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訪趙普的典故介紹

  相信對歷史故事感興趣的朋友都知道宋太祖雪夜訪趙普這段歷史,在聽到這段歷史的時候,很多人對一些情節還不是十分了解,那就是身為皇帝的宋太祖,放下身段去探訪趙普的原因是什麼,而且又是一個大雪的夜晚。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雪夜訪趙普的典故,希望你喜歡。

  雪夜訪趙普的典故

  趙普和宋太祖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情感,而之所以宋太祖要在大雪天夜訪趙普,原因之一就是趙普是一個賢臣,具備超群的謀略。當然,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宋太祖稱帝之後,一直想統一全國。那時,宋朝的各個方向都有敵軍,處於群雄並峙的局面。在加上有遼國和夏國的存在,一直對宋朝的江山虎視眈眈。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宋太祖便制定了統一全國的目標,為了能實現這一目標,招賢納士是首先要做的,而趙普就是當時有名的賢士。為了招攬這位賢臣,更為了讓趙普感到自己的誠信,宋太祖就選擇了在大雪的夜裡探訪趙普。被後世流產至今,成為一則意義深遠的事件。

  可以說,北宋初期的戰爭,基本都是按照雪夜趙普與宋太祖商議的計劃進行的,而且所有的戰爭計劃都是由趙普精心計劃的。歷經19年的時間,終於實現了全國統一的目的。由此可見,宋太祖雪夜訪趙普所制定的計劃,為後來北宋的發展和全國的統一,打下來堅實的基礎。

  詳細介紹北宋趙普

  趙普是當時北宋時期非常有名的一個宰相,在朝堂之中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地位,在中國的歷史上也留下了一世芳名。趙普獨自一人當了十年的宰相,在北宋時期可以說是有很多的豐功偉績,因此一直被後人們所讚揚。當然了,北宋趙普這個宰相,也是由小到大,一步一步的爬上去的。

  北宋趙普劇照

  趙普世當時的幽州薊縣人,也就是現在的津市薊縣,字則平,922年生,於992年去世。後來在洛陽長住。是北宋有名的宰相,在後周的時候,曾經是趙匡胤幕僚,掌書記。他的一生可以說非常的輝煌,陳橋兵變大家應該都知道,北宋趙普就是陳橋兵變的策劃人之一。

  他在964年開始被任命為宰相,在位十年,一直掌握著大權。曾經協助太祖籌劃削奪藩鎮,而且還罷免了當時的禁軍宿將兵權。最讓人覺得難得的是,他一手實行了更戍法,改革官制等重要的政治措施,可以說當時北宋的繁華,有這個宰相的很大一部分功勞。不管是哪個皇帝在位,都願意讓他從事宰相一直。

  只是再厲害的人才,都躲不過生老病死這一關。在992年的時候,因為身體原因,趙普辭退了宰相這一職。被封為魏國公。也就在同年,趙普因病去世。去世之後,諡號被封為忠獻。他的一生全部貢獻給了國家,貢獻給了百姓,雖然書讀的少,卻有一顆真正的赤子之心,胸懷寬大,容忍天下。

  趙普冒死薦賢的故事

  說起北宋時期的宰相趙普,大概最讓人稱讚的就是他剛正不阿、不畏強權的性格了。而趙普冒死薦賢的故事也是被世人口口相傳。

  據傳有一次趙普發現了一個人才,這個人十分有才能,但是卻一直沒被發現。於是趙普就給宋太祖寫了一個類似推薦信的報告,並且希望宋太祖把這個人招到朝廷裡為官。

  但宋太祖趙普的報告以後並沒有十分注意,因為他從沒聽說過這個人,因此就把報告隨手扔在了旁邊。而趙普看皇帝沒有反應,於是第二天又重新寫了一份報告上去,內容和前一天那份大致相同,但是宋太祖對此還是沒有同意。

  於是第三天趙普又一次呈上報告,而這也讓宋太祖十分惱怒,他覺得自己作為一個皇帝,難道連一個人能不能做官的事情還不能決定,不想用就是不想用,憑什麼要一再的來煩自己。於是當著趙普的面宋太祖把報告給撕了,扔還給趙普,並告訴趙普,自己就是不想用這個人,沒有任何理由,就是不喜歡。

  結果第四天趙普又呈上了報告,宋太祖本來以為是其他事情,結果一打開發現是自己昨天撕掉的那份報告。對此宋太祖非常納悶,到底那個人有何種本事讓趙普如此心心念念,難道是他的親戚。

  於是命人去調查,並且讓趙普給自己介紹了一下這個人,這才發現原來那個人確實是個人才,於是同意了趙普的推薦,後來那個人為了朝廷為了國家確實也辦成了不少事情。也正是因為趙普冒死薦賢,宋太祖對趙普越來越看重。

  趙普進諫的目的

  一直以來,趙普進諫都是教科書中必有的文言文,可能很多之前學過的人都記不清具體講的是怎麼樣的一個故事了。其實,但從字面上來理解,也知道講的是趙普向皇帝進諫的事情,而事情的緣由,還需要從當時的朝政說起。趙普是宋代的宰相,雖平時對人刻薄,但為人卻剛正不阿,因此很受宋太祖的賞識。

  一次,趙普向宋太祖推薦了一位有才能的人,因宋太祖非常厭惡趙普推薦的這個人,所以宋太祖並沒有聽從趙普的進諫。過了一天之後,趙普又重新遞上了奏摺,推薦這位有學識的人做官,可仍是沒有受到宋太祖的採用。又過了一天之後,趙普依然向宋太祖推薦此人做官,這回不僅宋太祖沒有采用,而且因此大發雷霆,將奏章撕碎,還訓斥了趙普。隨後趙普把撕碎的奏章拾走,跪著出去了。

  過了一段時間,趙普將撕碎的奏章粘在一起,再一次向宋太祖遞上了推薦書。這一次宋太祖並沒有生氣,而是反省了自己,後來才發覺是自己一直有私心,才不肯採納趙普的進諫。最終聽取了趙普的進諫,任用了趙普推薦的人為官,這就是被後人一直傳頌至今的趙普進諫的故事。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趙普是一位正直的忠誠,且做事堅持不懈,不因宋太祖不喜歡而不敢進諫。而宋太祖雖然身為帝王,卻可以時刻反省自己,承認自己的錯誤,也不愧是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