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生命的作文素材

  每當我高呼“生命”這一個詞時,我就會常常想,生命到底是什麼呢? 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呢?”姚明的這句鏗鏘的話語如霹靂般驚醒了多少漠視生命的人。作為擁有高達7600萬美元身價的他,毅然地加入中華骨髓庫捐獻造血於細胞志願者的行列,留給我們深深的思考。

  正如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言:“生命只有一次。”我們還有資格漠視生命嗎?是的,生命是美好的,我們都應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敢於直麵人生,從而活出生命的價值。

  珍愛和敬畏生命的人,會被歷史永遠地銘記。

  還記得那個槍林彈雨,戰火不斷的19世紀的歐洲嗎?還記得那位親赴前線,竭力挽救戰士生命的“提燈女郎”嗎?她不正是那位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令人敬佩的南丁格爾嗎?她雖然出身名門,卻能看清護士地位低下的現狀,能感受到黎民百姓的疾苦。在1854年在克里米亞瀑發的英俄戰爭中,她自願當一名護士,每晚都提著燈在4公里的巡珍藏上換個察看病情,每天經常工作20個小時以上。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她那顆普度眾生,珍愛生命的慈悲之心,她深深地領悟到了生命的真諦,認識到生命的價值,並用她的一生來踐行她挽救他人生命的宗旨。

  在當代的中國,也不乏有這樣值得千千萬萬人民尊敬的英雄。作為軍人的李劍英,在一次突發的飛機事故中,本可跳傘脫險,卻為了多少無辜百姓的生命,與飛機一同劃過了生命中最美也是最後的曲線,魂歸長天。他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傾斜。既然飛機無法轉彎,他只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他珍愛生命,敬畏生命,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挽救他人生命也在所不惜。這方為生命的最高境界,而他的精神也會被後人代代傳頌,書寫歷史最璀璨的華頁。

  相反,漠視和殘殺生命的人,會遭歷史永遠的唾棄。在二戰震驚世人的殘酷的猶太人屠殺中,多少條猶太人無辜的生命在希特勒沾滿血腥的手下斷送,還有那喪生了30多萬同胞的南京大屠殺,永遠地見證了喪盡天良的日軍殘暴的罪行,任誰也無法抹去,請如這種種喪失人性,踐踏生命的不可饒恕的罪人,會遭歷史所唾棄,遺臭萬年。

  回首現在,在高舉和平與發展旗幟的世界裡,我們作為青少年,更應以積極的行動來珍愛我們的生命,珍愛他人的生命,時刻保有一份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生命只有一次。難道我們不應在這有限的時間裡話出生命無限的價值嗎?

  二

  生命是寶貴的,生命也是唯一的。無論他是體形龐大的,還是身形微小的,他們的生命都是精彩的,不可替代的。我從小小的蠶寶寶身上,感受到了生命的堅韌。

  二月的一天,媽媽給我帶回來了一包蠶卵,我把它們放在一張紙上仔細地看著,它們是多麼弱小啊:黑黑的,圓圓的,就像一顆顆“發黴”的小米粒。我看著這弱小的生命,心裡有點擔心:我能不能養活它們呢?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到了一個溫暖而舒服的紙盒裡,並在盒子蓋上面用針紮了很多小的“出氣孔”,然後,我就耐心地等待著這些小生命出來。

  20多天過去了,蠶寶寶終於出來了,一個個像黑色的小線頭,慢慢地蠕動著。啊!多麼可愛的小生命啊!我餵了它們一點蠶食,它們趴在蠶食上面,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又過了大半個月,蠶寶寶長大了許多,已經有一根小拇指那麼長了。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雖然有許多蠶寶寶因“中毒”而“去世”了,但是有更多的蠶寶寶頑強地活了下來。

  這些有著堅韌的生命力的蠶寶寶開始吐絲了,它們各自選了適合自己的角落後,一圈一圈地把絲吐出來圍裹在自己的周圍,漸漸地圍成了一個橢圓形。我靜靜地等待著它們破繭而出。

  幾天過去了,蠶寶寶呆在裡面一點聲音也沒有,我懷疑它們是否在裡面餓死了?我聽了聽,沒有聲音;搖了搖,也沒有動靜。我有點擔心了起來,這些纖細的生命能不能度過這一關呢?

  一天早上,我感覺有東西在蠶盒裡面動,我立刻跑過去看,我發現有一隻蠶繭的頂部凹下去了一點,接著又凹下去了一點,一會,一個小洞出現了,那隻蠶蛾奮力地用頭部往外頂,一次又一次地用盡全力掙扎地往外衝。我很想幫它撕開蠶繭,可又擔心會傷害了它,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的“痛苦”而“袖手旁觀”。終於,它經過長時間的拼搏,終於從蠶繭裡出來了,它微微地扇動著雙翅。

  啊!這個脆弱的蠶寶寶通過漫長的成長,頑強地磨練,演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蠶蛾,它的一生也許很不起眼,也許很短暫,但是它留下了自己獨特的生命足跡。

  三

  朋友,你聽過心跳的聲音嗎?咚咚咚,跳的是那麼堅定而又那麼頑強。它,從我們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時刻履行自己的職責,一伸一縮,為生命提供能量,似乎在昭示我們:“聽,這就是生命的聲音!”

  生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對生命的感悟與思考。李白曾說過:“天生我才必有用!”奧斯特洛夫斯基也在著作中說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

  聽生命之音,執著而又剛毅。霍金何其不幸,肌肉讓他的一生只能在輪椅上度過;史鐵生何其不幸,突如其來的變故奪走他的雙腿;貝多芬何其不幸,作為音樂家卻永遠失去了聽力。然而,名人之所以能成為名人,就在於他們對生命的執著。你看,霍金連寫字說話能力都沒有,卻在他的輪椅上寫下不朽的——《時間簡史》;消沉過後的史鐵生奮起抗爭,《我與地壇》是他對生命孜孜不倦的探索;不甘受命運擺佈的貝多芬扼住了生命的咽喉,寫下了千古不朽的《命運交響曲》、《命運交響曲》等壯麗樂章。

  聽生命之歌,頑強而又倔強。曾幾何時,家門前的那棵老樹因颱風所刮而折斷主幹,參差不齊的殘枝凌亂地伸向天空,凋零的葉子,喪失了生命的綠,我曾想:“它完全被生命拋棄了。”就這樣過了一年,春天來臨了,,別的樹木全都綻放出一片春的新綠,而它,枯乾的枝條在其中極不和諧。然而,過了幾天,我非常驚奇地看到:在那依舊凌亂的樹幹上,抽出一絲嫩芽,在一片綠海中,它是那樣柔弱,卻又那麼堅定地立在那裡。那是一種頑強,一種融入生命的頑強不屈。

  然而,有些人卻視生命為玩物,視而不見。一遇到挫折就尋死覓活,彷彿生命不是自己的。在報刊上,諸如某學生因學業不佳跳樓自殺等報道屢見不鮮。生命是頑強的,亦是易逝的。也許,你的一個不注意,就會敲響生命的警鐘。

  好好聽聽屬於你自己的生命之音吧,也許,你會有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