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有餘地議論文隨筆

  凡事留一手,也就是給自己留有餘地的意思。我們來看看留有餘地的議論文吧。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在韓非子的《說林.下篇》中有這樣一段話:“桓赫曰:‘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舉事亦然,為其不可復也,則事寡敗也。”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工藝木雕的要領,道德在於鼻子要大,眼睛要小,鼻子雕刻大了,還可以改小,如果一開始便把鼻子給刻小了,就沒有辦法補救了。同樣道理,初刻時眼睛要小,小了還可加大。如果剛開始雕刻時,就把眼睛弄得很大,後面就無法縮小了。為人做事,也是一個道理,凡事要留有餘地,留有後路。只有這樣,才不至於遭遇失敗。

  一個老練的木雕藝人,在進行“創作”的時候,講究的是從上到下,從前至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先易後難留有餘地。民間行話說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惟愁脊薄難複肥”,“內距宜小不宜大,切記雕刻是減法”。處世為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民間曾有許多的俗語如:“養兒防老,囤谷防飢”,“晴帶雨傘,飽帶乾糧”,說的都是要未雨綢繆,為明天留後路,留餘地。閩南話也有一句俗語:“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意思是說與人相處,凡事不可做絕,要記得彼此留有餘地,以後不管在什麼場合見面,都不會難堪,不會尷尬。

  留有餘地,才能做到均衡、對稱、和諧。

  留有餘地,才能做到進退從容、曲伸任意。

  篇二

  我的父母親都和我的哥哥一家在一起生活,他們在打理生活方面很在行。

  母親喜歡在花臺或花盆中栽上一點青菜或是做佐料的辣椒,小蔥之類的蔬菜,在春意盎然的院子裡不但有奼紫嫣紅的紅花綠樹,還有五彩的蔬菜在添姿加彩,既美化了院子,又改善了生活,吃菜既新鮮,又方便,父親喜歡在花臺中栽上幾棵果樹,有桔子、獼猴桃,去年秋天那棵不太大的桔子樹掛滿了滿樹的金黃色的桔子,僅僅一棵桔子樹就結了大約四五十個又大又圓的桔子,在花叢中添加了一幅靚麗的美景,惹得不少客人,包括我們全家的讚歎,快過年了,母親摘下熟透了的桔子讓大家一起品嚐,剝下桔子皮,嚐到甜得像蜜糖一樣的桔子,我們都在讚歎,這棵桔子樹真不錯!

  轉眼間半年多過去了,到了桔子樹開花的夏季,這棵桔子樹一朵花苞也沒有,如今該是碩果累累的秋天將至,一天我想起去年滿樹的桔子,就湊到桔子樹下看看有幾個桔子掛在枝頭,一看,不見一個桔子的影子,我覺得很奇怪,就問父親和母親:“今年的桔子怎麼一個也沒結呢”。父親說:“去年結得太多了,今年就一個都不結了,這就是物極必反的道理,所以凡事不能太過,要留有餘地”。

  聽了父親的哲理性的話,我若有所思:人生如桔子樹,不是每個階段都能碩果累累,不是每次的等待都能實現,總會有空白的時候,就猶如大海總會有潮起潮落,太陽總會有日出日落,每個人總會有成功和失敗;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得失總在輪迴中,要做到寵辱不驚,得失坦然;在無果的時候,是一次養精蓄銳的過程,是一個調整的過程,無需失望,無需悲觀,待來年又會花滿枝頭,碩果累累。同時也讓我想到了中庸之道:“中庸就是無過無不及,就是恰到好處”我還想到了儒家中庸之道提倡的“持中、穩健、理性、包容、調和”的原則和處事待人之道……

  生活總是在得失之間不斷地演繹著﹑詮釋著,人生便也因此而愈發美麗,散發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從容面對得失,不僅是一種情感與理智,一種胸襟與氣度,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一種健康的處世藝術。

  篇三

  給別人留有餘地,就是給自己留有一線生機與一絲希望。

  有人說對敵人的不忍就是對自己的殘忍,所以就不能給對手留有餘地。人們後怕于越王勾踐的故事,認識正是吳王的留有餘地才有了日後勾踐的臥薪嚐膽與翻身復仇。其實不然,給他人留有餘地應是善意的,而吳王的留有餘地則是為了侮辱勾踐,讓其受盡屈辱。只有善意的留有餘地才是一種美得存在。

  留有餘地,留有一份善意,留有一份寬容。給高貴的心靈一個美麗的住所吧。

  縱觀歷史的長河,有多少賢明的君主不計前嫌,重用了前朝的大臣。展現他們賢明的一面,使百姓信服,國家繁榮昌盛。這就是對他人留有餘地的美。

  我們曾學過一篇節選於《巴黎聖母院》的文章《一滴眼淚換一滴水》容貌奇醜卻內心善良的敲鐘人伽西莫多,因受內心醜惡的副教主克羅德的指使而傷害了善良的吉普賽少女愛斯美拉達。因此敲鐘人收到了殘酷的刑罰,而觀看敲鐘人受刑的群眾卻不留餘地的加倍的傷害他,只有善良的吉普賽少女同情敲鐘人的不幸,給了他一碗水,滋潤了他乾涸的身心。少女的行為不就是一種留有餘地的美嗎?正是她的善良和寬容,使敲鐘人內心開始覺悟,並在少女受傷的時候挺身而出保護她。

  耳聾的貝多芬依然創造了優美的《歡樂頌》;聾啞的海倫。凱勒依靠自身的努力與堅持學習了奪冠語言;全身只有一根手指能動的霍金創立了著名的黑洞理論。這也是上天的一種留有餘地把,上天在剝奪了他們一些外在的能力後,卻沒有剝奪他們內心的思考感悟能力。

  古老的埃及人在修建金字塔的時,總會留有一些開口,並在地道的轉交處放一面鏡子,好讓溫暖的陽光可以照進陰冷的墳墓。這也是一種留有餘地,是對生機和希望的憧憬。所以,當別人做了對不起你的事時,如果對方已近道歉,就別再斤斤計較了,給別人留有一絲餘地吧,寬容他人也是對自己內心的提升。

  留有餘地才能使人與人之間更加和諧,留有餘地才能使生活更加美好,留有餘地的美才是一種真正的大美。

  安吉藝術高階中學高二:茅月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