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論文資料庫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發揮資金配置、信用體系建立的重要作用,具有戰略地位。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我國民間金融的規範與發展

  1規範民間金融的必要性

  目前解決“三農”問題是中央的當務之急,而解決資金問題又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民間金融與正規金融比較起來,具有一定的優勢,如時間短、成本低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農用資金短缺的現狀,拓寬農村發展的融資渠道,引導民間資本的合理流向,可更好地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當前,民間投資使得許多農村民營中小企業發展起來的,民間金融能滿足中小企業特殊資金需求,為其提供了數額小和期限長的資金。民間金融組織具有地域性、頻繁性的特點,可通過近距離接觸收集所需的企業資信和財力方面的資訊,減少資訊不透明所帶來的風險。民間金融組織稽核那些資訊不對外公開的中小企業的貸款申請,具有一定的資訊優勢,能在很大程度上規避道德風險。此外,民間金融組織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對於組織所在區域的企業情況比較熟悉,無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調查考證,減少了很多審批程式,使得其服務成本大大降低。民間借貸手續簡便,使得其擔保的形式相對於正規金融機構更多樣化和寬鬆。

  隨著我國民間金融的迅猛擴張,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發展非常迅速,對金融資源的佔有需求與日俱增,但由於存在各種客觀原因,如資訊不對稱、交易成本過高以及制度不完善等,我國很多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日益面臨著在“體制內”金融供給萎靡不振,給民間金融資本造成了威脅,使其不斷的外逃,從而難以控制其導向的目的地。主要表現在:政策性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範圍狹窄,申辦的手續較複雜使得政策性金融資本逐漸退出中小企業的融資市場;而農村信用合作社難以滿足“三農”金融需要,郵政儲蓄使民間金融資本分散化,導致一些急需資金的中小企業和農戶在無法取得正規金融的資金支援的情況下,不得不寄希望於民間金融向其伸出的援助之手,從而使民間金融已成為我國金融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我國民間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2.1存在形式隱蔽

  一些地方私人錢莊、***的存在,其實是民間金融地下化活動,受各地企業和家庭的資金需求和經營者的獲利需求的驅使所以需要政府的管制規範。而政府管制的結果,造成了市場供求關係不平衡,加劇了供給短缺;使得供給的價格偏離了均衡價格,從而出現了管制越嚴,地下金融就越活躍,民間金融市場的秩序就越混亂。

  2.2 風險較高

  大多數民間金融都是建立在血緣、姻親關係的基礎上,資金運作過程無條理,抵抗風險的能力較差,缺乏政府部門的監督和支援,經常為一些不法分子***斂財、進行***活動提供可乘之機。諸如福建龍巖天成集團董事長黃水木“捲款十億出逃”事件頻頻發生,該人長期向其朋友、老鄉等借款,最終因資金鍊斷裂,無法償還借款,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不得不悄悄轉移資產,出逃***,使得其債權人血本無歸。

  2.3利率較高

  在傳統的直接融資性質的民間金融活動如民間自由借貸, 其利率可能是很低甚至是沒有利息的;在現代民間金融活動中由於市場的不成熟使得供給資金的不平衡,以至於利息偏高。民間金融融資活動中儘管每次貸款的金額不是很高,但由於其運營成本和管理幾乎與大額貸款一樣高,這使得其成本借貸相對較高,當前,政府還沒有認可民間金融的融資活動,因此也不可能從法律上使其得到相應的庇護。很多時候由於民間金融的貸款沒有可靠的擔保和抵押,使得其存在被官方取締或者借款人違約,而貸款人無法收回資金的風險,從而必須在利率上給予經營者補償。因此,只有確立民間金融的合法地位,使其受到法律保護,才能夠降低其在運營過程中有可能產生的政策風險和法律風險,有助於民間融資利率的降低。

  2.4 監管成本高

  民間金融是極隱蔽的金融,運作模式多樣,難以標準化。它們雖然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但是在制定經營戰略、經營模式和經營理念等方面,各自為政,無相應的標準可參照,沒有約束,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民間金融作為整個金融體系的一部分,其發展方向和行為必須得到政府的規範,但由於民間金融機構目前沒有得到有關部門的統一規範,使得控制其發展方向必須加大對其的監管力度,從而導致監管成本增加。

  3規範發展我國民間金融的對策建議

  3.1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民間金融的規範化和合法化發展與我國現有民間金融法律制度不相協調。如現在央行推行的小額貸款運作模式,由於缺乏相應的立法,沒有具體規定像擔保物和反擔保物的種類、檢驗質量標準和檢驗程式等問題,基本上是一種基於信用的借貸形式。而我國信用體系的不健全,使得信用型貸款的風險很大。在小額貸款公司無法收回貸款,又不可能從政府資助方面得到財政性資金支援的情況下,小額貸款公司的只能利用不見光的手段取回放出的貸款,從而造成社會秩序混亂。因此,相關部門應根據當前民間金融發展的情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在法律上明確民間金融的合法地位。

  3.2 加強外部監管

  民間金融的組織形式具有隱蔽性,即一般交易雙方不願公開自己的借貸資訊, 無法獲得真實的統計資訊,貨幣當局無法控制一個地區的貨幣量,對管轄區域內的金融秩序帶來一定的不穩定因素。因此,在民間金融監管制度和政策層面上需要以立法監管、差別化監管和提高監管人員素質的方式來加強外部監管。加強外部監管,能夠一定程度上減少民間金融發展中的阻礙。

  3.3 加強同行之間合作和競爭

  金融組織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關係,不論是民間金融還是正規金融,要發展要生存就免不了要合作與競爭。因為民間金融的存在,正規金融機構基於競爭壓力願意去從事收益率低的貸款業務,使得貸款市場的規模不會縮小。民間金融一定程度上與正規金融融合,促進兩者的合作,可以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此外,兩者各自的優勢也能使得它們在相對公平、公開、公正的環境中良性競爭,好的金融環境可以使民間金融機構和正規金融機構在法律約束下穩定、健康的發展。

  3.4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的發展

  利率市場化,是指交易主體自主決定利率的數量的大小、期限的長短和風險的高低。長時間以來,民間金融向著利率市場化的改革的道路還走得不夠遠,它的利率定價方式不同於正規金融市場上的利率定價方式,利率由借貸雙方自行協商, 受借款人的資金需求大小、資信的好壞、關係的遠近以及借款時間的長短等因素的影響,而呈現利率上下波動不均衡的現象。另外,全面推動利率市場化發展,可以使民間金融相對正規金融的利率不確定性降低,這發展既能打擊取締那些不利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不利因素,又能推動有利經濟發展的民間金融的發展。

  篇2

  論網路金融會計資訊系統安全體系的構建

  網路金融會計資訊是現代社會不斷髮展過程中所誕生出來,這一新興會計體系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同時也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也是正是網路金融會計資訊所具有的重要性,才導致其自身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其資訊存在著被非法篡改的風險,這對於現代的網路金融會計資訊系統的發展來說是一個極大的不利因素。下文主要針對網路金融會計資訊系統的安全體系構建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一、網路金融會計資訊系統的含義

  網路金融會計資訊系統主要是依託網際網路建立起來的會計資訊系統,在該系統之中,主要有兩個不同的部分所構成:一個是金融企業的內部網路環境,也就是內網,這一部分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就是對各個不同部門的資訊進行共享、交換;第二個主要功能就是其內部的系統環境,也就是利用網際網路的方式來進行資訊的交流,其整個連通的方式都是以網際網路之上所存在的會計資訊系統來進行,也可以將這一連通形式理解成為是依靠內網上所建立的會計金融系統來與外網進行連線,以此來達到將其會計資訊系統向各個部門、客戶、稅務、審計部門等各個不同隊形進行會計資訊的開放、交流,這為資訊交流的便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同時,也正是由於這一會計資訊系統的存在,才促使以往完全封閉化的。

  二、當前網路金融會計資訊系統存在安全隱患

  1、金融會計資訊保安組織管理體系不完善

  就目前來說,我國絕大多數金融企業在發展自身金融業務的過程中,還沒有切實的建立起一個良好的管理體系,並且無論是在會計資訊系統的建設工作上還是在系統安全設計等方面都存在著極大的去缺陷,各個不同企業在進行系統建立的過程中,僅僅只按照自身的理解以及相應需求來進行建設,在系統中所云不用的技術標準、體制、要求等多個方面都沒有一定的規範。而我國針對這一環節所制定的相關標準也和國際領先標準有著極大的差距,如果說法律法規無法充分的對現代金融會計資訊系統所具有的安全性進行滿足,那麼就可能會導致金融會計信心繫統出現較大的紕漏,從而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2、網路金融會計資訊資料不安全

  網路金融會計資料是記錄在各種單、證、賬、表原始記錄或初步加工後的會計資料,它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和經營成果,對外具有較高的保密性,連線互連網後,會計資料能迅速傳播,其安全性降低,風險因素大大增加,網路金融會計的資訊工作平臺是網際網路,在其運作過程中,正確性、有效性會受到技術障礙的限制和網路與應用軟體介面的限制,如網路軟體選配不合適,網路作業系統和應用軟體沒有及時升級,或安全配置引數不規則,網路線路故障導致工作站癱瘓、操作失誤等,系統間資料的大量流動還可能使金融企業機密資料無形中向外開放,資料通過線路傳輸,某個環節出現微小的干擾或差錯,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互連網結構的會計資訊系統,由於其分散式、開放性、遠端實時處理的特點,系統的一致性、可控性降低,一旦出現故障,影響面更廣。

  3、網路金融資訊洩露導致金融會計資訊失真

  在資訊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資訊己經成為金融企業的一項重要資本,甚至決定了金融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成敗。而金融會計資訊的真實、完整、準確是對金融會計資訊處理的基本要求。由於金融會計資訊是金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綜合、全面的反映。金融會計資訊的質量不僅僅關係到金融會計資訊系統,還影響到金融企業管理的其他系統,目前利用高技術手段竊取金融企業機密是當今計算機犯罪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構成金融會計資訊系統安全風險的重要形式。其主要原因:一是電信網路本身安全級別低,裝置可控性差,且多采用開放式作業系統,很難抵禦黑客攻擊;二是由於電信網路不負責對金融企業應用系統提供安全訪問控制,通訊系統己成為資訊保安的嚴重漏洞,但許多金融企業對此未加以足夠重視而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三、構建網路金融會計資訊系統安全體系思路與方法

  在使用使用資訊系統的過程中,一個最為基本的標準就在於資訊系統自身所具有的安全性、防護性、反應機制以及構成該系統的核心環節,各個不同的部分都應當採取更為良好的迴圈資訊。而構建起一個更加良好的系統安全體系的一個關鍵問題就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完善網路金融會計資訊系統技術法規、標準和制度體系建設

  對當前的制度資訊規範、體制等標準體系的完善進度進行強化,採取統籌規劃以及與政府部門相結合的方式,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對資訊產品服務、電子支付等方面的服務准入、認證、評測等方面的規範和標準進行強化。通過這一方式能夠極大的強化金融資訊企業化的發展,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還應當對當前國際上的豐富經驗加以借鑑,從而完善資料中心執行過程中所涉及到的相關規範和制度,對網路金融資訊中所存在的相關制度進行強化,促使每一個不同的崗位都有著一套完全獨立的制度,嚴格落實相應的管理準則。

  2、金融會計資訊系統的物理安全的控制

  建立金融會計資訊物理安全控制,主要有三種關鍵技術:第一種是防火牆技術。防火牆是一組基於網際網路和金融企業內聯網之間的訪問控制系統,它充當屏障作用,保護金融企業資訊系統***內聯網***免受來自網際網路的攻擊。防火牆由軟體系統和硬體裝置組合而成,它執行安全管理措施,記錄所有可疑事件。防火牆產品主要包括過濾型和應用閘道器型兩種型別。所有網際網路與金融企業內聯網之間的資訊流都必須經過防火牆,通過條件審查確定哪些內容允許外部訪問,哪些外部服務可由內部人員訪問。

  四、結語

  總而言之,網路金融會計資訊系統自身在不斷承受著來自外部和內部的入侵,這一現象已經不斷促使我們採取切實有效的安全措施對會計信心繫統進行更為良好的強化,以此來保證系統自身所具有的確定性、保密性、禁止修改性、核實性、控制性,促使金融會計資訊能夠在這一過程中得到迅速的發展,並且走向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