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詩經的典故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五百餘年間的作品。它奠定了我國詩歌的優良傳統,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詩人,是中國詩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一個光輝的起點。下面給大家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一、甘棠/訟棠

  【詩詞】《同樂天送令狐相公赴東都留守》唐劉禹錫

  尚書劍履出明光,居守旌旗赴洛陽。

  世上功名兼將相,人間聲價是文章。

  衙門曉闢分天仗,賓幕初開闢省郎。

  從發坡頭向東望,春風處處有甘棠。

  【典故】甘棠

  【出處】《詩經召南甘棠》

  蔽芾***fi***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b***。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

  【釋義】《甘棠》這首詩寫的是召伯坐在甘棠樹下處理政務的事情。召伯是周文王的兒子,因為封邑在召地,故而稱之為召公。召公非常勤政愛民,他每到一處,來不及入室休息,就在路邊的樹旁坐下來為百姓解決困難。人民感念於此,懷棠樹而不敢伐,作此詩歌詠。後人以甘棠或召公棠頌揚官吏治理有方,政績卓著。劉禹錫在詩中用這個典故,就是說令狐楚到東都去會如召公一般行惠政。

  二、匪席/匪石

  【詩詞】《河西太守杜公輓歌四首》***其四***唐岑參

  漫漫澄波闊,沉沉大廈深。秉心常匪席,行義每揮金。

  汲引窺蘭室,招攜入翰林。多君有令子,猶注世人心。

  【典故】匪席

  【出處】《詩經邶風柏舟》***節選***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釋義】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的心不像石頭,哪能任人去轉移。我的心不像席子,哪能開啟又捲起。儀容閒靜品行端,哪能退讓任人欺。後人以匪石或匪席比喻心志堅定。岑參在此就是用匪席來形容杜太守持心方正。

  三、脊令/鶺鴒

  【詩詞】《洗然弟竹亭》唐孟浩然

  吾與二三子,平生結交深。

  俱懷鴻鵠志,昔有鶺鴒心。

  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

  達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典故】鶺鴒

  【出處】《詩經小雅常棣》***節選***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wěi***。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喪之威,兄弟孔懷。

  原隰***x***裒***pu***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釋義】《常棣》是一首宴請兄弟的詩,歌唱了兄弟情義。脊令在原,兄弟急難。這一句意思是脊令流落在高原,兄弟著急來救難。脊令,即鶺鴒,水鳥名。這種鳥作為水鳥,當居於水,如今在高原之上,是失其常處,比喻人如今在急難之中。鶺鴒失其常處,飛則鳴,行則搖動其身,不能自舍,古人就以此比喻兄弟相救於急難,也是不能自舍。後來就用脊令/鶺鴒比喻兄弟友愛,急難相顧。孟浩然在詩中用這個典故,正是表達自己與弟弟們兄弟情深。

  四、生芻

  【詩詞】《贈周興嗣詩四首》***其一***南朝吳均

  孺子賤而貧,且非席上珍。唯安萊蕪甑,兼慕林宗巾。

  百年逢繾綣,千里遇殷勤。願持江南蕙,以贈生芻人。

  【典故】生芻

  【出處】《詩經小雅白駒》

  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

  【釋義】《白駒》是一首別友思賢的詩。生芻是指青草,餵馬吃的草料。在這裡詩人說,皎潔的白馬在山谷中跑,青草一捆,等待友人的來到。別後音書莫吝嗇,心存疏遠非知交。在這裡白駒代指賢人、友人,而生芻可養白駒,因此後來就用生芻比喻禮賢敬賢,或直接代指賢人,也用來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周興嗣是吳均的友人,吳均在這首詩裡,用生芻代指賢人,也就是周興嗣。

  五、蠅營

  【詩詞】《江南行》***節選***明唐寅

  鑄鼎銘鍾封爵邑,功名讓與英雄立。

  浮生聚散是浮萍,何須日夜苦蠅營。

  【典故】蠅營

  【出處】《詩經小雅青蠅》

  營營青蠅,止於樊。豈弟君子,無信讒言。

  營營青蠅,止於棘。讒人罔極,交亂四國。

  營營青蠅,止於榛。讒人罔極,構我二人。

  【釋義】《青蠅》是一首斥責饞人、勸戒君子別聽信讒言的詩。在這首詩裡青蠅也就是蒼蠅,營營是蒼蠅來回飛的聲音。後來也就用青蠅來比喻那些說讒言的小人,用蠅營比喻為追求名利、鑽營小利而勞碌不休。唐寅在詩中用這個典故,則是表達自己看淡功名利祿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