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公子是怎樣的人_戰國四公子為人如何

  “戰國四君子”是戰國時期四位有名的政治活動家,皆以禮賢下士而聞名於世,他們分別是信陵君魏無忌,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戰國四公子是怎樣的人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戰國四公子為人

  孟嘗君是個知錯能改、貌似寬厚的大叔,所以手下海納百川,馮彈劍也有,雞鳴狗盜也有;但他手下的人大多是才巧之輩,可見他是生活型的,收集一批士來保證自己生活得比較有趣——事實也是如此。當然,他被人嘲笑了就滅一縣,說明本性有點兒偏狹。

  平原君是常存好心但手腕子軟那種。毛遂自薦得靠毛遂。薛公事件被信陵君比下去了。魏齊事件處理得也不好。有許多細節,與其說他是偽君子吧,不如說他真不太知道該怎麼辦了那種。

  春申君很有才智,私認為心眼兒之多,是四君子之首,居然試圖跟呂不韋一樣讓國君戴綠帽。這種招式太妖孽,但臨了玩脫了。

  魏無忌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但說實話,性格上有血氣,但欠考慮。魏齊事件就沒處理好。但手下收的人比如朱亥、侯公,那都是壯士俠客型,就比孟嘗家那些五彩繽紛的要更血氣些。當然,他的圓滑度比其他三位差很多。

  大體上,擱到現代,孟嘗就是個很有品位、收藏豐富、偶爾急眼的大叔;平原就是個人緣挺好,但急起來得跟人到處要主意的青年;春申就是個鬼主意一肚子的花花大少;魏無忌就是跟平民一起坐著喝酒的急脾氣闊少爺。

  四公子的評價

  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戰國四君子之首。為了結交隱士侯嬴,信陵君能夠不顧自己尊為魏國公子的身份,更不因侯嬴僅為大梁夷門的守門人,而親自往請。也許從某種角度看,他的“置酒大會賓客”而得侯嬴比不上劉備三顧茅廬而得諸葛亮,但在我看來,他的“執愈恭”、“顏色愈和”都足以體現他交結賢士的誠意和謙遜。正是如此,他才得以致食客三千,且不乏侯嬴、朱亥這樣一些能夠為他以後的事業出謀劃策、生死相報的人才;也正因為如此,“諸侯皆不敢加兵謀魏數十餘年”。

  趙國的平原君趙勝因賢能而聞名。“營救魏齊”、“毛遂自薦”、“邯鄲解圍”、

  “從諫如流”這些耳熟能詳的歷史典故都可以看出平原君趙勝除了愛才、惜才之外,他還有一顆一心要拯救趙國於危難之中的責任之心,雖然很多時候他做得不夠 好,雖然有時候也很虛榮,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名優秀的政治家。

  楚國的春申君黃歇以辯才揚名。“以身徇君,遂脫強秦,使馳說之士南鄉走楚,黃歇之義。”這是司馬遷對春申君的綜合評價。在戰國四公子中唯一一個不是王室的人就是他了。但他和考烈王的關係卻和兄弟無異。從他和太子時的考烈王一齊入質於秦到後來的為考烈王謀妻生子,他付出的不僅僅是對楚王的忠心,而更重要的是那種真誠的關懷。我總認為春申君在楚國不僅僅是在盡著一個臣子之義,而是在維繫和信仰著一種真情。

  齊國的孟嘗君田文禮賢下士,對食客謙恭、有禮的,幾乎是有求必應。能廣納門客,說明他懂得欣賞每一個人的優秀的一面。正是他懂得這一點,才會有門客救孟嘗君逃離秦國,也才會有後來的雞鳴狗盜一詞流傳至今。

  司馬遷對於四公子的看法

  1.孟嘗君田文:“好客自喜,名不虛矣。”“士歸於薛,為齊扜楚魏。”

  《史記卷七十五:孟嘗君列傳第十五》篇末。

  太史公曰:吾嘗過薛,其俗閭里率多暴桀子弟,與鄒、魯殊。問其故,曰:“孟嘗君招致天下任俠,奸人入薛中蓋六萬餘家矣。”世之傳孟嘗君好客自喜,名不虛矣。

  太史公說:我曾經經過薛地,在那裡,民間風氣暴桀,有很多凶悍子弟,與鄒地、魯地的情況迥異。我向那裡的人詢問,這是什麼緣故?人們說:“孟嘗君曾經招徠天下許多打抱不平、負氣仗義之人,僅亂法犯禁的人,進入薛地的大概就有六萬多家。”世間傳說,孟嘗君樂於養食客,並以此沾沾自喜,看來,的確是名不虛傳。

  《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篇中。

  好客喜士,士歸於薛,為齊扜楚魏。作《孟嘗君列傳》第十五。

  喜愛門客、士人,士人歸附薛公,為齊抵禦楚、魏。作《孟嘗君列傳第十五》。

  2.平原君趙勝:“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利令智昏。”

  《史記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篇末。

  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鄙語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貪馮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兵四十餘萬眾,邯鄲幾亡。虞卿料事揣情,為趙畫策,何其工也!及不忍魏齊,卒困於大梁,庸夫且知其不可,況賢人乎?然虞卿非窮愁,亦不能著書以自見於後世雲。

  太史公說:平原君,亂世之雄,是一個風采翩翩、才氣橫溢的公子,但是,不識大體。俗話說:“利令智昏”,貪圖私利,使人頭腦發昏,使人理智喪失,使人不辨是非。平原君相信馮亭的邪說,貪圖他獻出的上黨,致使趙國兵敗長平,趙軍四十多萬人被坑殺,趙國幾乎滅亡。虞卿分析事理、推測情勢,為趙國出謀劃策,是多麼周密巧妙啊!到後來,不忍心看著魏齊被人追殺,終於在大梁遭到困厄,平常人尚且知道不能這麼做,何況賢能的人呢?但是,虞卿若不是窮困憂愁,也就不能著書立說,更不能使自己的名聲表露於世、流傳後代了。

  《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篇中。

  爭馮亭以權,如楚以救邯鄲之圍,使其君複稱於諸侯。作《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

  出於權變爭得馮亭所獻上黨之地,為解邯鄲之圍親自趕楚救趙,使其國君得以再次稱雄於諸侯。作《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

  3.信陵君魏無忌:“接巖穴隱者,不恥下交,有以也。名冠諸侯,不虛耳。”“能以富貴下貧賤,賢能詘於不肖。”

  《史記卷七十七:公子列傳第十七》篇末。

  太史公曰:吾過大梁之墟,求問其所謂夷門。夷門者,城之東門也。天下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巖穴隱者,不恥下交,有以也。名冠諸侯,不虛耳。高祖每過之而令民奉祠不絕也。

  太史公說:我經過大梁廢墟時,曾經尋訪那個所謂的“夷門”。原來,“夷門”就是大梁城的東門。天下諸多公子中,也確有好客喜士的,但是,只有信陵君,能夠交結那些隱沒在社會各個角落的各種各樣的人物,他不以交結下層所謂的“賤民”為恥辱,是很有道理的。信陵君的名聲遠遠超過諸侯,的確不是虛傳。因此,漢高祖每次經過大梁,便命令老百姓祭祀他,而且做到世世代代祭祀不曾斷絕。

  《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篇中。

  能以富貴下貧賤,賢能詘於不肖,唯信陵君為能行之。作《魏公子列傳》第十七。

  身為富貴而能尊重貧賤者,自身賢能而能屈就不肖,只有信陵君能夠如此。作《魏公子列傳第十七》。

  4.春申君黃歇:“以身徇君,遂脫強秦,使馳說之士南鄉走楚者。”“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第十八》篇末。

  太史公曰:吾適楚,觀春申君故城,宮室盛矣哉!初,春申君之說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歸,何其智之明也!後製於李園,旄矣。語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春申君失朱英之謂邪?

  太公史說:我到楚地,觀賞遊覽了春申君的舊城,其宮室建築真是十分地巨集偉啊!當年,春申君勸說秦昭王,以及冒著生命危險派人把楚太子送回楚國,是多麼聰慧之為、多麼高明之舉啊!可是,後來,春申君卻被李園控制,真的年邁昏聵,變得糊塗了。俗話說:“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應當決斷的時不決斷,反過來就要遭受相應的禍患,說的就是春申君,失卻了朱英提出的誅殺李園的機會吧?

  《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篇中。

  以身徇君,遂脫強秦,使馳說之士南鄉走楚者,黃歇之義。作《春申君列傳》第十八。

  捨身以救其主,終於逃離強秦,使遊說之士向南趨赴楚國,是黃歇的忠義所致。作《春申君列傳第十八》。

1.戰國四公子哪個最歷害

2.孟嘗君是個什麼樣的人

3.信陵君魏無忌簡介

4.平原君是個什麼人

5.孟嘗君的歷史典故

6.戰國四公子平原君

7.戰國四公子之信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