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顯微鏡知識點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顯微鏡是最常用的教學儀器。那麼顯微鏡的知識點你都掌握了多少呢?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重難點分析:

  1.對照顯微鏡圖片或實物說出顯微鏡各部分結構名稱。

  2.按照正確的方法和步驟使用顯微鏡。

  3.指出不規範操作顯微鏡對實驗觀察的影響。

  4.計算顯微鏡的放大倍數。

  5.說出顯微鏡的成像光學線路。

  6.使用顯微鏡觀察到清晰影象的必要條件:***1***正確轉換物鏡。***2***根據光線條件選用平面反光鏡或凹面反光鏡、光圈等。***3***正確使用粗準焦螺旋和細準焦螺旋。***4***正確處理玻片標本與通光孔的位置。***5***根據視野中物像的位置正確移動玻片標本。***6***正確使用高倍物鏡。

  突破方案:

  1.顯微鏡的構造及關鍵結構的功能

  ***1***學生觀察教材中普通光學顯微鏡的圖片,認識各結構的功能。

  ***2***教師利用各關鍵結構的分解圖片,詳細講解顯微鏡各關鍵結構的功能,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同時為學生掌握顯微鏡的操作方法奠定基礎。

  ***3***對照顯微鏡,學生兩人一組,邊指認結構邊說明其功能,相互評價並糾正錯誤。

  ***4***教師可抽查部分學生的學習成果

  2.顯微鏡的練習使用

  ***1***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實驗操作過程的全文,使學生對如何規範使用顯微鏡具有整體的認識。

  ***2***教師規範正確示範,解釋操作原理,強調規範操作的必要性。

  ***3***學生兩人一組,輪流按要求操作,相互評價並及時糾錯。

  3.顯微鏡成像原理

  學生通過對顯微鏡對“上”字標本等的實驗觀察,能夠知道這一事實性的結論即可。

  習題

  1.使用顯微鏡時,固定玻片標本用到的結構是***  ***

  A.反光鏡  B.鏡臂  C.粗準焦螺旋  D.壓片夾

  2.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下降時,眼睛應注視***  ***

  A.目鏡  B.物鏡  C.鏡筒  D.反光鏡

  3.當顯微鏡視野過暗時,應怎樣調亮?***  ***

  ①選用大光圈 ②選用小光圈 ③選用平面反光鏡 ④選用凹面反光鏡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在顯微鏡下觀察,若要看清視野左上方的物體,請問玻片應向哪個方向移動?***  ***

  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5.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鏡為10×,物鏡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鏡為5×,物鏡為10×。第二次在視野中看到的物像與第一次看到的物像相比***  ***

  A.大小是原來的一半,細胞個數增多  B.大小是原來的2倍,細胞個數增多

  C.大小是原來的一半,細胞個數減少  D.大小是原來的2倍,細胞個數減少

  初中生物顯微鏡習題答案

  1.【考查目的】顯微鏡的結構及功能。

  【答案】D

  【解析】反光鏡的凹面具有聚集光線的作用,經凹面鏡反射的光線到達視野時,會使視野變亮;鏡臂用以取鏡時一手握住鏡臂,一手托住鏡座;粗準焦螺旋調節鏡筒上升或下降。

  2.【考查目的】顯微鏡的使用。

  【答案】B

  【解析】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下降時,眼睛應注視物鏡,以免在下降過程中物鏡壓碎裝片劃傷鏡頭。

  3.【考查目的】顯微鏡的使用。

  【答案】C

  【解析】大光圈使光線透過的較多,凹面鏡有聚光作用,因此光線過暗時應用大光圈和凹面鏡。

  4.【考查目的】顯微鏡的成像特點。

  【答案】A

  【解析】由於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是物體的倒像,因此視野中左上方的物體實際是在右下方,所以要想將視野中左上方的物體移動到視野中間,就要向左上方移動。

  5.【考查目的】顯微鏡的成像特點。

  【答案】A

  【解析】視野中看到的細胞個數越多說明細胞放大的倍數越小,因此第二看到的物像要比第一次多。第一次放大倍數為100倍,第二次放大倍數為50倍,所以第二次看到的物像大小是原來的一半,細胞個數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