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瀝青混凝土技術應用

   【摘 要】基於貫徹交通部提出的把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貫穿於公路建設全過程的精神,積極推廣應用交通節能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工藝,推動新型瀝青產品及技術和工藝在道路施工、養護中的應用,本文較詳細地總結介紹了濰坊市路橋工程建設二處應用公路路面瀝青混凝主技術,精心組織施工,嚴格控制瀝青混合料配合比、碾壓遍數、碾壓速度等指標,有效地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密實度、強度和使用壽命,降低養護成本,節省養護費用以及經濟效益分析等的經驗,供瀝青路面施工及養護技術人員研發參考。
  【關鍵詞】瀝青混凝士應用技術效益分析;路面

  1. 專案特點
  用該技術鋪築的瀝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密實度大,整體性好,強度高,經久耐用,平整度好,抵抗控制瀝青混合料配合比、碾壓遍數、碾壓速度等指標,有效地提高了路面的平整度、密實度、強度和使用壽命,降低了養護成本,節省養護費用。技術流程為:(1).瀝青混合料的拌制;(2).瀝青混合料的運輸;(3).瀝青混合料攤鋪;(4).瀝青混合料的壓實。
  2. 技術方案
  2.1 瀝青混合料拌和採用LB.3000型先進拌和裝置。
  2.2 採用15.20T自卸車運輸。
  2.3 採用LT.9B型自動伸縮攤鋪機鋪築。鋪築瀝青混凝土時,我們在攤鋪機兩側熨平板前後各安裝兩個紅外線感應探頭,與攤鋪機同步前進,大大提高瀝青面層施工的平整度。
  2.4 採用組合壓路機形式碾壓,通過鋪築試驗段總結分析出鋪築瀝青混凝土的虛鋪係數和壓實遍數。壓路機組合形式見平表1。
  3. 技術資料
  3.1 經過試驗路段鋪築,取得了具有指導意義的技術資料,在整個瀝青路面的鋪築階段,又積累了許多具有參考價值的技術資料。
  (1)根據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要求,結合LB.3000先進拌和裝置的料倉情況。
  (2)確定各種礦料用量如下:料倉存礦料採用粒徑見表2,礦料的合成配合比(重量比)見表3,各種瀝青混合料的主要技術指標見表4,瀝青混合料施工控制溫度見表5,瀝青混合料結構層的松浦係數見表6。
  3.2 瀝青混合料的施工。
  經過試驗路段的鋪築,取得多種技術資料的基礎上,經檢測合格並得到監理工程師批准後,即可開始瀝青混合料的正式鋪築。
  3.2.1 瀝青混合料鋪築的工藝流程。
  3.2.2 瀝青混合料的拌制。
  瀝青混合料由LB一3000型先進拌和拌合裝置拌制,每小時產量為220~340t,辦好後由自卸車蓋上蓬布運往工地,準備鋪築。拌和樓連續拌料貯存。瀝青混合料出廠,須經試驗人員逐車檢測溫度,合格後填寫發料單才能出廠,發現花白料或溫度質量不合要求者,按廢料處理。
  3.2.3 瀝青混合料的運輸。
  (1)瀝青混合料由20輛15.20T自卸車裝運,運料前車廂應塗防粘液。
  (2)裝料時車輛需前後移動,避免混合料發生離析。
  (3)料車到工地後,由專人指揮倒料,驗收料單;並設專人逐車檢測溫度,合格後方能進入鋪築段。
  (4)嚴禁料車碰撞攤鋪機,運料車輛應停在攤鋪機前10~30cm,由攤鋪機前滾輪頂著汽車輪胎同步前進,邊前進邊往攤鋪機中倒料。
  (5)運料車輛都應配備保溫、防雨蓬布。
  3.2.4 瀝青混合料攤鋪。
  3.2.4.1 找平方式。
  面層採用最大攤鋪寬度12m的LT-9B型自動伸縮攤鋪機鋪築。鋪築瀝青混凝土時,我們在攤鋪機兩側熨平板前後各安裝兩個紅外線感應探頭,與攤鋪機同步前進,大大提高瀝青面層施工的平整度。
  3.2.4.2 攤鋪。
  (1)攤鋪前將熨平板預熱15~20rain,使其接縫處原路面的溫度達65℃以上。
  (2)調整攤鋪機熨平板。
  在新開始鋪築路段,應使高度為各層的厚度乘以各層的鬆鋪係數,使熨平板與2%的路面橫坡一致,然後在全寬度範圍內填5塊木塊,使熨平板放穩。在接著已鋪好的瀝青層鋪築時,應量出橫縫處新鋪路面的實際厚度,再乘以各層的鬆鋪係數,確定在已鋪路面上應墊的高度。再在全寬度範圍內墊5塊木塊,使熨平板放穩。
  (3)開始攤鋪時,逐車檢測混合料的溫度,應不低於130℃。
  (4)調整攤鋪機的振夯頻率及振幅,使攤鋪後的瀝青混合料具有80%以上的初始密度。
  (5)攤鋪速度,應根據拌和裝置的生產能力和熱料倉的貯料數量、運輸距離、配備的運輸車及壓實能力來綜合考慮;更重要的應使攤鋪保持勻速,連續不問斷地鋪築。面層攤鋪速度:3~4m/min。
  (6)在鋪築中應使螺旋送料器慢速、均勻、不斷地向兩側供料,使送料器中的料始終保持在螺旋葉片以上。
  (7)鋪築時使攤鋪機料斗中的瀝青混合料保待一定數量,料斗的側擋板應有規律的攏料。
  (8)開始鋪築時等待卸料車至少應有6輛,鋪築過程中至少應保持3輛。
  (9)鋪築時應有專人檢查厚度及橫坡度,發現偏差及時糾正。
  3.2.5 瀝青混合料的壓實。
  瀝青混合料的碾壓是保證瀝青路面質量的重要環節之一,由於各層集料的質地、粒徑、配合比不同;壓實程式、壓路機的組合形式、碾壓速度和碾壓遍數也各不相同。特別是上面層集料為玄武岩,石質堅硬,多稜角,內摩阻力大,層薄而溫度降低快等因素,增加了壓實的難度。為了既要保證達到規定的壓實度,又要達到要求的平整度,採取了調整壓實機械組合,並加了一臺15T雙鋼輪振動壓路機,增加上面層的壓實能力,以提高上面層的鋪築質量。碾壓遵循的原則:
  (1)少量噴水,保持高溫,梯形重迭,分段碾壓。
  (2)由路外側(低側)向中央分隔帶方面碾壓。
  (3)每個碾道與相鄰碾道重迭1/2輪寬。
  (4)壓路機不得在未壓完或剛壓完的路面上急剎車、急彎、調頭、轉向,嚴禁在未壓完的瀝青層上停機。
  (5)振動壓路機用振動壓實,需停駛、前進或後返時,應先停振,再換擋。
  (6)各結構層壓路機械組合形式、碾壓速度、碾壓遍數表(見表7)。
  3.2.6 碾壓程式:瀝青混合料各層的碾壓成型分為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
  (1)初壓主要為了增加瀝青混合料的初始密度起穩定作用。由10T雙鋼振動壓路機完成。靜壓、振壓各一遍。振壓用高頻率低振幅,速度為3km/h,緊跟攤鋪機,儘量少噴水,堅持高溫碾壓,一般初壓溫度在130℃~140℃左右。
  (2)復壓主要解決壓實問題。由一臺15T雙鋼輪振動壓路機和一臺16T輪胎
  壓路機完成。將輪胎壓路機加重至16T,輪胎氣壓調至0.5MPa,使各個輪胎氣壓相同。
  (3)15T振動壓路機採用高頻率,低振幅振壓2遍,速度為5km/h,再由一臺16T輪胎壓路機壓6遍,速度為6km/h。
  (4)開始復壓溫度應在100℃左右,通過復壓達到或超過規定的壓實度。
  (5)終壓主要是消除壓實中產生的輪跡,面層採用1臺10T雙鋼輪振動壓路機
  靜壓2遍,速度為4km/h。少數不平整處增加1遍振壓,以無明顯輪跡為標準,並達到要求的平整度,碾壓終了溫度應不低於70℃。
  (6)瀝青路面邊緣壓實時應先留下30cm左右不壓,待兩壓實階段完後再壓,並多壓1也遍,靠路緣石處壓路機不到時,用振動夯板補壓。
  (7)經過終壓後,由專人檢測平整度,發現平整度超過規定時,應在表面溫度較高時,進行處理,直至符合要求。
  4. 結語
  在羊青路10公里改建工程中推廣應用,採用了LB.3000型拌和裝置是瀝青混合料生產的關鍵裝置,在施工過程中由試驗人員進行監控,測量溫度和取樣試驗。發現問題立即將質量情況反映給拌和站,及時糾正偏差。施工現場也由試驗室派人監控,終壓後立即用3m直尺檢測平整度,用密度儀檢測壓實度,發現問題立即將質量情況反饋給現場工程師,及時處理,確保公路瀝青混凝土鋪築質量。我們在公路瀝青混凝土技術應用的全過程始終抓住了瀝青混合料拌制、鋪築和壓實三大關鍵環節,採取了有效的技術措施,取得了很高的社會效益,也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暢、潔、綠、美、安”的公路交通環境,有效提升了濰坊市品位,利於構建和諧社會,具有良好的推廣前景。
  
  參考文獻
  [1] 交通部.《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範》(JTGF4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 交通部.《公路工程瀝青集瀝青混合料規程》(JTJ052-2000)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