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初一下語文複習資料

  七年級語文教師出自教學工作的責任感,都要花費很大精力編寫語文複習提綱。下面小編收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七年級下語文複習提綱〖第四單元〗

  《松鼠》選自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的《布豐文選》,另外他還著有《自然史》,本文按照先總說—再分說—後補說的說明順序,用細緻的描述,文藝的筆調,準確生動地說明了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並補充說明松鼠的用途,表現松鼠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動物。

  《松樹金龜子》選自法國昆蟲學家法布林的《昆蟲世界》,達爾文讚揚法布林是“難以效法的觀察家”。這是一篇介紹動物生態的科學小品文,科學地介紹了松樹金龜子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婚戀、發音、死亡與繁衍等方面的情況,滲透著作者對昆蟲的人文關懷。

  《國寶—大熊貓》是一篇介紹珍稀動物大熊貓的科普說明文,從全文看,文章緊緊圍繞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這個中心來進行說明,在結構上按由果到因的邏輯順序來安排組織材料,作者葉永烈,科普文藝作家,報告文學家。

  《黔之驢》選自《柳宗元》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學家,字子厚,世稱柳河東。本文是作者寓言作品《三戒》中的一則,全文按照虎懼驢、識驢、吃驢的順序,敘述了一個老虎吃掉“龐然大物”驢子的故事,表現了老虎的機智勇敢和驢子的外強中乾,這篇寓言告訴人們,不要被貌似強大的東西所嚇倒,只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定能獲得勝利,從本文中演化出來的成語有黔驢之技。黔驢技窮、龐然大物等。 《蟬》是首託物寓意的詠蟬詩,作者唐代詩人虞世南,詩中的蟬是一種清高尊貴的形象。

  《孤雁》作者唐代詩人杜甫,這首詩,表達的就是亂離飄泊中失群人的痛苦盡情。

  《鷓鴣》作者唐代詩人鄭谷,這首詠物詩重在表現鷓鴣啼聲哀怨、悽切,藉以抒寫遊子鄉愁旅思。 

  七年級下語文複習提綱〖第五單元〗

  新聞這種文體,廣義的包括訊息,通訊特寫等體裁,狹義的專指訊息。訊息是以簡要的文字迅速報道新聞資訊的一種新聞體裁,通常包括,標題、導語、主體三個必不可少部分,有時還可以加上結語和背景。真實準確是訊息必須遵守的原則,同時報道要迅速及時,語言簡潔明快。

  《三個太陽》這是一篇文藝通訊,作者黃傳會,這篇通訊記敘了中國女畫家經過執著努力來到南極,戰勝生活和自然條件,造成的困難,為中國南極長城站建設出力併為之作畫立傳的經過,表現南極考察隊員為祖國、為事業艱苦卓絕的奮鬥情景,讚頌了我國科學工作者的民族氣概和非凡膽略。

  《錄音新聞》是指文字報道和現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全面的報道事件。這則新聞以時間為順序報道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情況,讚揚全體工程技術人員、工人、解放軍等團結奮戰為祖國貢獻的精神。 《“神舟”五號航天員出征記》本文按時間為序,抓住楊利偉出征這一個場面以速寫的形式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報道。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則訊息,按時間各事件本身的特點,真實、迅速的報道了我軍中西東三路軍渡江戰況,宣告瞭解放戰爭已取得決定性勝利,國民黨反動政府已面臨徹底崩潰。

  《中央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港隆重舉行》這則訊息生動全面報道了交接儀式的全過程,表述了香港迴歸祖國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七子之歌》作者聞一多,當代詩人,詩人以“獨白”的口吻寫下了“七子”:澳門、臺灣、香港、威海衛、九龍、旅順大連、香港島“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的痛苦,以及迫切企盼回到祖國懷抱的殷殷情懷。

  七年級下語文複習提綱〖第六單元〗

  《沁園春·雪》選自《毛澤東詩詞集》沁園春,詞牌名,雪:題目,這首詞作於1936年2月,毛澤東詠雪言志,抒發了對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偉大報負,這首詞大氣磅礴,寫景縱橫千萬裡,論史、上下幾千年充分表現了當代無產階級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壯志。

  《卜算子、詠梅》“卜算子”詞牌名,“詠梅”是題目。詠,用詩詞等來敘述毛澤東的這一首詞與南宋愛國詞人陸游的詠梅詞一樣都是通過詠梅來寄託自己的思想感情,但寄託在詞中感情有所不同。毛澤東筆下的梅花形象是傲寒俊俏,積極樂觀的形象,而陸游筆下的梅花是寂寞、淒涼、飽受摧殘的形象。

  《木蘭詩》是北朝一首民歌,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體裁長篇敘事詩,敘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傳奇故事,表現了木蘭勤勞、智慧、勇敢、堅強和不貪圖利祿的高貴品質,以及她愛國、愛家的崇高精神,詩中運用了民歌常用的藝術手法如:互文、反覆、排比、比喻、反襯、頂針等。

  《觀刈麥》作者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詩人。詩中描寫農民冒著酷暑辛勤割麥的情景,並借一位貧苦農婦之口訴說當時賦稅沉重,農民生活痛苦的現實,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破陣子》作者辛棄疾,南宋愛國詞人,破陣子,詞牌名。這首詞十分生動地描繪出一位忠勇的將軍的形象,抒發了愛國志士壯志難酬的悲憤。

  《回延安》作者賀敬之,當代詩人劇作家,創作過劇本《白毛女》。詩歌緊緊扣住延安按照回延安—憶延安—話延安—看延安—祝延安的內容抒發詩人對延安的特殊感情,詩歌格式上借鑑了陝北信天游爬山調的格式,兩行一節,一節一韻,詩行錯落有致,讀起來,悠揚高亢。

  《再別康橋》選自《新月詩選》作者徐志摩,新月派詩人,有《志摩的詩》《猛虎集》,康橋又名劍橋,英格蘭的一個城市,以劍橋大學聞名於世,這首詩敘述溫婉柔靜,娓娓道來之中,感受詩人沉靜的心。 《我的中國心》作者黃霑香港詞作家,歌詞通過一位海外遊子的訴說,刻畫了身在異國他 鄉海外赤子對祖國的一片深情。

  《在希望的田野上》作者陳曉光,詞作家,歌詞結構嚴謹韻腳明亮,形式整齊,語言明快,充分抒發了勞動人民幸福自豪,和對未來充滿美好希望的感情,通過對現實的讚美和對未來的憧憬,抒發了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黃河頌》由光未然原名張光年作詞,冼星海曲,這是抗戰初期很有影響的抒情詩,詩人通過讚美黃河、歌頌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表達了中華兒女的堅強決心和一往無前的勇氣。

  《使至塞上》選自《全唐詩》作者唐代詩人王維。本詩敘事與寫景結合,又重在寫景,以大漠、秋天為背景,以徵蓬、歸雁、孤煙、長河、落日為空間實體組成一幅,塞外風光圖,景象開闊鮮明,氣勢雄偉。 《黃鶴樓》作者唐代詩人崔顥,詩人從傳說寫起,又由登樓逃眺異鄉風景,引動日 暮懷歸之情。

  《歸園田居》作者東晉詩人陶淵明,田園詩人,詩人用樸素自然的語言,描繪了平凡而美好的勞動生活,意境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