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環境的黑板報資料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越發嚴重。人類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就是環境問題。如:工業汙染、汽車尾氣、生活垃圾等等,都不同程度的破壞著生態環境。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對霧霾治理作出規定

  近年來我國出現了影響區域廣、持續時間長的霧霾天氣,基於社會各界對於大氣汙染特別是霧霾治理的關注度和呼聲越來越高,草案四審稿或將對此作出更有針對性的規定。

  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在修訂草案已明確政府責任、加大為違法排汙的懲罰力度以及加強監督等的基礎上,增加規定:一是在跨行政區域的重點區域、流域聯合防治中實行統一標準。二是國家促進清潔生產和資源迴圈利用;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推廣清潔能源的生產和使用。三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環境汙染公共預警機制,組織制定預警方案;環境受到汙染,可能影響公眾健康和環境安全時,依法及時公佈預警資訊,啟動應急措施。

 

以環保為主題的的黑板報圖片

  此外,四審的修訂草案還增加了規定,國家鼓勵和組織環境質量對公眾健康影響的研究,採取措施預防和控制與環境汙染有關的疾病。目前我國對排放汙染物徵收排汙費。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推進環境保護費改稅,目前這項工作正在開展,環保部建議作出銜接性規定。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增加規定,依照法律規定徵收環境保護稅的,不再徵收排汙費。

  :解決違法成本低問題

  環境保護法修訂草案進一步加大環境違法責任,解決違法成本低的問題。據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介紹,有些會組成人員提出,應當進一步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解決違法成本低的問題。一些地方還建議,針對目前對地方性法規設定行政處罰限制較嚴的情況,環保法應當賦予地方性法規更大的行政處罰設定權。

  對此,草案規定,將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的環境違法資訊計入社會誠信檔案,及時向社會公佈違法者名單。草案同時明確,在草案提出的按日計罰規定中的***處罰,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按照防治汙染防治設施的執行成本、違法行為造成的直接損失或者違法所得等因素確定的規定執行。地方性法規可以根據環境保護的實際需要,增加按日連續處罰的違法行為的種類。草案還增加規定,對情節嚴重的環境違法行為適用行政拘留,對有弄虛作假行為的環境監測機構以及環境監測裝置和防治汙染設施維護、運營機構規定承擔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