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行業創業案例

  網際網路對傳統行業的改造促進剛開始,每個行業細分領域都蘊藏著巨大的機會。那麼有哪些直接參考的創業案例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1:90後CEO,文藝騷年做短租

  逅家——與家邂逅逅家:一個針對大學生群體的線上短租平臺,通過整合高校周圍的閒置房源,提供給大學生來使用。逅家的短租公寓主要有四個服務功能:聚會、做飯、休息、住宿。按照創始人韓俊超的說法,他希望自己做的專案能帶給入住者一些偏重文化的體驗,而不僅僅是與房子裡的硬體發生關係。

  文藝騷年的居家情懷

  韓俊超,90後創業者,北京物資學院大三學生,於2014年9月帶領團隊建立逅家專案,運營至今,已經籌備成立公司,並計劃將逅家的服務模式進行快速複製擴張。最初和韓俊超談逅家這個專案是在上海,匆忙之中和他見的面。我說想了解一下他的專案,他說那我簡單地用一句話說下:“逅家是一個通過整合高校周圍閒置房源然後提供給大學生使用的線上短租O2O平臺;逅家沿短租公寓業務為主線,致力於大學社群生態服務的建設和發展。”我讓他詳細地聊聊他的專案,並說幫他引薦一些合適的投資人,後來他非常有激情地講他做的專案,他說我並不是想刻意去做好短租,只是想把我心中的那種居家生態做出來,拿來跟大家一起分享,實踐證明效果很好,那麼我就想把這個東西一直做下去。這個90後的創業者還特意說道:我是巨蟹座,本身就特別喜歡居家的感覺,我喜歡把呆的地方收拾地非常有情調,慢時光、休閒、書香、便捷的家居,我願意窩著呆上一整個下午。

  談逅家起源,曾揹包5萬里

  談到為什麼會想到要做逅家,韓俊超說起了他曾經歷時一年的揹包旅行生涯。交談之中他顯得非常淡定並且若有所思,像是在回顧曾近走過的路。他說自己有過三次揹包旅行的經歷,走過的路加起來超過5萬里,住過的青旅客棧多到數不清。之所以做逅家,是源於他在路上住過的各式各樣的青旅和客棧所賦予自己的靈感,回到北京之後特別希望把自己形成的感覺還原出來。這讓我想起了和他的第一次見面,當初我在瀘沽湖開了一個小客棧,他隻身一人到了裡格,第一眼看到這個人晒得很黑,揹著個大包,言談舉止之中讓我感受到的是他這個年齡不該有的那種圓潤和沉穩。在裡格住了3天,跟我聊他在旅行中的各種經歷。在那第一次的接觸中,我感受到了這個年輕揹包客身上非比尋常的韌性和狠勁兒,如今看他做創業的姿態,其實早在當初就已可見一二。

  90後的居家概念

  把90後和居家這兩個詞放在一起你一定會覺得不搭調,眾人觀念中的90後都是非常自我並且不負責任的一代人,但是對於逅家的創始人韓俊超來說,居家卻是讓他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把一套房子收拾地乾乾淨淨,佈置一些文藝風的擺飾,簡單而又非常營造氛圍的裝點,乾淨的廚房,自己下廚炒幾個小菜,叫上三五朋友,這樣的生活是他追求的常態。顯然這位90後大男生的觀念跟同齡人很不一樣,他說自己眼中的家一定是一種感覺而不是空蕩的房間,他設想把居家作為一種文化融合在逅家的專案之中,讓每一個來到逅家公寓裡的人都有一種歸屬感和不由言說的愉悅感。

  創業觀:需求是王道,並非痛點

  在如何看待創業要找痛點的問題上,韓俊超拿了一些例子來說,西少爺和伏牛堂是做餐飲的,一個賣肉夾饃一個賣湖南米粉,他說並沒有覺得這兩家從顧客的什麼痛點來做入手,反而是賣的有特色,做得好吃,才是王道。很多創業者的思路都是被牽著鼻子走的,尤其是被投資人,投資人問什麼就說自己有什麼,這樣是不可能把創業做好的。最基本的是立足自己專案的實際情況,想清楚專案的定位和模式。你自己認為的比任何東西都重要,你是要自己去運營專案,如果一味迎合投資人的,那遲早會忽略顧客的感受。所以圍繞需求去做好服務逐步優化使用者體驗永遠都是專案活下去的最大支撐,並非任何創業專案一開始就是圍繞痛點來展開的。若真的要說痛點,也是通過努力讓自己的服務成為使用者的剛需,當他使用不到這個服務的時候就出現了痛點。

  未來能走多遠

  據這位90後CEO說,公司成立後,逅家的網站功能在逐步地完善。他的期望是自己的團隊能夠踏實地把服務大學生的工作做好,把逅家的使用者體驗做到極致,做好逅家線上短租主體業務的同時,也深入發掘這一使用者群體的特性,爭取多做出來一些好玩的東西,捆綁在一起去增強使用者黏性。用他的話說,專案能走多遠,在於運營、在於佈局。若你能看到3年後的常態那你就能做好3個月的事情,若能看到10年後的常態,你能把控這個領域的市場。逅家的未來能走多遠,相信以後大家都會看到。

  2:80後千萬富翁微信賣大米,在東北包下了3000畝地!

  從西南成都到東北五常,橫跨中國3000公里。

  80後“廣告達人”放下千萬身家,捲起褲腿踏入農田,在茫茫田野中只為尋求最原生態的大米。

  在慣於“吹牛皮、造概念”的創業圈子,王林的創業故事值得我們深思。

  “農民已經不會種大米了!”

  初次去五常,正值稻花飄香,王林駕著吉普,駛在田間。眼前的天空藍得似一塊佈景,白雲零星點綴其中,乾淨純粹。陽光下,金色稻田一望無垠,道路兩旁的格桑花,像是為這豐收“喝彩”,開得放肆而豔麗。這樣的景緻,讓人心醉。

  這一年,王林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只為尋得一個“傾心”的專案,無數次輾轉,他將目標鎖定在“有機食材”和“O2O社群供應”上,於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地之一的五常,成了他的首要考究之地。

  五常景美,更是魚米之鄉,尤其五常大米聞名遐邇。不過,一位當地計程車司機的話,卻讓王林震驚。

  ——“現在跑到五常來買五常大米,這不是笑話麼!”

  的確,內行人都知道,五常大米***早已不是新聞。很多外地大米被一車一車拉到五常,套上五常的袋子,便成了“五常大米”,而正宗的五常大米被假貨以低價排擠,早已沒了生存之地。

  找當地農民直購,王林發現問題更為嚴重:農民已經不會種大米了!

  五常天然的地理環境因素使其大米產出品質較高,可隨著消費者的購買需求提高,農民只得拼命設法提高畝產——大量使用化肥農藥。

  不曾想到,農民已然成為農業價值鏈裡最薄弱的一環。

  “自己種吧!”

  連自己都覺得瘋狂的想法,遭到反對並不意外。當初,王林、劉洪燕、劉振華三個大學同窗,一畢業便合夥創業開廣告公司。汗水付諸時間,換回的是事業蒸蒸日上,不到三十歲,三人的身家已達千萬,財富自由得以實現。

  尋有意義的事業尚可,但何必如此“瘋狂”?況且,農業的痛點尤為明顯:一是投入大,產出慢;二是,從零起步,風險大。近兩年,雖有不少創業者擠身農業隊伍中,卻少有成功案例可鑑。

  然而,三人反覆思忖之後,下了決心:幹!

  “大不了虧得一無所有,重新打工來過,一個月也能拿一兩萬工資吧!還輸得起。”王林哈哈一笑。他不是打趣,是真做了最壞的打算,只是最終, “初心”取勝。

  僅僅是一腔熱血,遠遠不夠,之後,王林和劉洪燕數次踏上東北之行,直到遇見那個叫郭喜貴的人……

  生活,本該如此!

  那是一個晌午,王林和劉洪燕走在田間,看見一位老人蹲在地上,一動不動地盯著水稻,看得出神。帶著好奇,倆人走上前,與老人打了招呼,道明他們想種植水稻的來意。老人騰地從地上站起來,眼裡閃著光,抓著王林的手說:“那你們可找對人啦!”

  沒等他們回話,老人便指著眼前的稻田,滔滔不絕地講起種植水稻的細枝末節。王林很“無理”,向老人提要求:“那你帶我們去你家吃頓飯吧!”老人爽快答應。

  直到現在,王林都認為,那一天的際遇,是上天給的“恩賜”。

  老人家門口,擺著很多罈罈罐罐,裡面裝著稻穀、米、土壤、水……全是他做研究所用;儲藏室內,一摞記載水稻種植的筆記本足足有一米多高;飯桌上,碗裡米飯晶瑩飽滿,***甘甜。王林滿心歡喜。

  老人名叫郭喜貴,是當地出了名的水稻種植好手。高中畢業後,他便留在家鄉,潛心研究水稻。時間一晃30餘載,知識越積越多,水稻卻已不是原來的水稻。

  他問王林:“你們是不是想種出最好的米?”

  王林點頭。

  “你們想不想讓水稻回到七八十年代的樣子?”

  錯愕片刻,王林又點了點頭。

  而後,郭喜貴低喃了一句:“本來就應該這樣。”

  正是這普通的一句話,連同郭喜貴家的稻穀,在王林心裡生了根,這也正是日後“本該如此”品牌名稱的由來。

  能遇上郭喜貴,是王林的幸運。但更現實的一件事需要他去籌備:組建一支專業的團隊駐紮五常。

  實際上,五常的現狀,正是中國農村大部分地區的現狀——年輕人不願留在本地務農,相繼湧入大城市掘金,留下來的多是留守兒童與孤寡老人,他們知識水平有限,生存技能全然來自父輩們的言傳身教。郭喜貴這般堪比“農業教授”的農民實屬個例。

  一個人圍著一件事轉,最後全世界都可能圍著他轉。

  王林花了兩個月時間,找到四川大學和黑龍江農科院的8位老教授,組成專家團去五常做抽樣考察。讓他意外的是,這些頭髮斑白的老教授竟似撲入泥田的頑童,個個興奮不已。

  “那就一心去幹吧!”

  王林一舉承包了25塊田地,供以專家團隊試驗。他們每天在田地裡,研究五常的大米為什麼好、尋找土壤與種植的最優關係、破解自然災害帶來的種植難題、如何種出更好的生態大米……

  網際網路+大米

  《如果我老老實實種米,你願意一輩子買我的米嗎?》,這是王林為“本該如此”做的第一篇文案。早在之前,王林就想好“本該如此”走網際網路的路子,因為網際網路產品垂直,容易找到認同其價值的使用者,以便大家參與其中。

  “本該如此”與使用者和農戶的關係如何建立?

  每年的12月至次年4月,是使用者的預定時間段。使用者可任意選擇預定量,在“本該如此”的微信公眾平臺預定後,付30%定金,便可獲得“本該如此”的首次免費大米配送,餘後的大米根據秋收時間配送。

  對使用者來說,農產品的週期是漫長的,如果使用者一次定一年的量,又如何保證產品的新鮮度?

  王林的方法跟簡單:在五常建立低溫儲藏基地,以帶殼稻穀的方式儲存,每兩個月為使用者寄一次大米。由此,降低了使用者的庫存壓力,也保證了產品的品質。

  另外,傳統合作模式中,企業包地,農戶種地,按天數算或按畝產算,都容易出現“鬥地主”的情況。

  “本該如此”的農戶從播種開始,到施有機肥,再到收購,他們種植的每個步驟,都有品控團隊跟他們一起,依照標準方法操作,私自操作者,會被嚴格淘汰。最後,“本該如此”以高出市場價30%的價格收購。

  事實上,“本該如此”根據使用者預定,同樣有保底量,不是保少,而是保多。

  同時,王林想到以B2B模式與社群合作。比如,與龍湖和華潤社群合作,再讓其與其業主溝通,直接在五常建立種植地。

  今年,是“本該如此”正式運營的第一年。五常的1000多畝田地裡, “本該如此”的牌子散落各處。近一年的發展,“本該如此”已積累了上萬使用者,為更好地吸引、溝通、沉澱、服務客戶,“本該如此”建立了完備的跟蹤流程,定時將稻米的生長情況傳達給使用者,與他們建立親密的關係。

  用心沒有白費,團隊將今年種植的大米送去SGS***SGS是全球領先的檢驗、鑑定、測試和認證機構,是全球公認的質量和誠信基準。***檢測,通過了315項歐盟標準檢測***國內大米檢測標準32項***。

  “一切都才開始。”王林並不忌諱今年“本該如此”處於虧損狀態,他說明年可能還是如此。

  聊到最後,王林提到這樣一個細節:去年春天,他與劉洪燕、劉振華一起出差,在昆明長水機場閒聊。人聲鼎沸中,他們聊到30歲以後的人生該怎麼走?財富自由之後的目標又是什麼?

  ——於是,便有了後來的跋山涉水,有了如今的“本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