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開水餃店的創業故事

  大學生開水餃店3年開8店年利潤超百萬,下面的內容由小編為您整理歸納,感謝您的閱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發。

  :“幹一票大的”

  常九礦生於濟寧滕州市,在一個小煤礦上長大,父親是地地道道的煤礦工人。拮据的家境,讓常九礦自小就立下“當老闆”的夢想。

  但當他大學畢業後,父母希望他能找到一個體面的、薪資待遇不錯的“鐵飯碗”,平淡過完一生。可是,作為從礦區走出來的孩子,迫於城市帶來的壓力,這樣的生活讓常九礦無從找尋安全感。“對我來說,想要在城市裡立足,必須要靠自己的努力。”常九礦說。

  於是,當他大學畢業在民辦高校教了一年書後,他那不可安放的老闆夢再一次被喚醒:“我想趁自己年輕的時候闖出一番事業來,自己當老闆就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懷著這樣的信念,常九礦決定破釜沉舟“幹一票大的”,他毅然辭去了教師工作,承載著對父母的愧歉,下海經商!

  :需要吃苦再吃苦

  “如果你沒有吃苦的打算,你就不要選擇自己創業,尤其是餐飲業”。

  經過反覆地論證和市場調查,他決定投身消費群廣、風險小的餐飲業,開一家餃子館。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老闆,他先去餐館裡免費給人家打工,切菜、炒菜、刷碗、端盤子,他什麼都做。為了練顛鍋,他的右手拇指磨出了七八個血泡。期間還特意拜一位做小籠包的師傅為師,學習製作餃子餡。

  終於在一年後,常九礦覺得時機成熟了,他開始著手四處湊錢,用借來的三萬五千元錢把他的第一家餐館“狀元水餃”開了起來,邁出了自主創業的第一步。

  常九礦是典型的零點創業,幾乎所有的籌備資金都是借來的,2008年8月,揹著4萬元的債務,他和女友在原來工作的單位附近開了第一家狀元水餃店。源於債務壓力,也因為他們秉性所具有的毅力,他們在開業初期可謂是拼了命地工作,每天3點半就起來開始做早餐,一直忙到晚上11點。你很難想象一個人每天只睡幾個小時,而且連續十幾個小時高強度工作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倆為此都病倒過,醫生的檢查結果是——勞累過度,階段性貧血。一個人要負責和麵、切配、掌勺、打餡、進貨……幾乎飯店中所有的體力活都集中在他一個人身上。

  “創業需要三種力:魄力、能力和毅力,三者缺一不可。”常九礦對筆者講,“沒有魄力,你就不敢邁出創業的那隻腳,你的創業想法也就僅僅停留在大腦;沒有能力 ,即便是你已經創業了,面對實際的各種問題,你會束手無策,沒能力去解決,同樣會陷入泥潭;而毅力則是創業成功的最關鍵因素,只要你選擇的方向沒有問題,那你就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無論坎坷挫折,終會得到成功。”

  :年輕不怕失敗,愛拼才會贏

  說起“狀元水餃”這個名字,還有一段故事呢。小學時常九礦的學習成績一直不太好,四年級的一次期末考試前,他的母親特意為他包了他最喜歡的白菜豬肉水餃,讓他開心的不得了,結果那次考試他得了第一名。以後每次考試媽媽都會為常九礦包水餃,而他也幾乎每次都考第一名。這在學校裡一度傳為佳話,大家都稱常九礦為“狀元”,而他媽媽包的水餃也被稱之“狀元水餃”。在取店名的時候,常九礦自然想到了童年的這段記憶,他希望“狀元”兩個字給他帶來好運,也給每一個來吃水餃的人帶來好運。

  創業之初,為了節省開支,他沒僱一個員工,每天凌晨三點四十準時起床,和女朋友一起和麵、生爐子、賣早餐、進貨、包餃子,一直到晚上十點才能收工休息。每天他自己一個人要提著幾十斤的貨物擠公交車,有時候東西多了,售票員還不讓他上車。為了省下租房子的費用,常九礦和女朋友晚上乾脆睡在店裡,桌子拼一拼,就是一張床。

  “認定了就堅持下去,創業貴在堅持!”開第一家店時,常九礦身上揹著四萬多元的債務,心裡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這句話便成了常九礦選擇自主創業始,銘刻心間的座右銘。他心裡清楚創業是一條充滿艱辛的路,很難一帆風順。哪怕歷盡失敗,也要堅持到成功。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雖然在開業第一個月,“狀元水餃”的盈利額僅僅能支撐當月的房租。但四個月後,由於常九礦和女朋友“有心”的運營,餃子館的生意越做越好,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賺了近十萬元。

  常九礦曾說過,想要在城市裡立足,必須要靠自己的努力。眼光長遠的他並沒有讓眼前的勝利衝昏頭腦,心想:“這才哪到哪,離成功還遠著呢!”一年後,他認為自己在餐飲行業已有了一定的經驗沉澱,就又在母校附近的青大一路開了一家連鎖店。現在青大店的經營也已經走上正軌,不論是水餃還是飯菜的口味都贏得了學生和周圍居民的喜愛,每到吃飯的時間,大堂裡就坐滿了人,許多顧客成了餃子館的黏性消費人群。

  2010年2月,常九礦又借了20多萬元,投資47萬元在李村開了第三家連鎖店,店面面積有600多平方米。身負鉅債,常九礦壓力很大,新店剛開業,生意並不理想。為了儘快找到影響餃子館生意的因素,常九礦深入地進行市場調查,與員工一起討論研究。經過努力,餃子館存在的問題終於被找到。常九礦對症下藥,打算將店裡的餃子間***即包餃子的地方***公開化,讓顧客可以看到廚房包餃子的整個過程,使客人吃得放心。此外,常九礦還決定重新設計選單,將菜品的價位降低一個檔次,以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需求。

  :誠信經營,不斷創新

  因為從事餐飲業,常九礦對自己的要求就是——任何一道菜,任何一盤餃子,都要讓顧客放心。為了讓顧客吃得放心,同時也嚴格要求員工的工作細節,他把李村店的餃子間做成了全透明玻璃設計,餃子間所有的工序都能讓客人看到。“對待客人的任何一個細節都不能摻假,一次糊弄,能讓你佔個小便宜,但最終糊弄的是你自己。”這就是常九礦兩年開飯店的最大經驗。新開業的李村店,是常九礦的轉型店,他一直主張的純手工水餃,也在這個店完全實現,手工剁餡、手工打餡、手工和麵、手工擀皮兒、手工包……常九礦告訴筆者,“這樣做,我們會累一些,也會因為生產效率不足而導致營業額受損,但純手工才能讓顧客吃上正宗的家常味兒,有很多客人都是開著車甚至打車過來吃餃子,其實也都是奔著這個家常味來的。”

  常九礦平時除了負責幾個店的貨物調配和賬目清算外,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要和麵點師傅開發新產品,菜譜上的餃子種類有20多種,“我們只是把老百姓平時用的一些家常原料進行合理搭配,從而能推出一些既好吃又有營養的餃子。”常九礦指著餃子間剛出鍋的那盤餃子說,“那盤餃子的名字叫冰花煎餃,是我們店的特色餃子,也是我們根據鍋貼的製作工藝進行改進的,冰花煎餃在李村店特別受歡迎。”

  :創新照進“傳統行業”

  “現在問題正在解決中,雖然現在遇到困難,但我一定會堅持!只要不停下前進的腳步,這就不是我的終點。”常九礦告訴我們,“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困難是在所難免的。因為創業之路就像一條不斷上升的正弦曲線,總會有波峰和波谷,在低谷期只要我能堅持走下去,總有一天會撥開雲霧見日出。”

  在開第一家店的時候,由於經濟原因,常九礦沒請大廚,和麵、調餡、炒菜都自己來,到了晚上他和女朋友都累得直不起腰來,感覺胳膊都不像是自己的了。但看到生意越來越紅火,收入也在一天天增加,他們就感覺充滿了力量。就是憑著這股決心和毅力,四萬多元的債務只用了四個月就還清了。在餃子館越來越正規後,常九礦希望能幫助像他一樣家庭貧困的大學生。現在他青大一路的店裡有三個大學生在做兼職,除了約定的報酬外,常九礦還替他們解決一日三餐。

  常九礦是個閒不住的人,他喜歡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在幾家連鎖餃子館越來越正規後,除了注重食品安全,常九礦還不斷創新。“冰花煎餃就是我們店最引以為豪的餃子品種。”常九礦驕傲地說,他這兩年事業發展越來越快,基本用不著自己去包餃子了,可也一直在研究煎餃的最佳做法,從鍋的選擇,灶具的火力大小,到澱粉水的濃度,再到煨鍋的時間,所有的細節,他都仔細地分析,“現在我們的冰花煎餃應該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了,我的研究算是沒有白費。”

  現在常九礦的幾家餃子店年利潤已經近百萬,但他對餃子店的未來還有更高的期望。“我喜歡餐飲這個行業,也會把它當成事業去做。”常九礦向記者透露說,他還打算吸引一些社會資金來投資,打造“琴島狀元水餃”這個品牌,並且在未來開設中型旗艦店和小型標準店,設計全新的透明化廚房和敞開式操作間。同時他也想幫助一些大學生實現創業的夢想。

  :創業得益於大學期間的鍛鍊

  常九礦十分珍惜自己在大學裡的經歷。除了學習,常九礦做過多份兼職,他推銷過傳呼機,賣過電話卡,做過服務員,開過大學內的資訊管理公司。這些經歷讓他切切實實體會到,在大學裡除了學習課本知識外,也要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廣泛地接觸社會,克服眼高手低的缺點。在學校裡充分鍛鍊了自己,畢業後才能更快更好地適應社會。

  常九礦說,大學畢業應聘到恆星學院做教師時,安逸悠閒的生活讓他感到很滋潤,可不久他就發現,這種生活無法跟上社會前進的腳步,跟自己的理想相差很遠。為了追逐夢想,他決定辭職,自主創業。創業這條路走下來,雖然開始的日子很艱苦,但他始終堅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只有適應了社會的需求,自己的努力才能換來更大的回報。經歷過風雨,才能最終見彩虹,這是常九礦最深的體會。破釜沉舟,不給自己留後路。敢闖敢幹,敢於吃苦的常九礦就是這樣,一路走來。撥開雲霧見日出。

  常九礦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他的目標是:做強做大,做出品牌。他計劃利用七八年的時間,把“狀元水餃”做成島城的餐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