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增強看齊意識的心得體會_部隊四個意識心得體會

  部隊人員增強看齊意識,就是在思想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下面是有部隊增強看齊意識的心得體會,歡迎參閱。

  部隊增強看齊意識的心得體會範文1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執行。

  中央決定開展的“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可以說是全面提升黨員素質的重要舉措,是推動黨執政能力提升的一個關鍵舉措,開展好此次學習教育,關鍵在於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怎麼學?合格黨員怎麼做?筆者認為,需要把中央提出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作為學習兩學一做的指導,才能正確開展此次學習教育。

  開展兩學一做要有“政治意識”。共產黨作為我國的執政黨,若要長期保持發展的正確道路,普通黨員必須具備高度的政治意識,在錯綜複雜的世界局勢之前,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時刻保持堅定地政治立場,這種政治意識的獲得就需要從黨章中學,從系列講話中學,筆者認為黨章和系列講話清晰地指明瞭共產黨的政治立場,黨員必須認認真真讀、原原本本學。

  開展兩學一做要有“大局意識”。為人民服務是黨員的天職,作為一名黨員,必須時刻將國家、人民的利益擺在自身前面,當前出現的一小撥“老虎”“蒼蠅”,就是忘記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被自私矇蔽了雙眼,看不清大局,最終跌入腐敗深淵。

  開展兩學一做要有“核心意識”。什麼是核心?黨中央是核心,是核心,普通黨員要將兩學一做和維護黨中央、這個核心結合起來,維護黨中央權威,始終保持對的向心力。

  開展兩學一做要有“看齊意識”。部隊士兵要向標兵看齊,作為黨員,也要向黨員隊伍的標兵看齊,這個標兵就是黨中央、,要學習黨中央領導集體和清正廉潔、夙興夜寐的工作狀態,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做到夙興夜寐、激情工作。

  部隊增強看齊意識的心得體會範文2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不斷取得新成效,贏得黨心民心,得益於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旗幟鮮明、立場堅定、意志品質頑強、領導堅強有力,得益於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共同努力,得益於人民群眾的支援和參與,得益於紀檢監察幹部付出的辛勞和智慧。“四個得益於”不是虛話套話,而是追根溯源形成的切身感受。

  “四個得益於”,最根本的在於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旗幟鮮明地強調,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加強黨的領導關鍵是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黨的領導是政治領導,體現為黨自身理想、信念和宗旨的堅定性;體現在治國理政中,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性、科學性、實踐性。要深刻理解黨的領導的豐富內涵,時刻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主動向以同志為的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自覺地把一切工作置於黨中央集中領導之下,更好地服從服務於中央工作大局。離開了這一條,我們的工作就會失去方向、一事無成。

  堅持黨的領導,必然要求推進黨的建設,必然要求全面從嚴治黨,著重解決黨員領導幹部的作風和廉潔問題,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這是黨長期執政,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內在要求。黨的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作出全面部署,黨中央把黨風廉政建設牢牢抓在手裡,絲毫不放鬆、一刻不停歇。始終從黨的歷史使命出發,直面“四大考驗”、“四種危險”,作出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的判斷,鮮明提出有腐必反、有貪必懲,反覆告誡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特別是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三次、五次、六次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對做好黨風廉政和反腐敗工作向全黨作出部署。系列重要講話為我們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指引我們堅決打贏這場輸不起的鬥爭。

  從黨中央做起,從做起,堅強有力的領導體現在時時處處事事。始終把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放在重要位置,管黨治黨留下了“印”、抓出了“痕”。無論涉及哪個領域,對堅持黨的領導都理直氣壯、旗幟鮮明;無論國內還是國際,都是走到哪裡講到哪裡,越講越堅決、越講越硬氣、越講越深刻。說問題,從不遮遮掩掩,說得比誰都多都嚴,從嚴治黨的緊迫感比誰都強烈;說信心,比誰底氣都足,比誰都充滿自信。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要求了多少,自己就做到多少。無論內政外交國防事務有多忙,對中央紀委呈報的事項,都及時、堅定而明確地作出批示指示。站得高、謀得深,事事想在前、幹得實,始終佔據主動,為全黨樹立了榜樣。正是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的氣魄,義無反顧、堅韌不拔的意志,讓廣大群眾看到了黨中央從嚴治黨的決心,人民群眾對黨中央越來越信任,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來越有信心。

  黨中央的鮮明立場、堅決態度和強有力措施,是我們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證。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時刻保持冷靜清醒,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忠誠履行黨章賦予的神聖職責,不辜負黨中央的信任和人民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