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教育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中國的教育一直是社會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和讀者探討一下目前教育存在著的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小編總結了一下各方的意見。

  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人文學科破壞導致中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學

  二、義務教育成為家長為孩子繳學費的義務

  三、荒謬的教育科目和內容的設定。

  四、法律規定的空洞,導致教育投入的不足

  五、教育公平問題。當前我國的高考入取率嚴重不公。個別直轄市的考生輕易就能上名校,而人口大省的考生拼了命的學考二本都難。亂加分特別是近幾年的自主招生嚴重干擾了教育的公平。如果都是裸分,老百姓還能有機會;如果允許這些加分現象存在的話,老百姓就會無能為力,失去機會。當前高考尚且都難以保證作弊現象的發生,如果把會考成績計入高考的話,能有多大可信度可想而知!

  六、外語的地位過高。重佔用了有限的教育資源,佔用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嚴重阻礙人才的選拔。英語不能說不重要,但如果說我們過分的強化它的地位,中考考,高考考,研究生考,職稱還考,而且是必考佔比特別高就有點過分。有多少優秀的人才因為英語不過關而止步不前、遺憾終生。當前的英語教學不是爭什麼地位,而是應該改改考查方式,教學方式。人們費九牛二虎之力學了一輩子英語有用嗎?能會說幾句?有幾個工作中你能用得著的?當前我國的教育資源並不豐富的階段,英語的教學應該有個度,考試更應該有個度。

  七、素質教育與會考。一提素質教育,人們想到的就是設定一定的門檻強迫學生要重視每一科,那就是會考。如果既要會考又要高考,學生的負擔會很重。學校通常的做法,就是隻重視高考,會考只要形式上過得去就行了。現在如果把會考成績計入總分,學生學校就得不得已重視會考,會加重學生負擔,搞得學生高中三年都不得安生。我認為強迫學生學好每一科並不是素質教育,天下很少什麼都通的全才,再說全才很少有所建樹。在某個領域有所建樹的往往是那些偏材怪才,如果通過高考會考的形式把他們淘汰,我認為是極大的人才浪費和犯罪。

  高考應怎麼改?

  一、有利於中學的教學。否定高考指揮棒的作用是不對的。我們不僅不能否定還要強化高考指揮棒的作用。高考改革應多瞭解中學的教學實際並加以引導,使之更有利於人才的培養。

  二、有利於減輕學生負擔。無論高考還是會考一科只考一次,只記總分不設門檻***如某科達不到C級以上不行***。多考只會使學生不考好成績決不罷休從而加重學生負擔,設門檻又會阻擋了偏財怪才不利於人才的選拔。為了高考成績的可信度最好取消會考。不要認為通過會考的形式考一門過一門就會減輕學生負擔,只會加重。原來沒會考學生只高三忙,高一高二還是比較輕鬆的。後來有了會考學生高一高二的壓力也增大,現在如果把會考成績計入高考,只會更加重學生的壓力,與減負背道而馳。

  三、錄取時既要看總分又要看所報專業所要求學科的成績,而不是再加試。

  四、降低英語的分值,改變考察的內容。如果語文數學保持一百五十分不變的話,英語以100分為宜。考查內容聽力和口試要佔60 %。避免學出來是啞巴英語,白白的浪費教育資源。

  高考涉及千家萬戶,社會穩定,人才培養與選拔,國家的未來。教育部要多聽聽民意,切不可自以為是閉門造車我行我素。

  在小編總結的以上問題中,小編覺得最大的問題是教育資源不平均的問題,正因為國家給的教育資源不平均,所以才會導致窮人的孩子上不起好的學校,從小學就開始落後那些擁有好資源和金錢的孩子,正因為教育資源的不平均,所以貧富差距才那麼大,越來越多的窮孩子單單靠應試教育已經競爭不過那些學校資源好的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