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生平事蹟_歷史上的劉伯溫

  劉基又名劉伯溫,是明代初期有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關於劉伯溫生平有什麼事蹟呢?歷史上的劉伯溫是怎樣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劉伯溫生平事蹟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劉伯溫斬龍的事蹟

  明朝有一個做大官的王爺,大傢伙都稱他為李靖王。他因惹怒了皇上被貶離京,被髮配到了西部,在一個山清水秀的風水寶地定居,但是李靖王脾性差,很想回到京城,但是沒這機會。

  直到李靖王的父親死了,他請來了一位道士,那位道士跟他說讓他在守孝一百天之後,再去河東射上三箭,就可以攻回京城。但是總有人耐不住,在倒數最後一天時,他夫人就督促他早點射箭,不差這一時半天,他就射了,沒想到就射到了京城,三箭都差點要皇上的命。

  當時的朝中軍師還是劉伯溫,他無所不知,更是有名的風水大師。他得知皇上差點被西邊射來的三支箭給射死,他就帶大軍前往西頭,李靖王得知皇上沒有死,劉伯溫還帶軍過來了,迅速退回老窩。

  劉伯溫帶大軍趕到西邊,沒發現是誰幹的,就觀察起來了這裡的地形,他發現這裡多有龍山、鳳山,日後鐵定會出真命天子的,命令大軍把這些龍山和鳳山所存有的脈氣給一一砍斷。他還發現民和三川,有二龍戲珠和雙鳳展翅的跡象,並且兩者都快要到臨界點了,他知道倘若出現,就會出現改朝換代。

  劉伯溫心驚後怕,暗想自己幸好發現的早,不然再過幾年,大明帝國就要完蛋了。他就命人連夜挖山看脈,想把這裡的風水攪弄的一塌糊塗。但是他發現鳳翅怎麼挖都會隔天生長起來,

  一日有個士兵大喊:“我去,在這麼挖下去就快要挖斷了。”引得劉伯溫注意,率領大軍連夜急挖,挖到深處時,發現了一根極其粗大的樹根,這就是鳳山的血脈。他就一劍割去,割斷樹根,流出源源不斷的鮮血,鮮血一直流向黃河去。恰巧有個人在經過,把地面踩了許多坑坑窪窪,血就流了進去,在也沒有跡象,要是流回黃河,這血脈就會復燃,依舊會有大人物出現。

  歷史上的劉伯溫

  劉伯溫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他是明朝的重臣,盡心盡力輔佐朱元璋,但他也是治世的能手,他善於嚴懲貪官,對百姓以禮待之,為人正直,就好像唐朝的魏徵一般,是朱元璋的一面明鏡,用以淨身。他字伯溫深受別人瞭解,但是原名劉基卻被不少人忽視了,但是並不影響他在歷史上的影響力。

  他在朱元璋起義後幾年,就以謀士的身份進入他的帳下,並逐漸受朱元璋的器重。朱元璋起義於現在的浙江左右,發展迅速,但是缺乏根基,備受腹敵,他的力量不足以直接對抗張士誠和陳友諒,在這種危急關頭,他認為張士誠沒有稱雄的野心不足為慮,陳友諒挾持舊主,名號不對,並且身居上游,宜可早先征戰。深得朱元璋心意,先滅陳友諒,後滅張士誠,這兩個勁敵已滅,何愁不成帝業。

  並且劉伯溫在機場重大戰役中,身居前線,臨陣不危,適逢陳友諒親率重兵攻打金陵,雙方兵力懸殊,陳友諒大概以3比1的遠超於朱元璋,朱元璋帳下文武百官亂成一遭,主見四起。有主戰,有退戰以保實力,也有投降……這麼多的主見,卻沒有計謀用以克敵,老天還是眷戀朱元璋的,在這之前劉伯溫就已投奔他的帳下,他效仿赤壁之戰,採用先派人詐降,用以降低陳友諒的戒心,最後以火攻、火炮給予重創,使其兵敗如山倒,逃回老窟,遂就佔領大片的州府,替朱元璋反敗為勝,並立下大功。

  劉伯溫的功勳遠不只這些,之前的大戰小戰只不過是他幫朱元璋奠定一些根基,遠不能最終摧毀陳友諒的勢力。時不待人,陳友諒在上次失敗之後,整頓旗鼓,率領號稱百萬的雄獅與朱元璋決一死戰,時間是1363年夏天,地點在潘陽湖。一次偶然的機會,劉伯溫跟朱元璋在一首船上探討軍事,劉伯溫發現飛鳥驚飛,猛然醒悟,知道陳友諒想要集中兵力攻打朱元璋,於是,跟朱元璋避其鋒芒,腳還沒落定,就發現之前的那艘船被陳友諒的炮火猛烈打擊,驚得朱元璋一身冷汗。而陳友諒覺得朱元璋就在那首船上,肯定對面的指揮已經被擊斃,於是發令進攻,但是出乎他的意料,朱元璋並沒有死,反而率領軍隊拼死反抗,不斷地鼓舞士氣,最終的結果反而是陳友諒戰死潘陽湖,朱元璋勝了,又是一起我們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俗稱潘陽湖之戰。

  劉伯溫是明朝的朝廷柱石,朱元璋想冊封他為丞相,但是劉伯溫深知為官之道,知道君主不希望臣子功高蓋主,而且朱元璋也不是那種大度的皇帝,遂就告老還鄉,也不忘走前叮囑,勸誡朱元璋實行仁政。他的早日告老還鄉,雖避免了朱元璋對他的猜忌,但歷史上對他的死抱有懷疑,覺得他的死跟朱元璋分不開關係。

1.明朝歷史人物胡惟庸簡介

2.中國企業家勵志故事

3.史上智商最高的十個人

4.周瑜的生平事蹟介紹

5.蘭州興隆山導遊詞

6.關於上下五千年歷史故事

7.劉伯溫傳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