光曲》音樂片斷,引導學生點選電腦查閱資料,粗知《月光曲》的有關知識。

  2、出示並讓學生讀一段評價貝多芬的文字,引入新課學習。

  二、體會“月之美”,感悟“月之情”

  1、再次欣賞《月光曲》,讓學生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想象,眼前彷彿看到了什麼?

  ⑴ 學生交流。

  ⑵ 默讀課文,瞭解皮鞋匠和她的妹妹聽了後會想到什麼,把他們想到的用筆畫一畫,再交流。

  ⑶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一段,邊讀邊想,體會《月光曲》的節奏是怎樣的。

  ⑷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開展評議。

  ⑸ 學生比較、感悟在表達中如何運用寫實在的事物與聯想相結合的方法,體會其好處。

  ***點評:閱讀是教師、文字、學生的對話。藉助多媒體課件畫面指導朗讀感悟,達到了情感與情感的溝通,知識與知識的互補,凸現了現代課程的新理念──在互動合作中學習。***

  2、查閱電腦資料,邊讀邊思考:你覺得貝多芬是個怎樣的人?

  ⑴ 學生聯絡課文內容各抒己見,教師相機點撥。

  ⑵ 通過查閱電腦資料,瞭解貝多芬創作的世界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