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亮辨奸的典故介紹

  平時喜歡讀《三國志》的朋友一定熟悉孫亮這個人物,他是吳國的少主為人是比較耿直公正的,後人對於他的評價大多數是讚美之詞,有關孫亮的典故也是很多的,他是比較聰明的,其中孫亮辨奸這個典故是廣為流傳的。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孫亮辨奸的典故

  孫亮平時對於觀察事物是比較細微的,在看人這個方面也是比較謹慎的,總是能夠發現他人容易忽視的地方。孫亮辨奸這個典故就能夠把他這種能力體現的淋漓盡致,孫亮有一次想要吃梅子了。

  所以就叫自家的宦官去倉庫取點蜂蜜浸泡的梅子來解解饞,但是這個宦官本身就是一個喜歡斤斤計較的小人,之前和管理倉庫的庫吏有過小過節,向庫吏索要過被褥但是因為庫房的被褥數量是有限的,庫吏就沒有應允從此和這個宦官結下了樑子。

  這一次宦官為了報復就在蜂蜜裡面放了幾粒老鼠屎想要栽贓嫁害於庫吏,之後稟報了孫亮,但是庫吏大喊冤枉,兩人爭吵不斷沒有結論。孫亮經過仔細的觀察想出了辨別忠奸的方法,叫人把老鼠屎攪碎了,但是發現裡面是乾的,並不是潮溼的狀態。

  經過查證孫亮終於知道了誰在撒謊,如果蜂蜜原來裡面就有老鼠屎的話,裡面應該是潮溼的,所以這肯定是宦官為了加害庫吏做出的小手段。這就是孫亮辨奸的典故,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明白孫亮的聰明過人之處。

  我們在平時生活中也要學習孫亮辨奸的觀察細微能力,看事物不能夠只看食物的表面,不然是很容易被迷惑的。

  三國孫亮

  三國孫亮是比較有名的人物,是吳國的第二任的君主,字子明。後人總是稱讚其是足智多謀的,並且觀察事物是比較細微的。但是孫亮這一生也是比較坎坷的,下面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三國孫亮這個人物吧!

  孫亮是孫權最小的子嗣,所以深受孫權的喜愛,孫亮登上皇位大部分的功勞還是自己的姐姐,孫亮的姐姐是全公主,之前陷害了太子孫和和他的母親,所以想通過讓孫亮上位來保全自己,所以向孫權進言說孫亮是一個明主之選。不然按照輩分孫亮是最小的兒子,皇位是輪不到孫亮繼承的,有了全公主的幫助,再加上自己的兩個哥哥都英年早逝,太子孫和被廢所以成就了孫亮當上了吳國的第二任的君主。

  三國孫亮繼位的時候才十歲,一直到了257年的時候孫亮才開始真正的親政有了實權,但是在執政的時候總是被孫綝阻擾,所以有時候想要推行一些新政的時候總是困難重重。

  兩個人的矛盾一直到魏國的諸葛誕發動叛亂,把自己的兒子送到吳國作為人質之後,孫綝想要協助諸葛誕但是最終失敗了,導致兩人的矛盾升級。孫綝發現孫亮想要設法殺死自己,先下手為強,結合群臣把孫亮廢成稽王,讓孫休為帝。可以想象得到三國孫亮的最終的結局就是被孫綝殺死了。

  孫亮的一生雖然當上了君主,但是在和孫綝的多年的爭鬥中還是失敗了,導致了自己悲慘的結局,但是後人有關孫亮的典故還是廣為流傳的,對於這個人物大多數還是褒獎的多。

  孫亮破鼠矢

  都說人心是最為複雜的,我們在生活中總是被一些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並不瞭解事物裡面的真實情況,我們需要學會仔細觀察進行有效的推理看清事物的本質。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孫亮破鼠矢這一典故中學習一下,下面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下具體內容。

  孫亮是吳國的少主,平時觀察事物就比較的細微,總是能夠看到別人容易忽視的地方,所以在明辨是非這方面是比較強的。孫亮破鼠矢這個典故要從孫亮有一天想要吃梅子說起,孫亮身邊有一個宦官黃門,這個人心術不正總是愛斤斤計較。

  孫亮讓黃門去倉庫取些蜂蜜浸泡的梅子來食用,但是取來之後食用的時候發現蜂蜜中有幾粒老鼠屎,所以就大發雷霆。把管理倉庫的庫史叫過來問話,黃門趁機添油加醋,說是庫史管理不利導致的,需要重重懲罰。

  但是庫史確是大喊冤枉希望孫亮能夠明察,黃門和庫史兩人爭吵不下,孫亮心中頓生一計讓人把老鼠屎都給攪碎了,發現老鼠屎裡面是乾燥的,所以最終有了答案,知道了誰在說謊。

  之後他問清楚庫史之前有沒有和黃門有過嫌隙,原來之前黃門向庫史索要被褥但是庫史並沒有給,所以黃門懷恨在心想趁機報復,所以在蜂蜜中放了幾粒老鼠屎想要懲罰庫史。但是沒想到被孫亮給識破了,這個就是孫亮破鼠矢的典故。

  從孫亮破鼠矢這個典故中,我們應該明白不能夠被別人的幾句話就下結論,一定要進行分析調查才能夠看清事物的本質,才不會被表面現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