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複習資料彙總

  想要學好科學可不是什麼都不做就可以學好的哦,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五年級上冊科學複習資料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五年級上冊科學第一單元複習資料

  1.種子發芽的必須條件是水分、空氣、適宜的溫度。

  2.種子發芽可以不需要陽光,但生長需要陽光。

  3.植物生長需要泥土、水份、陽光、空氣、適宜的溫度。

  4.蚯蚓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中。

  5.各種動物都喜歡生活在一定的環境裡。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外,它們彼此之間也是互相依賴,互相影響的。

  7.食物是動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間這種像鏈環一樣的食物關係叫食物鏈。

  9.食物鏈中能自己製造食物的生物叫生產者,直接或間接消費別人製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

  10.食物鏈通常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凶猛的肉食動物結束。

  11.同一種植物會被不同的動物吃掉,同一種動物也可以吃多種食物。生物之間這種複雜的食物關係形成了一個網狀結交食物網。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們可以把它們看成一個生態群落。

  13.自然界裡某一區域的生物形成一個平衡的整體叫生態系統。

  14.如果生態系統的一個環節受到破壞,整個生態系統就會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態瓶一樣,如果環境條件受到破壞,生物的生存就會受到影響。

  五年級上冊科學第二單元複習資料

  1. 向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 像這樣,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須有光源、螢幕和遮擋物。

  4. 影子的長短與光源的位置、角度有關。

  5.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體的距離有關。

  6. 影子的形狀和被照射的物體側面有關。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觀測儀計時。

  8. 小明發現大樹的影子朝西,那太陽在東邊。

  9. 光以直線形式傳播,速度以每秒30萬千米。

  10.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線形式傳播的。

  11.運用光的反射的有額鏡、反光鏡。

  12.太陽表面溫度達6千多攝氏度,內部則達2千多萬攝氏度。

  13.吸熱本領最強的是黑色的粗糙物體。

  14.物體和太陽光垂直升溫快。

  15.人們對太陽能的利用有:太陽灶、太陽能電板、點燃奧運聖火、太陽能熱水器。

  16.匯聚太陽光的方法有凹面鏡、凸透鏡。

  17.光弱時瞳孔放大,光強時瞳孔縮小。

  五年級上冊科學第四單元複習資料

  1、物體都有一個向下的力,這個力就是重力。

  2、用橡皮筋作動力的小車,橡皮筋繞的圈數越多,行駛速度越快,行駛距離越遠;橡皮筋繞的圈數越少,行駛速度越慢,行駛距離越近。

  3、橡皮筋、彈簧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

  4、衣褲鬆緊帶、票夾、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樣的彈簧都是利用了物體的彈力。

  5、氣球裡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衝力。噴氣式飛機、火箭都是靠噴氣發動機產生的反衝力運動的。

  6、要使精緻的物體運動起來,必須對物體用力;要使物體運動的更快,必須對物體用更大的力。

  7、科學技術上統一規定用“牛頓”作力的單位,簡稱“牛”,用“N”表示。1牛約等於100克的力。

  8、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時應注意:1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標是不是指在“0”位置;2讀數時,視線與指標相平;3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中數值。

  9、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生摩擦,運動物體要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

  10、我們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一個物體,剛好能使這個物體運動起來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1、物體間接觸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體間接觸面粗糙,摩擦力越大。物體重,運動時摩擦力越大;物體輕,摩擦力越小。

  12、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有滑動和滾動兩種方式。滑動摩擦力要遠遠大於滾動摩擦力。

  13、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總是有摩擦力伴隨著。

  14、自行車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後輪胎、腳蹬的表面、剎車橡皮、手柄做成花紋;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軸、中軸、後軸、腳蹬的軸、大小齒輪與鏈條。

  15、賽車的設計特點:1輪胎很寬,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要設計力量很大的發動機;3車身重心很低,輪與輪之間的距離較寬,可以使行駛穩定;4設計流線型車身,使阻力減到最低。

1.五年級科學複習重點人教版

2.五年級上冊科學手抄報資料圖片

3.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複習資料整理

4.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複習資料

5.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複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