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遺址公園化閱讀答案

  沒有了遺址,歷史文化會變得淺薄和蒼白。遺址公園化,是對遺址的破壞,讓我們失去了真正的遺址。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請不要遺址公園化》閱讀材料

  說到遺址,便會想起那年埃及考察。埃及大地到處是公元前數千年的歷史遺址,給人一種極強烈的文明的初始感、源頭感。從開羅的金字塔到盧克索的國王谷——這些法老墓葬的遺址中,無處不是巨大的石雕碎塊和灼熱的荒沙。誰也說不清它們的歷史,連這些堅硬的石雕究竟毀於何時,也無從得知;時間在這裡彷彿失去長度。當歷史走去時,沒有留下任何尋找它的線索,只有問號。這些問號瀰漫在殘垣斷壁碎石流沙之間。於是空茫、荒蕪、寂寞和寥落,霧一樣濃重地籠罩在遺址上;然而這才是遠去的歷史遺留在大地上特有的生命感——也是遺址獨具的氣質與魅力!

  在羅馬,許多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址往往並不在城外或者更遠的地方,而是在城中,與人們“生活”在一起;但從沒人把這些草木叢生的大片大片殘垣斷壁視做垃圾,去動手清理。相反,把它們當成凝固的歷史,有形的歲月,真正的城市文物,不敢去碰它,更甭說動它。羅馬人懂得一根柱子倒了,是不能扶起來的,因為這是時間老人和歷史巨人的行為。如果扶起來,修補好,歷史時間隨即消失。誰敢去改動歷史?它殘缺,卻正好把另一半交給你去想象。

  然而,在我們這裡卻被改變了。且不說,許多遺址正在被粗暴的施工所破壞;從河南的殷墟、西安華清池到京西的圓明園遺址,到處在動土動工,修築圍牆,植樹種花,豎立雕塑,點綴小品,更有甚者則添油加醋地增添各種“景觀”於其間,努力把歷史遺址“打造”成一座座公園。

  做這種事的人,完全不懂得遺址的價值就是它的“原生態”嗎?不懂得文化和歷史也有尊嚴、也是神聖不能侵犯的嗎?

  不可否認,我們一些將遺址公園化的人,可能對遺址的價值及必須恪守的保護原則不懂,但不懂得歷史文化的人怎麼能去管理文化遺產呢?

  進而說,又決非僅僅是不懂;如果不懂,為什麼要破費大筆錢財為遺址圍牆造景、植樹栽花呢?其目的無人不知,便是開發旅遊,招引遊客,圖謀賺得更多銀子。就這樣,遺址正在一個個變成公園,變成賺錢的機器;歷史被我們變成消費品了。

  我們真的不怕沒有了遺址的歷史?不怕沒有了令人敬畏與尊崇的精神性的文化而帶來的淺薄與蒼白——不怕那種腰纏萬貫的淺薄和富得流油的蒼白嗎?

  ***寫於2010年6月,選自《文匯報》,有改動***

  《請不要遺址公園化》閱讀題目

  小題1:作者認為遺址應該具有哪些特點?***6分***

  小題2:國內將遺址公園化的現象背後有哪些原因?***6分***

  小題3:文章最後說:“我們真的不怕沒有了遺址的歷史?”請說說這句話有哪幾點含意。***6分***

  《請不要遺址公園化》閱讀答案

  小題1:***1***空茫、荒蕪、寂寞和寥落;***2***殘缺;***3***讓人產生對歷史和文明的追思。

  小題2:***1***不懂遺址的價值及必須恪守的保護原則;

  ***2***一味追求經濟利益;

  ***3***缺少對歷史文化的尊崇與敬畏。

  小題3:***1***遺址公園化,是對遺址的破壞,讓我們失去了真正的遺址;

  ***2***沒有了遺址,歷史文化會變得淺薄和蒼白;

  ***3***用反問句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遺址公園化的擔憂,呼籲保護遺址,保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