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複習資料彙總提鋼

  小學的科學與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的聯絡的,學習科學可以瞭解大自然動物間的的生存方法,以及正確瞭解人類的進化等等。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五年級上冊科學複習資料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五年級上冊科學第一單元複習資料

  1.種子發芽的必須條件是水分、空氣、適宜的溫度。

  2.種子發芽可以不需要陽光,但生長需要陽光。

  3.植物生長需要水分、空氣、適宜的溫度 、陽光、土壤。

  4.蚯蚓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中。

  5.各種動物都喜歡生活在一定的環境裡。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外,它們彼此之間也是相互依賴,互相影響的。

  7.食物是動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間這種像鏈環一樣的食物關係叫食物鏈。

  9.食物鏈中能自己製造食物的生物叫生產者,直接或間接消費別人製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

  10.食物鏈通常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凶猛的肉食動物終止。

  11.同一種植物會被不同的動物吃掉,同一種動物也可吃多種食物。生物之間這種複雜的食物關係形成了一個網狀結構,叫食物網。

  12.像生物和非生物這樣,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體,我們可以把它們看成一個生態群落。如:一片樹林,一塊草地,一個湖泊,一個海洋。

  13.自然界裡某一區域的生物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叫生態系統。

  14.如果生態系統中的一個環節受到了破壞,整個生態系統就會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態瓶一樣,如果環境條件受到破壞,生物的生存就會受到影響。

  16.寫食物鏈:草、兔、蝗蟲、鳥、蛇、鷹

  1.草→兔→鷹 2.草→兔→蛇→鷹

  3.草→蝗蟲→鷹 4.草→蝗蟲→蛇→鷹

  5.草→鳥→蛇 6.草→鳥—→蛇→鷹

  五年級上冊科學第二單元複習資料

  1.向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像這樣,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投影。

  3.影子的形成必須有光源、遮擋物和螢幕。

  4.影子的長短、方向與光源的位置、方向有關。

  5.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

  6.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觀測儀計時。

  8.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隨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

  9.光以直線的形式傳播,速度約每秒30萬千米。擋光的物體會有影子,是因為光是直線傳播造成的。

  10.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線形式傳播的。

  11.運用光的反射的有額鏡、反光鏡 、潛望鏡。

  1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線。光弱時瞳孔放大,光強時瞳孔縮小。

  13.許多光源在發光時也在發熱。光強溫度就高,光弱溫度就低。

  14.匯聚太陽光的方法有凹面鏡、凸透鏡。

  15.人們對太陽能的利用有:太陽灶、點燃奧運聖火、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池板。

  16.太陽表面溫度達6千多攝氏度,內部溫度高達2千萬多攝氏度。

  17.吸熱本領最強的是黑色的粗糙物體。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熱快。

  18.物體和太陽光垂直時升溫快。

  五年級上冊科學第四單元複習資料

  1.物體都有一個向下的力,這個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體由於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壓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夠使靜止的小車運動起來,拉力越大,小車運動得越快。

  3.用橡皮筋作動力的小車,橡皮筋繞的圈數越多,行駛速度越快,行駛距離越遠;橡皮筋繞的圈數越少,行駛速度越慢,行駛距離越近。

  4.橡皮筋、彈簧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

  5.衣褲鬆緊帶、票夾、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樣的彈簧都是利用了物體的彈力。

  6.氣球裡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衝力。噴氣式飛機、火箭 、氣墊船都是靠噴氣發動機產生的反衝力運動的。

  7.要使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必須對物體用力;要使物體運動的更快,必須對物體用更大的力。

  8.科學技術上統一規定用“牛頓”作力的單位,簡稱“牛”,用“N”表示。1牛約等於100克的力。

  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特徵製成的。

  9.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時應注意:1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標是不是指在“0”位置;2讀數時,視線與指標相平;3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數量。

  10.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生摩擦,運動物體要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

  1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我們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一個物體,剛好能使這個物體運動起來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2.物體間接觸面光滑,摩擦力小;物體間接觸面粗糙,摩擦力大。物體重,運動時的摩擦力大;物體輕,摩擦力小。

  13.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有滑動和滾動兩種方式。

  14.對於相同的物體,滾動的摩擦力小,滑動的摩擦力大。

  15.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總是有摩擦力伴隨著。

  16.自行車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後輪胎、腳蹬的表面、剎車橡皮、手柄設計花紋或增加壓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軸、中軸、後軸、腳蹬的軸、大小齒輪與鏈條安裝滾珠或加潤滑油。

  17.賽車的設計特點:1要設計力量很大的發動機;動力要大2設計流線型車身,使阻力減到最低;空氣阻力要小3車身重心很低,輪與輪之間的距離較寬,可以使行駛穩定;不會翻車。4輪胎很寬,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輪胎不打滑

1.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複習資料

2.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複習資料

3.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複習資料整理

4.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複習資料

5.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複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