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生活珍惜生命黑板報

  生命的路是進步的,總是沿著無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麼都阻止他不得。那不妨和小編看一下該怎麼做?以下的內容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圖片5

  相關資料1:珍惜生命的名言

  1*** 應該笑著面對生活,不管一切如何。——伏契克

  2*** 如能善於利用,生命乃悠長。——塞涅卡

  3*** 生命在閃耀中現出絢爛,在平凡中現出真實。——伯克

  4*** 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愛因斯坦

  5***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6*** 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霞。——曹植

  7*** 生命的用途並不在長短而在我們怎樣利用它。許多人活的日子並不多,卻活了很長。

  8*** 人生的光榮,不在永遠不失敗,而在於能夠屢撲屢起。——拿破崙

  9*** 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是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於度過。

  10*** 生命,那是自然會給人類去雕琢的寶石。——諾貝爾

  11***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古詩十九首》

  12*** 能將自己的生命寄託在他人記憶中,生命彷彿就加長了一些;光榮是我們獲得的新生命,其可珍可貴,實不下於天賦的生命。——孟德斯鳩

  13*** 一個偉大的靈魂,會強化思想和生命。——愛默生

  14***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

  15*** 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中國***蕭楚女

  相關資料2:珍惜生命的故事

  張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東半島文登縣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裡。5歲的時候,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覺,生活不能自理。醫生們一致認為,象這種高位截癱病人,一般很難活過27歲。在死神的威脅下,張海迪意識到自己的生命也許不會長久了,她為沒有更多的時間工作而難過,更加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用勤奮的學習和工作去延長生命。她在日記中寫到:“我不能碌碌無為地活著,活著就要學習,就要多為群眾做些事情。既然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把一切奉獻給人民。”1970年,她隨帶領知識青年下鄉的父母到莘縣尚樓大隊插隊落戶,看到當地群眾缺醫少藥帶來的痛苦,便萌生了學習醫術解除群眾病痛的念頭。她用自己的零用錢買來了醫學書籍、體溫表、聽診器、人體模型和藥物,努力研讀了《鍼灸學》、《人體解剖學》、《內科學》、《實用兒科學》等書。為了認清內臟,她把小動物的心肺肝腎切開觀察,為了熟悉鍼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畫上了紅紅藍藍的點兒,在自己的身上練針體會針感。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終於掌握了一定的醫術,能夠治療一些常見病和多發病,在十幾年中,為群眾治病達1萬多人次。

  後來,她隨父母遷到縣城居住,一度沒有安排工作。她從保爾·柯察金和吳運鐸的事蹟中受到鼓舞,從高玉寶寫書的經歷中得到啟示,決定走文學創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筆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啟迪人們的心靈。她讀了許多中外名著,寫日記、讀小說、背詩歌、抄錄華章警句,還在讀書寫作之餘練素描、學寫生、臨摹名畫、學會了識簡譜和五線譜,並能用手風琴、琵琶、吉他等樂器彈奏歌曲。現在她已是山東省文聯的專業創作人員,她的作品《輪椅上的夢》問世,又一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認準了目標,不管面前橫隔著多少艱難險阻,都要跨越過去,到達成功的彼岸,這便是張海迪的性格。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來一瓶進口藥,請她幫助翻譯文字說明,看著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張海迪便決心學習英語,掌握更多的知識。從此,她的牆上、桌上、燈上、鏡子上、乃至手上、胳膊上都寫上了英語單詞,還給自己規定每天晚上不記10個單詞就不睡覺。家裡來了客人,只要會點英語的,都成了她的老師。經過7、8個年頭的努力,她不僅能夠閱讀英文版的報刊和文學作品,還翻譯了英國長篇小說《海邊診所》,當她把這部書的譯稿交給某出版社的總編時,這位年過半百的老同志感動得流下了熱淚,並熱情地為該書寫了序言:《路,在一個癱瘓姑娘的腳下延伸》。

  以後,張海迪又不斷進取,學習了日語、德語和世界語。海迪還盡力幫助周圍的青年,鼓勵他們熱愛生活、珍惜青春,努力學習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為祖國的興旺發達獻出自己的光和熱。不少青少年在她的輔導下考取了中學、中專和大學,不少迷惘者在與她的接觸中受到啟發和教育變得充實和高尚起來。張海迪在輪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這支歌的主旋律是:一個人生命的價值在於為祖國富強、人民幸福而勇敢開拓、無私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