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手抄報畫什麼圖案

  辦手抄報是一項綜合性訓練,它融作文、書法、繪畫於一體,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寫作能力和審美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供大家學習參考。

  關於手抄報的圖片參考

>

  關於手抄報參考圖片***1***

  關於手抄報參考圖片***2***

  關於手抄報參考圖片***3***

  關於手抄報參考圖片***4***

  關於手抄報參考圖片***5***

  關於手抄報參考圖片***6***

  關於手抄報的資料參考

  一、成語故事

  【成語】: 以強凌弱

  【拼音】: yǐ qiáng líng ruò

  【解釋】: 凌:欺侮。仗著自己強大就欺侮弱者。

  【成語故事】:

  孔子有位朋友,名叫柳下季。柳下季的弟弟名叫盜跖是春秋末、戰國初時奴隸起義的領袖。“盜”.是士大夫對起義奴隸的蔑稱。盜跖部下有九千人,橫行天下,以武力侵犯諸侯。凡是歷經過的地方,大國嚴守城池,小國閉城自保,百姓叫苦。為此,有一次孔子對柳下季說:“做父親的一定能教誨他的兒子,做兄長的一定能教育他的弟弟。否則,父子兄弟的關係也就不可貴了。如今,先生是當世才子,弟弟是強盜,卻又不能教育他,我真為你感到羞愧。我請求替先生去勸說他。”柳下季為難他說:“如果弟弟不聽兄長的教育,即使有先生這樣的辯才,又有什麼辦法呢?況且跖的為人,思想像泉湧一樣恣肆梭流,意氣如暴風一樣變化突然,順從他心意就高興,不順從他心意就發怒,容易用言語侮辱別人。我看先生不要去。”孔子不聽柳下季的勸告,讓弟子顏回駕車,另一個弟子子貢當侍,前去會見盜跖。盜跖聽說孔子來見他,勃然大怒,對通報人說:“這個人,就是魯國的偽人孔丘嗎?替我告訴他:“你不種地卻吃得很好,不紡織卻穿得很好,整日裡搖脣鼓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虛假地做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的樣子,以求得封候,得到富貴。你罪大惡極,趕快滾回去!不然,我將用你的肝來加餐添菜。”孔子一再請求拜見,於是盜跖讓他進來。孔子向盜跖行禮後,盜跖瞪大眼睛說:“孔丘,你所說的話,順從我心意的可以活命,違逆我心意的就讓你死。”孔子說:“將軍身軀魁梧,智慧能包羅天下,又勇猛、強悍,足可以南面稱王。而名字卻叫做強盜。我很為將軍羞恥。將軍如果能聽從我的意見,我可以為您南面出使到吳國和越國,北面出使到齊國和魯國,東面出使到宋國和衛國。西面出使到晉國和楚國,使他們為將正名。盜跖逐漸向善。

  二、寓言故事

  從前,在一個村莊裡住著一位做泥娃娃的手藝人。他做的泥人十分漂亮,在市場上很好賣,所以他的日子過得挺自在。

  藝人的兒子長大了。藝人見兒子的手挺靈巧,就教他做泥人。後來,他們父子倆就開始一起做泥人。

  兒子的手比父親的還巧,加上他年輕力壯,幹起活來乾脆利落,他做的泥人開始超過父親的了。起初,他做的泥人和父親做的賣一樣的價錢。但是,當捱了父親的訓斥之後,他做泥人就更加認真了。結果沒有多久,他做的泥人的賣價就超過了父親。父親做的泥人每個賣兩個盧比,他做的賣三個盧比。

  可是,父親對兒子的斥責並沒有減少。他對兒子做的泥人總是不滿意,不是說這裡有缺點,就是說那兒有毛病。

  兒子做泥人比以前更用心、更刻苦了。

  現在,兒子的泥人做得比以前更好了,在市場上出售的價格不斷提高。父親做的泥人還是跟以前一樣,每個賣兩個盧比,而兒子做的則漲到了四盧比,五盧比,六盧比,八盧比,最後到了十盧比!可是,父親仍不滿意。他給兒子做的泥人一個一個地挑毛病:這隻眼睛比那一隻大了,兩個肩膀不勻稱,這做的是耳朵還是揚穀用的簸箕?指甲太小,看都看不見!

  第二天,兒子生氣了。他說:"爸爸,你為什麼老是挑我做的泥人的毛病?你做的泥人,每個我都能挑出二十個毛病!你也不看看,你做的泥人至今仍賣兩盧比一個,而我做的呢,賣十盧比人們還都爭著買。我覺得我做的泥人什麼毛病也沒有,根本不必再加工!"父親很失望,傷心地說:"孩子,你說的我都明白。不過這些話從你嘴裡說出來,我很難過。我知道,今後你做的泥人的價錢永遠也不會超出十個盧比了。"

  "為什麼?"兒子驚奇地問。

  父親看兒子,說:"做一個手藝人,如果認為自己的手藝到了家,沒有改進的餘地了,那麼就意味著他的長進就此停止。藝人什麼時候一自滿,他的手藝就再也不會提高。從前有一天,我也對自己的手藝自滿起來,結果從那天開始一直到現在,我做的泥人只能賣兩盧比一個,從來沒有超過這個價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