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安全論文範本

  建築安全已經逐漸成為了一個國際性問題,這個問題直接關係到現場施工人員的安危和國家財產的安全,關係到企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建築安全管理

  摘要:建築工程安全事故頻發和其他行業系統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已經嚴重影響了國家和企業。企業歷來以質量為生命,在專案施工的管理過程中,安全工作依然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本文分析了建築安全管理存在問題,提出了加安全管理建設一些措施。

  關鍵詞:建築;安全管理;問題;措施

  我國的經濟始終保持著持續增長的良好勢頭,作為主要產業之一的建築業更是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但是,我國建築業落後的安全管理必然會影響整個建築業的形象和競爭能力。從建築安全生產狀況來看,無論是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還是建築企業的內部管理,都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加以改進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更大的利益。

  一、建築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施工現場必要的安全投入不足, 裝置老化情況普遍存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建築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 多是低價中標, 本己有限的資金又被優先安排在保工程形象和進度方面, 安排到安全名下的資金不足, 致使施工現場安全設施標準偏低, 許多已使用多年的破舊裝置得不到及時更新、改造, 裝置帶“病”執行頻頻出現, 不能滿足安全生產的要求。有些單位領導在僥倖心理支配下,捨不得必要的安全投入,開展必要的安全活動, 保護措施, 改善勞動條件很難實現。

  2、人員素質,建築行業整體素質低下, 建築業是吸納農村勞動力的產業目前全行業技術、管理人員偏少。技術人員僅佔 5.3%,管理人員僅佔 4. 9%。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更少, 素質低, 遠遠達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

  3、缺乏完備的建築安全業績評估指標

  我國對建築企業施工安全評估主要由政府安全檢查執法部門採用“安全檢查 評分表”打分的方法進行。建設部於1999 年5月1日正式出臺實施《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準》CJGJ59- 99***, 對加強建築企業安全生產工作, 規範施工現場管理和政府安全執法檢查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這種安全檢查的方式具有被動性和一定的偶然性,只能靜態的反映某一特定時刻的安全施工狀況。往往國家開展安全大檢查的年份***或月份***, 安全形勢明顯好轉, 一旦風聲過去, 安全事故極易反彈。並且“安全檢查評分表”的得分, 不能充分反映出企業是否具有良好的安全業績, 企業間的安全狀況也缺乏橫向可比性。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建立一套適應我國國情的, 能充分反映建築安全業績的指標體系, 不僅可以滿足政府安全管理機構、建設單位 ***業主***、保險公司等部門瞭解施工企業安全狀況和業績的需要, 而且促使建築企業更加關注自身的安全形象, 立足於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之中。

  4、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著相當大的缺陷, 與發達國家有很大的差距。

  施工企業安全生產投入不足, 基礎薄弱, 企業違背客觀規律,一味強調施工進度, 輕視安全生產, 蠻幹、亂幹、搶工期, 在僥倖中求安全的現象相當普遍。各方從業人員過分注意自身的經濟利益, 忽視自身的安全, 致使在對企業的安全監督管理方面出現有章不循、紀律鬆弛、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管理不嚴、監督不力和違反勞動紀律事件處罰不嚴的問題, 加之當前各級機構改革使安全監督管理隊伍發生較大變化, 有些生產經營單位甚至取消了安全管理機構和專業安全管理人員, 致使安全生產監督力量更加薄弱。

  二、加強建設安全管理的對策

  1、創新工作方法,強化日常監管。

  建築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制度是從源頭強化政府安全生產監管。落實企業主體安全責任的重要手段:

  一是規範建設業主的市場準入制度,防止不具備經營條件的投資者作為建設業主進入市場。

  二是加強對市場競爭行為的監管,規範招投標行為,並明確在工程招投標中,將安全生產費用專項列出,不納入商務競標,並要求業主對該費用的使用管理。同時,要防止一味追求壓縮投資的傾向,改變低價中標的方式,支援合理標價中標,為企業裝置更新和安全投入提供一定的空間。

  三是著力培育建築二級市場特別是勞務市場,依託地方政府開辦農民工培訓學校,加強勞務培訓,提高農民工的安全素質和基本技能,有組織和成建制地提供勞務用工服務。

  四是要提高建築市場企業准入門檻,杜絕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資質能力差,管理混亂的企業和勞務隊伍進入建築市場從事建築施工活動。

  五是加強執法監督檢查,依法嚴厲處罰違法違規分包、轉包、掛靠等企業和個人行為,對無安全生產許可證仍擅自進行建築施工活動的企業,要依法嚴格處罰,清除出建築市場,決不能放任自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應加強協調配合,推進聯合執法,強化監督檢查,確保法律的權威性。

  2、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安全管理。

  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 要按照《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完備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保障,把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真正落實到位。特別是要落實企業法定代表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將安全責任落實到每個班組、崗位、專案經理和施工人員。政府有關部門要強化對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履職盡職情況的監督和考核,促進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到位。同時,要加強施工現場的生產管理、技術管理和勞動組織管理,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法規、標準和規範進行施工作業,大力推進建築企業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打牢安全管理基礎,確保施工企業本質安全。工程建設、監理、設計、勘察等單位要依法認真履行有關安全職責,並承擔相應的法定責任,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督促落實各方相關安全責任。

  3、創新工作手段,強化專項整治。

  隱患是安全生產各種矛盾問題的集中表現,是滋生事故的土壤。隱患不除,事故難絕。要針對當前建築市場的招投標中的圍標、串標,資質方面的掛靠、轉包、違法分包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專項治理。 結合建築施工傷亡事故的特點,要定期開展企業專案部、班組檢查制度,做到查問題、找隱患。 對存在危險源的地方設定安全警示牌、標誌牌,發揮其警示作業人員促進安全的作用。 尤其是要加強對深基坑、高大模板、腳手架、建築起重機械裝置等重點部位和環節進行重點檢查和治理。 同時,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強化監督,嚴格督查,對整治中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消除事故隱患。對隱患嚴重或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施工企業,責令停業整頓。對整改不合格的,應暫扣或吊銷安全生產許可證,直至取消相關資質。通過專項整治,堅決遏止重特大事故多發的勢頭,促進建築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

  4、創新工作研究,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標本兼治,重在治本,是實現安全生產長治久安的基本途徑。一是要加強建築安全管理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及安全標準、規範的修訂、制定工作。二是研究建築業安全狀況評價指標及要素體系,形成科學綜合的評價和考核體系。建立健全相關行業領域建設工程安全死亡、重傷事故資訊統計分析制度,加強制度建設。三是繼續配合有關部門切實落實建築施工安全生產費用提取。 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 意外傷害保險等經濟政策措施,強化工程建設專案特別是高風險專案的安全投入,發揮經濟政策對建築安全生產的引導和保障作用,推進政策治本。 四是開展建築施工安全行為規範化,安全防護標準化,安全管理程式化,文明施工秩序化,強化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將標準化活動貫穿於建築施工現場管理的始終,促進企業建立運轉有效的自我保障體系。五是建立健全施工企業和從業人員安全信用體系,凡有章不循,違規不糾,屢出事故的企業應追究法人代表和有關人員的責任 。另外還要視其情節輕重及責任大小,給予降低企業資質等級,吊銷執業資格或停止投標的處罰 典型案例要進行新聞媒體曝光,接受社會的監督,真正起到警示教育促進工作的目的。

  結語

  安全生產是樹立科學發展觀,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在整個施工過程中, 安全扮演著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 專案的每一個成員都擔負著不同的安全責任。 “ 安全生產, 人命關天” 。儘管現在存在諸多問題與不足, 但只要我們各級管理部門充分重視, 齊抓共管, 協調聯動,開拓創新, 必將開創建築業安全、 文明、 健康發展的新局面。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