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文明禮儀黑板報

  校園禮儀文化建設對於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校園的人際關係禮儀和在校園公共場所的禮儀非常重要。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陸佃尊師

  陸佃***1042~1102***,字農師,號陶山,東浦鎮魯墟人,北宋學者。少年時非常勤學,家裡貧窮沒有照明用的燈,常映著月光夜讀不停,傳為美談,又博學多才。著有《陶山集》14卷,皆傳於世。對禮家名教之說,尤其精通《埤雅》、《禮象》、《春秋後傳》。

  他曾向王安石求教經書,兩人結下了很深的師生情義。王安石推行新法之後,一次向陸佃徵詢對新法的看法。陸佃如實肯定新法的優點,也坦率地指出了新法的一些缺點。王安石父子在朝中權勢很大,不少人以師生關係為階,巴結奉迎,謀求仕進。但陸佃從沒有做過這樣的事。後來,王安石變法失敗,許多人都極力擺脫與王安石的關係。陸佃卻一如既往地對待老師,王安石去世時,他還做了道場哭祭老師,並在參與編撰《神宗實錄》時,大膽堅持肯定王安石的成績。

 

關於文明禮儀的黑板報圖片

  :大學寢室矛盾七成緣自“說話方式”

  超過九成的大學生寢室正在經歷或出現過矛盾,其中因說話方式引起衝突的佔70%。這是南京郵電大學近日對該校1200個學生宿舍進行調查的結果。所有被調查者都認為,寢室關係是否和諧對大學生活影響很大,他們願意為改善關係做出努力。

  調查顯示,超過90%的寢室正在經歷或出現過矛盾,其中因睡覺時間引起的不快佔12%,說話方式佔70%,晨讀夜讀佔2%,製造噪音影響他人休息佔16%。

  為化解寢室矛盾,融洽舍友關係,南郵舉行宿舍心理文化節。文化節上,心理健康協會的工作人員在一個學生宿舍進行了心理小遊戲。南京郵電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師張秀敏說,小遊戲說明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和別人溝通,而這樣的溝通大部分屬於無效溝通,因此必須學習溝通技巧。如果大學生多從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寢室的人際關係就可以得到改善。

  她建議學生,與舍友統一作息,不觸犯舍友隱私、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別人有難要幫、自己有事也要開口求助;不拒絕零食和宴請。“舍友買了瓜子水果等零食請你分享,不要推讓,不要以為吃了別人的東西難為情,這不同於商品經濟中的‘等價交換’,更體現在心理上。倘若不論零食或宴請都拒絕,時日一久,別人難免會認為你不好相處,對你‘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