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的陵墓

  霍去病墓,於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建,位於茂陵東約1公里處,即今興平市南位鎮道常村西北,墓為山形。今天小編在這裡為大家介紹的相關資訊,歡迎大家閱讀!

   簡介

  霍去病墓位於茂陵東約1公里處,即今興平市南位鎮道常村西北,墓為山形。《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冢象祁連山”。當地人俗稱“石嶺子”。墓與衛青冢並,西邊是衛青墓。霍去病墓前有石人、石馬相對。周圍有一批巨型石雕群,作為墓飾物品,又有許多巨石,散置墓地。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其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外鄧州有霍去病墓,系衣冠冢,以示紀念,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霍去病是西漢時期著名的青年軍事家。18歲隨衛青出征匈奴,曾先後六次出擊,終於打敗了匈奴入侵者。因功高封為大司馬驃騎冠軍侯。霍去病死時僅24歲。為了紀念這位青年的赫赫戰功,漢武帝特為他修建了這座形式象徵祁連山的墓琢,並在神道兩側安置馬踏匈奴、臥馬、躍馬、石人、伏虎、臥象、臥牛、人抱熊、怪獸吞羊、野豬、魚等大型石刻,其中尤以馬踏匈奴最為著名。

   石雕簡介

  漢代雕刻藝術珍品。霍去病是西漢西漢武帝的名將,因有戰功,封為驃騎大,死後陪葬武

  帝茂陵旁。有大型石雕散置墓旁,以作紀念。石雕作於西漢元狩,有象、牛、馬、豬、虎、羊、“怪獸吃羊”、“人與熊”和“馬踏匈奴”等17件。多是根據原石自然形態,運用圓雕、浮雕、線刻等手法,雕刻而成。渾厚深沉,粗放豪邁,簡練傳神。是現存時代最早、儲存完整的成組石雕。代表作品為“馬踏匈奴”、“伏虎”、“躍馬”等。霍去病墓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些石雕採用了圓雕、浮雕和線刻相結合的手法,按照石材原有的形狀、特質,順其自然,以關鍵部位細雕、其它部位略雕的浪漫主義寫意方法,突出物件的神態和動感,給我們留下了一組年代最早、數量最多、風格粗獷古樸、氣勢豪放的陵墓石雕藝術珍品。這些石雕從形式到內容構成了一個具有內在聯絡的整體,其中“馬踏匈奴”為主題雕像,其餘則圍繞這一主題,與墓所象徵的環境結合起來作全面性的烘托:或展現山野川林的荒蠻艱苦,或體現戰鬥的激烈殘酷,或表現西漢軍旅的英勇矯健等等。

   墓主資訊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漢名將。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他是漢武帝時期一位傑出的青年將領。18歲就隨軍作戰,反擊匈奴,先後率軍出征6次,戰功卓著,官至驃騎冠軍侯。在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因病逝世,年僅24歲,武帝惋惜,葬茂陵東,“冢象祁連山”。

  橫空出世

  霍去病之父霍仲孺是平陽縣的衙役,與平陽公主的奴婢衛少兒有染,於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生下了霍去病。大約在霍去病剛滿週歲的時候,他的姨母衛子夫進入了漢武帝的後宮,並且很快被封為夫人。在他12歲的時候,衛子夫有了男孩子,被冊立為皇后。霍去病以皇后姊子的身份擔任侍中***皇帝近臣,掌管武帝的車、轎、衣服、器物等,也會參與朝事***。他小小年紀就以善於騎射聞名。十八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稱霍驃姚***,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與輕勇騎800直奔敵軍數百里,斬捕首虜過當,斬獲敵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國、當戶的官員,同時也斬殺了單于的祖父輩籍若侯產***籍若侯乃封號,名產***,並且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勇冠全軍,以2500戶受封冠軍侯。

  縱死猶聞俠骨香

  在完成了這樣不世的功勳之後,霍去病也登上了他人生的頂峰:大司馬驃騎。然而僅僅過了兩年,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秋天九月,23歲的驃騎霍去病就去世了。

  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死非常悲傷。他將邊境五屬國的所有漢胡將士全部調來關中,讓這數萬兵馬身著黑色鐵甲***玄甲***,排列成陣,從長安一路延伸到茂陵***武帝生前為自己所建陵寢***,護送霍去病的靈柩去往墓地。以甲士送葬,此為王禮,大臣本不得使用。

  武帝還將霍去病墓的巨大封土修成了河西祁連山的模樣,從祁連山運來巨石塊,雕成石人、石馬、石獸,堆積在霍去病墓前,以彰其馬踏匈奴的赫赫戰功。

  1914年3月6日,陝西興平,霍去病墓地。

  霍去病諡封景桓侯,取義“並武與廣地”,彰顯其克敵服遠、英勇作戰、擴充疆土之意。

  霍去病生為奴子,長於綺羅,卻從來不曾沉溺於富貴榮華,他將國家安危放在一切之前,拿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為國家打出了這幾個漂亮仗。漢武帝曾經為霍去病修建過一座豪華的府第,霍去病卻拒絕收下,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短短的八個字,因為出自霍去病之口而言之有物、震撼人心,刻在歷朝歷代保家衛國將士們的心裡。

  霍去病少言多行,從不說空話。漢武帝曾經想親自教他孫武兵法,他回答道:“打仗應該隨機應變,而且時勢變易,古代的兵法已不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