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思品複習提綱魯教版

  期末考試快來了,怎樣快速複習八年級下冊思品呢?下面小編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八年級的同學們。

  第5單元熱愛集體融入社會

  第10課我與集體共發展

  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係

  1、 集體的存在形式:集體是一個整體,班級、學校是集體、社群、工廠是集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是一個大集體。一個人的一生就是在這些大大小小的集體中度過的。

  2、 集體的基本特徵:同一個集體中的成員有著共同的目標,在行動上相互支援,心裡上相互依存,情感上榮辱與共,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3、 個人與集體的關係:集體是個人生存的依靠,是個人成長的園地,個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離不開集體。個人是組成集體的細胞,集體的發展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努力。

  4、 團結就是力量的原因是什麼?

  集體的團結能給每個成員以鼓勵和信心,使個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集體的團結可以吧每個成員的長處集中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這種力量不是簡單的個人力量的相加,而是一種鉅變和昇華。依靠這種力量,能夠完成個人無法完成的任務,戰勝個人無法克服的困難。

  為了集體的發展

  1、 集體利益和個人的關係是什麼?

  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既要以集體利益為重和維護個人利益。以集體利益為重,並不排斥個人的正當利益。當個人的願望和要求與集體利益 發生衝突時,要自覺服從集體利益,必要時應不惜犧牲個人利益。必須反對那些為追求個人利益或小團體利益而損害集體利益的思想和行為。那些以大局為重,自覺服從集體利益的人,值得我們敬佩和尊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2、2、我為集體添光彩的途徑是什麼?

  ⑴需要具有強烈的榮譽感和責任感,牢記自己是集體成員的一員,

  ⑵ 維護集體的 榮譽和利益,更體現在自己在應該的實際行動中。

  ⑶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還體現在當集體榮譽和利益受到損害時,維護敢於積極集體的榮譽和利益。

  3、 維護國家的榮譽主要表現是什麼?

  對祖國的關心,熱愛和忠誠,對民族的自尊和自信。國家利益是全國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表現,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4、 維護國家利益的方法是什麼?

  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以大局為重,區域性利益服從全域性利益,決不能為了滿足個人或區域性的私利而喪失國格和人格,喪失民族氣節,做出有損國家利益的事情。

  第11課關心社會親近社會

  面對發展變化的社會生活

  1、 正確看待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的表現是什麼?

  1 社會生活 豐富多彩的,也是發展變化的。社會的發展變化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我們身邊可以發現社會變遷的軌跡。

  2 人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在發生著巨大變化,關注並體驗這些新變化有助於我們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情感。

  2、 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途徑是什麼?

  1 為了適應新的社會生活,我們不僅要學會學習,還要學會生存、學會交往、學會做人。

  2 中學生參與社會生活可以結合自己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生活實際,採取多種形式,比如參加社會公益宣傳、開展力所能及的社會調查活動、參觀訪問。通過參與各類有益的社會活動,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

  3、 如何正確地認識社會,辯證地分析問題?

  在我們的社會中,以平凡而樸實的思想和行動,追求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揚社會正氣,構成了社會生活的主流。社會生活中也存在著各類消極醜陋的現象,特別是經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多樣化,追求享樂、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為有所抬頭。這些雖然不是社會生活的主流,但是對社會和個人產生的消極影響卻是不可低估的。

  4、 什麼是從眾心理?從眾心理的影響是什麼?如何克服從眾心理?

  1在社會生活中,個人在周圍大多數人的影響和壓力下,有時會改變自己的意見從而採取和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這是從眾心理,也叫“隨大流”。

  2從眾心理對於社會和個人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一方面從眾可以使人自覺接受社會環境的積極影響,有利於個人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另一方面盲目從眾、隨波逐流卻是危險的,他容易使人接受社會環境的消極影響,助長社會生活中歪風邪氣。

  3 3只有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從眾,抵制社會生活中的消極影響。

  5、 面對複雜的社會生活,我們如何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

  造成困難和逆境的原因很多,要客觀分析這些原因,學會獨立思考,提高心理承受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既不能意志消沉,喪失鬥志,也不能態度偏激,一味埋怨社會不公,而應該永遠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社會滿懷熱情,勇敢地面對困難和逆境,敢於向困難和逆境發出挑戰,善於打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變成墊腳石,從而獲得成功,實現生命的價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養成親社會行為

  1、養成親社會行為的途徑是什麼?

  學會謙讓、分享、助人。

  2、謙讓的原因和方法是什麼?

  1原因: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要求人們謙遜禮讓。謙讓是形成和諧的社會秩序、文明的社會風氣不可缺少的道德規範。

  2方法:①謙讓首先要做到為人 謙遜、禮貌待人,不為我獨尊、盛氣臨人。謙讓突出地表現為在榮譽、利益面前不爭名奪利,能妥善處理與他人著想,做到先人後己,把好處和方便留給別人。謙讓是一個人有涵養的表現,是對其他社會成員的尊重和寬容,並非意味著軟弱可欺,更不是妄自菲薄。②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分享。

  3、分享的含義及合作的內容和意義是什麼?

  1 分享就是把自己有價值的東西提供給別人,與他人共同擁有和享受,把“我的”當成“我們的”。分享並不意味著失去,相反會使你的人生更豐富多彩。

  2 合作就需要彼此分享各自的經驗、智慧和勞動成果。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只有通過分享和交流才能獲得進步和成功的條件。

  4、為社會做貢獻的途徑是什麼?

  1 ①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我們可以進一步瞭解社會,增進關心社會的情感。

  2 ②關心社會發展、關注國家大事。

  3 ③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5、奉獻的表現是什麼?

  奉獻有不同的表現,捨己為人師奉獻,大公無私是奉獻,在日常的學習、工作中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也是奉獻。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自己的行為有利於社會,就是奉獻。

  第6單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第12課感受大自然

  感受大自然之美

  1、感受大自然之美的途徑是什麼?

  1 1神祕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無窮。

  2 2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紛呈。

  3 3大自然風光秀麗,美景如畫。

  美麗的大自然給我們無窮的精神享受,帶給我們歡樂,陶冶我們的情操,豐富我們精神生活。

  2、自然美的分為哪幾類?

  一種是經過人們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物件,如春天生機蓬勃的秧苗、秋日金黃的碩果、綠色的山林、雪白的羊群和巧奪天工的園林;另一種是未經直接該早的自然,如寥廓的星空、廣闊的大海、起伏的山川。

  3、鑑賞自然美的方法是什麼?

  1 1鑑賞自然風景,要注意觀賞的距離、角度、時間,還要發揮人們的想象力。

  2 2由於觀賞風景的角度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審美效果。

  3 3觀賞風景還要有一定的時間性。

  4、黃山、西湖、黃河、泰山美的表現是什麼?

  1黃山美在奇峰、古鬆、巧石、煙雲、日出、溫泉。

  2西湖美在三譚印月、平湖秋月、斷橋殘月、雷鋒塔、靈隱寺。

  3黃河美在滔滔河水、奔流不息、浪疊洪波、源遠流長。

  4泰山美在險峻俏麗、雲蒸霞蔚、意境深遠、旭日東昇、形體厚重。

  人與大自然的不和諧之音

  1、 1、人與自然不和諧的表現是什麼?

  1 自然物種在減少。自然景觀遭到人為破壞。環境狀況不容樂觀。

  2、 2、造成物種滅種的原因是什麼?

  除不可抗拒的自然歷史及自然災害因素外,還有人為因素,特別是人類對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掠奪式開發和利用。

  3、 3、環境、環境問題的含義及危害是什麼?

  1 環境是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場所。

  2 環境問題是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環境汙染與破壞。

  3 危害:威脅生態平衡,危害人類健康,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4、 4、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係是什麼?

  1 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自然景觀遭到人為破壞的情況日益嚴重。

  2 以犧牲生態、破壞資源為代價發展旅遊經濟,無異於飲鴆止渴。

  3 面對張家界耗資“3億”買生態的教訓,有些景區還在大興土木,在破壞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消耗完畢,把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青山秀水破壞殆盡。

  5、 5、中學生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應如何做?

  1 積極學習和宣傳環保知識和法律法規,嚴格依法律己;

  2 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保護環境,愛護動植物,植樹種草,節約用水用電。

  第13課 關愛大自然 保護大自然

  關愛大自然從我做起

  1、關愛大自然從我做起的途徑是什麼?

  1尊重生命,保護生物的多樣性2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

  3美化自然,讓大自然美麗永存

  2、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的原因和方法是什麼?

  1原因:大自然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生命的搖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2方法:善待自然就要保護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就要採取積極措施預防和減少對大自然的破壞;就要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3、美化大自然的方法是什麼?

  1美化大自然,使 我們人類生活的家園處處充滿美。

  2美化自然,就要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 ,植樹造林。

  3美化自然,還要保護好自然景觀。

  4、生物多樣性的含義和分層次是什麼?

  1含義:是指地球上的生物所有形式、層次和聯合體中生命多樣化。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和他們組成的系統的總體多樣性和變異性。

  2生物多樣性分三個層次: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依法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

  1、環境保護的基本法及我國的環保法律體系是什麼?

  1環保法律體系是:憲法①環保法環境噪音汙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大氣汙染防治法、水汙染防治法。②資源法草原法、土地管理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礦產資源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漁業法、水法等

  2我國環境保護的基本法律是什麼時間頒佈的,內容和意義是什麼?頒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是我國環境保護的基本法,在環境保護法律體系中佔有核心地位。這在我國就形成以憲法為基礎,以環境保護法為主體的環保法律體系。

  2、我國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1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原則;2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

  3誰汙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的原則;4依靠群眾保護環境的原則。

  3、環境保護與青少年的關係及原因是什麼?

  1依法保護環境,不僅是國家、政府部門和專業環保人員的責任,也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青少年是未來環境的主人,是環境保護的最大受益者,更應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主動為保護環境做貢獻。

  2青少年環保意識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著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未來。我們要積極學習環境科學知識,瞭解我國環境國情,認識我國環境形勢的嚴峻性和保護環境的緊迫性,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樹立“保護環境光榮,破壞和汙染環境可恥”的觀念。

  3法律是保護、治理環境的重要依據和手段,我們要積極學習和宣傳環境保護的知識及有關的法律法規,嚴格依法律己,不做汙染和破壞環境的事。要運用法律手段,反對和制止破壞環境的行為,依法保護環境。

  4、青少年保護環境的途徑是什麼?

  1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更應該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2要自覺保護環境,不做汙染環境的事。

  3要積極參加保護環境的公益活動。

  第7單元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裡

  第14課感受現代科技

  現代科技在身邊

  1、 1、現代科技給生活帶來新變化的表現是什麼?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的願望逐步變成現實。尤其是近幾年來,手機純平彩電、 變頻空調、 掌上電腦 、數碼相機、… 奈米洗衣機 新科技產品的不斷問世 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質量,也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現在人們吃得營養健康,穿得舒適漂亮,住得明亮寬敞 … 離開現代科技,這些生活上的新變化真難以想象。

  2、 2、如何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縱觀上下五千年,人類社會的每一進步都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現代科技的突飛猛進,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類的文明進步開闢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3、 3、我國高科技企業的發展及其影響是什麼?

  我國的計算機、通訊、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高科技企業的迅速成長,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的產業技術水平,促進了工業、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優利德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實踐證明,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已成為當代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4、 4、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1 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的標誌,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普及,為人類提供了廣播、電視、電影、錄影、網路等傳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設有了新的載體。它對於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更新人們的思想觀念,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義。

  2 科學技術的進步已經為人類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永無止鏡的發展及其無限的創造力,必定還會繼續為人類文明做出更加巨大的貢獻。

  快速發展的現代科技

  1、 1、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的表現是什麼?

  1 1蓬勃興起的資訊科技; 2迅速崛起的生命科學 ;3突飛猛進的空間科學。

  2、 2、資訊科技革命星期的標誌、內容、影響是什麼?

  1 1標誌:資訊科技革命在全球蓬勃興起,標誌著人類從工業社會向資訊社會的歷史性跨越;

  2 2內容:資訊科技包括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成像技術、顯示技術等;

  3 3影響: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資訊科技向數字化、高速化、網路化、整合化和智慧化迅速發展。它的高速發展及其廣泛應用,引導著眾多高新技術領域的變革,形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科技創新畫面。

  3、 3、生命科學星期的時間、內容、影響是什麼?

  1 時間:20世紀

  2 內容:在20世紀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特別是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和人類基因計劃的實施,更使得生命科學技術成為21世紀高新技術的主流。

  3 影響:由於生命科學技術能夠揭示生物構造和遺傳的祕密,對促進人口與健康、。農業高新技術、生態環境、食品和化學工業等領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因而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4、 4、空間技術興起的內容、影響是什麼?

  1 內容: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和各種應用衛星的廣泛應用,人類開創了衛星通訊、衛星廣播、衛星氣象、衛星導航、衛星勘測和空間科學、軍事應用等前所未有的新領域,空間技術的發展對於廣播電視、遠距離通訊、氣象預報、資源普查、導航定位、農業生產、救援救災、環境監測和科學研究,發回來傳統方式無法達到的效益和作用。

  2 影響:空間技術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開發和應用空間技術已成為世界各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手段。

  第15課 走創新之路

  創新與科技發展

  1、 1、如何正確理解科技發展靠創新?

  創新是力量之源、發展之基。因為創新,科技才走出了神祕的象牙塔,科技進步的每一步都是追求創新的結果。科學的本質是創新,科技發展靠創新,不論是對自然之謎的探索,還是對社會問題的思索,生活的每一領域、生命的每一步都呼喚著創新的智慧。

  2、 2、三次科技革命興起的時間、標誌、影響是什麼?

  1 第一次科技革命興起的

  時間是:18世紀中期,

  標誌:蒸汽機的發明和運用。

  影響:使人類有手工勞動進入機器生產時代。

  2 第二次科技革命興起的

  時間:19世紀中後期

  標誌:點的發明和店裡的廣泛應用。

  影響:人類從此由蒸汽時代進入了電氣時代。

  3 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的

  時間:20世紀40、50年代

  標誌:電子計算機、原子能和空間科學技術的發明和應用。

  影響:人類由此進入電子原子時代。

  3、 3、創新與科技發展的關係是什麼?

  與時俱進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不斷創新是當代科技發展的主旋律。從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中,人們越來越深卻地感受到和認識到創新的重要和可貴。面對世界範圍突飛猛進的科技革命,創新對於我們尤為重要。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處於領先的地位。反之,思想僵化,墨守成規,就必然落後於時代變遷的腳步,甚至會被飛速發展的時代所拋棄。

  4、 4、由好奇道創新飛躍的途徑是什麼?

  生活中,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做到有所發明創造。只有那些把好奇轉化為興趣,進而發展為志趣,多加觀察、大膽設想、鍥而不捨的人,才能從好奇的現象中探幽尋勝,才能最終有所發現和創造,從而開啟成功的大門。

  搭起創新的橋樑

  1、 1、培養自己創新思維的方法是什麼?

  1 1善於觀察、見微知著,這是產生創新思維的前提。

  2 2要開發自己的想象力,展開想想的翅膀,這是創新的先導。

  3 3求異思維是孕育一切創新的源頭。求異思維的核心是“疑”,不疑就不會有異,沒有異就沒有新,要學會獨立思考,敢於質疑。

  4 4要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知識是創新的基礎,只有黨知識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靈感才可能在某一外界因素的刺激下迸發。

  5 5要學以致用,勇於實踐,不能讀“死”書,要積極參加小製作、小發明、科技競賽、科學實驗和社會實踐等活動,逐步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強化自己的創新意識。

  2、 2、創新的重要前提、先導、源頭和基礎是什麼?

  1 創新的火花不會憑空而來,善於觀察、見微知著,是產生創新思維的重要前提。

  2 想象是創新的先導。偉大的創新皆起源於激發人們創造動機的偉大想象。

  3 求異思維是孕育一切創新的源頭。

  3、 培養自己想象力的途徑是什麼?

  1 要“敢於想”,敢於“異想天開”。

  2 要“能夠想”。

  3 要“善於想”。

  3、知識和創新的聯絡是什麼?

  1知識是創新的前提。只有當知識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靈感才可能在某一外界因素的刺激下迸發。知識越豐富,基礎打得越牢固,創新的機會就越多。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學好各方面的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為創新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

  2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必須學以致用,勇於實踐。我們可以通過開展一些小製作、小發明、科技競賽、科學實驗和社會實踐等活動,逐步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以便為將來的“大發明、大創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3我們要相應時代的呼喚,站在時代的前列,高唱創新這一時代的主旋律,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滿懷豪情地準備迎接新的挑戰。

  第8單元生活在依法治國的國家

  第16課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1、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的原因是什麼?

  1 1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最根本的問題;

  2 2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 3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式比其他法律更為嚴格。

  1、 2、我國憲法的性質、主要內容、法律地位是什麼?

  1 1性質:體現工人階級及其領導下的廣大人民的共同意識和根本利益;

  2 2主要內容:憲法規定了我國國家性質和根本任務,國家制度、社會制度和其他根本制度,內政外交方面的基本國策,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關的組織與職權,國家標誌等。

  3 3法律地位:憲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處於首要地位,它規定了國家生活中最根本的問題。

  2、 3、我國的法制宣傳日是哪一天?新世紀第一個宣傳日的主題是什麼?

  規定每年的12月4日為法制宣傳日;2001年是新世紀第一個全國法制宣傳日的主題為“增強憲法觀念,推進依法治國”。

  4、 4、建國後我國頒佈過四部憲法是哪幾年的?

  1954年憲法、1975年憲法、1978年憲法和1982年憲法。

  5、 5、憲法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國家性質、國家根本制度分別是什麼?

  1 1根本任務是:沿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 2國家性質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3 3國家根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

  6、 6、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指什麼?

  1 一方面體現在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其他法律是憲法的具體化;

  2 另一方面體現在任何法律不得同憲法相牴觸,否則無效。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對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建立起以憲法為核心的多部門、多層次的完整的法律體系,有著重要意義。

  7、 7、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式比其他法律更為嚴格是指什麼?

  在我國,任何法律的制定和修改都要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式來進行。先發的制定,需由國家成立專門委員會起草。它的通過,要得到最高權力機關全體組成人員的2/3或3/4以上的多數同意,由全體公民公決,以保證憲法內容的儘可能完善。憲法的修改,需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1/5以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並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數通過。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式比其他法律更為嚴格,其目的是為了維護憲法的尊嚴和最高地位,保障憲法的權威和穩定性。

  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1、 1、如何理解憲法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1 1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準則;

  2 2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

  3 3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

  2、 2、法律比權力大的原因是什麼?

  1 1在我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通過憲法把國家權力交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人民代表大會有將部分國家權力分別交給政府、法院、檢察院等部門行使,這就形成了不同種類、不同性質、不同層級的國家機關。

  2 2在我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立法權,政府行使管理權,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院獨立行使檢察權。

  3 3依照憲法治理國家,使憲法成為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行使國家權力的最高準則,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禁止做的事 ;二是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規定做的事;三是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未授權的事。

  3、 3、為什麼說憲法是各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準則?

  憲法是一個總章程,是我國一切團體和組織的總章程,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4、 4、中國國產黨與憲法的關係是什麼?

  我國憲法是中國共產黨的基本方針、政策的法律化。中國共產黨是居於領導地位的執政黨,它領導人民制定了憲法,就必須模範地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尊嚴,在實踐中堅持“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因此,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個社會團體、個企業事業組織都部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5、 5、憲法與公民的關係是什麼?

  1 憲法對於我們公民來說,也是最高準則。在我國,任何人不論其職位高低、功勞大小,都必須在憲法範圍內活動,把遵守憲法作為自己的最高行為準則,依照憲法規範自己的行為,決不允許特殊人物存在。

  2 憲法的尊嚴和權威關係到國家的命運、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公民手法首先就要遵守憲法,不遵守憲法也就意味著其他法律得不到真正的實施。所以,在我國每個公民增強守法意識、樹立法律觀念,都應首先增強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意識,樹立憲法觀念,大力宣傳憲法在國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6、 6、作為青少年應怎樣對待憲法?

  青少年應當認真學習憲法,瞭解憲法的性質和基本內容;要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遵守和維護憲法的習慣,如嚴肅認真地參加升國旗、唱國歌等儀式;還要以各種形式向群眾宣傳憲法,並同違反憲法的行為做鬥爭,時時處處用實際行動捍衛憲法的尊嚴。才能逐步增強憲法觀念。

  第17課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走依法治國之路

  1、 1、依法治國的含義及要求是什麼?

  1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 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1含義: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

  2 2要求:國家公職人員必須依法行政,公民要嚴格遵守法律。

  2、 2、確立依法治國方略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鄧小平同志的法制思想為確立依法治國方略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3、 3、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1依法治國是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也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 2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客觀上要求用法律來引導、規範、制約和保障。只有實行依法治國,才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地進行,經濟活動中的種種弊端才能得到有效的預防和遏制。

  2 3社會的文明進步,不僅表現在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思想道德文化素質的提高,還表現在能否運用法律手段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度依法進行。

  3 4社會是否穩定、社會秩序是否良好,直接關係到千家萬戶和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因此,國家運用法律維護社會秩序、保持社會穩定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使我們各項事業順利發展的前提。

  4、 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什麼?

  5、 用刑法同一切發罪行為做鬥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財產,保護公民私有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力和其他權力,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加強法制建設 健全法律監督

  1、 1、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及其含義和意義是什麼?

  1 1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2 2含義:①有法可依是指要求國家高度重視和加強立法工作,制定完備的法律,使人們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②有法必依,就是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嚴格遵守法律的規定。③執法必嚴,就是要求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在執行法律時必須做到嚴格、嚴肅、嚴明,確實依據法律規定的內容、原則和程式辦事。④違法必究,就是要求對一切違法犯罪行為都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並予以制裁。

  3 3意義:①有法可依是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前提和先決條件。②有法必依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中心環節。③執法必嚴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重要條件。④違法必究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重要保障。

  2、 2、青少年樹立法制觀念的途徑是什麼?

  我們生活在一個崇尚法治的時代裡,就要做知法、守法、護法的合格公民。這就要求我們認真學法,對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積極去做,法律規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許做的事情堅決不做,逐步增強守法意識,樹立法制觀念,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3、 3、新中國立法史上里程碑式的法律有哪幾部?

  1987年1月1日實施的《民法通則》;制定的《行政許可法》;1993年實施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1994年實施的《國家賠償法》;2000年施行的《立法法》;2004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4、 4、法律監督的內容和意義是什麼?

  法律監督的主要內容包括立法監督、執法監督和司法監督等;法律監督是整個社會主義法制的重要環節,也是實行依法治國的重要手段。

  5、 5、立法監督、執法監督、司法監督的內容是什麼?

  1 1立法監督:主要是對國家、地方和行政立法活動的監督,防止違憲立法,從而保證憲法的尊嚴和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

  2 2執法監督:是為了保證各項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促進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依法行使 執法權而進行的監督;

  3 3司法監督:是對司法活動的合法性進行的監督。

  6、 6、公民行使監督權的內容和意義是什麼?

  1 1內容:憲法規定公民依法享有批評權和建議權,公民可以通過提出批評建議、新聞報刊、來信來訪等形式來行使這項權利。

  22意義:公民依法行使批評、建議權,有利於國家機關加強廉政建設,督促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辦事,防止違法亂紀現象;有利於促進國家機關提高決策水平和辦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