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懷王熊心是誰

  熊心,戰國時楚懷王熊槐之孫,楚亡後,隱匿民間為人牧羊。項梁起事,採納范增的建議,自稱武信君並立熊心為楚懷王,以從民望。項梁在定陶敗死,懷王以宋義為上,項羽為次將,率兵救趙。又令劉邦西向略地入關。與諸將約,先入關中者王之。項羽殺宋義,在鉅鹿大敗章邯,懷王遂以項羽為上。後來劉邦先入關中,項羽使人還報懷王。懷王答覆照原約辦,項羽因此怨恨懷王,於是佯尊懷王為義帝,徙長沙郴縣,而暗中令英布等人弒懷王於長江中。

  襲號懷王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秋七月,陳勝、吳廣於蘄縣大澤鄉***今安徽宿縣***起事反秦,奪取陳縣後,遂立國號“張楚”,陳勝自稱楚王。天下英雄響應,九月,楚人劉邦起兵家鄉豐縣***今江蘇豐縣***,響應陳勝吳廣起義,東攻沛縣***今江蘇沛縣***,被蕭何等人擁立為沛公***即沛官***。同月,楚國名將項燕之後項梁、項羽叔侄起兵於會稽***今紹興***,項梁自號武信君。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臘月,陳勝被秦將章邯擊敗,下落不明。同年夏六月,項梁獲悉陳勝確已遇害的訊息,遂召集劉邦等各路將領至薛縣***今山東滕縣***商議反秦大計。謀士范增獻策說:“陳勝敗固當***理所當然***。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熊槐***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所以***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後***楚王后代***而自立,其勢不長***不能長久***。今君***項氏叔侄***起江東,楚蜂起***蜂擁而起***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不復立楚之後也《史記·項羽本紀》”。項梁採納范增的建議,訪楚王后裔懷王之孫熊心立為楚懷王,定都於盱臺***今江蘇盱眙***。熊心與其祖父諡號相同,以期承襲其威望,“從民所望也”。

  謀劃滅秦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秋九月,秦將章邯於定陶***今山東定陶縣***擊敗楚軍,項梁兵敗喪命。此時,劉邦、項羽仍在攻打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而陳勝舊部呂臣駐守“張楚”舊都陳縣***今河南淮陽***,均位於定陶西南邊,倘若秦軍乘勢南下,盱臺危矣。劉邦,項羽為穩定軍心,保衛懷王,抵禦秦軍,急移師東歸,並請懷王北上遷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呂臣也覺形勢嚴峻,棄守陳縣,投奔懷王,駐軍彭城東,與駐彭城西邊的項羽,駐碭郡***今安徽碭山***劉邦彼此形成犄角,互為聲援。而秦將章邯“已破項梁,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北擊趙”。楚正面軍事壓力暫時消退,懷王開始著手整頓楚國政局,並親理楚國軍政事務,積極策劃伐秦滅秦總的戰略佈置。

  閏九月,“懷王並呂臣,項羽軍自將之”,即將項羽、呂臣二支軍隊合併一處由自己直接統帥,懷王開始掌統南方各路反秦義軍。懷王破格提拔宋義為卿子冠軍,確立自己親信掌握兵權,率項羽、范增、英布等將北上救趙。同時發表了著名政治宣言,與諸將約定“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並同意劉邦收集項梁、陳勝餘部西行攻秦。但項羽不願北上救趙,更願與劉邦西行入關。懷王認為“項羽為人慓悍,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沒有答應項羽要求,而只遣沛公西行攻秦。

  人物評價:

  義帝

  1.猶假帝。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使人致命懷王。懷王曰:“如約。”乃尊懷王為義帝。

  明代楊慎《丹鉛總錄·史籍·義帝》:“項羽立楚王孫心為帝,以從民望。不曰楚帝,而曰義帝,猶義父義子之稱。”

  明代謝肇淛《文海披沙》:“項羽尊懷王為義帝,猶假帝也。”

  2.眾所尊戴者曰義

  宋代洪邁《容齋隨筆·人物以義為名》。眾所尊戴者曰義,故稱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