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團大戰讓人感動的畫面推薦

  百團大戰作戰背景:

  抗日戰爭時期在 抗日根據地,由於 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在日本侵華的戰略要地 華北的發展日漸壯大,日本軍隊在1939年夏季,集中了分散在 長城、華北、東北的部分軍隊,以鐵路、公路等交通線為依託,對華北地區的抗日力量連續發動大規模掃蕩,並在荒原挖溝築堡試圖阻礙抗日力量的進攻,實行“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據點為鎖”的“ 囚籠政策”,藉此控制並逐漸縮小抗日力量。但1939、1940夏季兩次掃蕩,將集中於華北地區30餘萬日軍、滿洲國軍隊的分佈點不斷增加,力量分散,這對華北地區的八路軍集中優勢力量展開大規模進攻提供了有利條件。


  百團大戰戰役過程:

  百團大戰Hundred Regiments經歷了兩個主動進攻階段和一個反“掃蕩”階段。

  第一階段 八路軍在正太、同蒲、平漢、津浦等主要交通線發動總攻擊,重點破壞了正太鐵路。經過20天的戰鬥,預定計劃全部完成。正太鐵路線的 路軌、 橋樑、 隧道、 水塔、車站等均被破壞;平漢、同蒲***北段***、 石德、 北寧鐵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斷;華北各交通線陷於癱瘓。

  淶靈戰役,第129師主要進行了 榆遼戰役,第120師主要破襲了同蒲路。在這些戰鬥中,八路軍給敵人以沉重打擊;但是,我軍計劃要拔除的敵據點未能全部拔除。


  第三階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務是反擊 日偽軍的報復掃蕩。在這段時間裡,八路軍先後粉碎了日偽軍對太行、 太嶽、平西、 北嶽、晉西北等抗日根據地的大規模掃蕩。注:八路軍野戰政治部宣佈的百團大戰戰果統計。


  百團大戰戰果統計:

  3個半月中,我敵後軍民共進行大小戰鬥1800多次,計斃傷日軍二萬多人, 偽軍五千多人;俘日軍280多人、偽軍1.8萬多人;破壞鐵路九百多裡、公路三千里;破壞橋樑、車站258處;並繳獲了大批武器和軍用 物資。從殲敵***日軍***數字看,八路軍獨自發起的百團大戰不亞於1939年蔣介石部署全國十個戰區71個師發起的對日軍冬季攻勢的戰果,如果加入殲滅偽軍數字,八路軍的戰果還高於國軍全軍在冬季攻勢的殲敵數字,由此大大提高了八路軍的政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