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管理論文發表

  企業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處於中心地位是由企業追求效益最優化、市場經濟執行機制、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中心環節和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等決定的。下文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能幫到大家,歡迎閱讀參考!

  篇1

  淺析煤炭企業財務管理

  摘要:煤炭企業除對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組織和監督外,還要對財務活動進行科學管理。本文主要闡述了企業的財務活動,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和企業財務管理環境等問題。

  關鍵詞:煤炭;企業;財務管理

  企業經營成敗,不但取決於企業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策略。更取決於企業的財務管理的科學。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煤炭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有雙重任務:一是按照市場需求,以市場機制為導向,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煤炭商品以滿足市場需求;二是通過財務管理活動,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為國家和企業的擴大再生產積累資金。煤炭企業除對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組織和監督外,還要對財務活動進行科學管理。企業財務活動就是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它體現企業同各方面的經濟關係。企業財務管理是對企業財務活動的管理。因此,要深刻認識財務管理,研究財務活動的本質。

  一、企業的財務活動

  財務活動是資金的籌集、投放、使用、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行為。從整體上看,財務活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籌資活動。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要佔有、支配一定數額的資金。企業從各種渠道籌集資金,這是資金運動的起點。籌資是企業為了滿足投資和用資的需要。籌措和集中所需資金的過程。在籌資過程中,企業要確定籌資的總規模,保證投資所需要的資金;同時,要通過籌資渠道、籌資方式的選擇,合理確定籌資結構,降低籌資成本和風險,提高企業價值。

  企業籌集資金的來源,有兩類:即權益資金和債務資金。權益資金是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吸收直接投資、用留存收益轉增資本等方式取得的資金,其投資者包括國家、法人、個人等;債務資金是企業通過向銀行借款、發行債券、利用商業信用等方式取得的資金。企業籌集資金表現為企業資金的流入。企業償還借款、支付利息、股利以及付出各種籌資費用等,則表現為企業資金的流出。這種由於資金籌集產生的資金收支,就是由企業籌資引起的財務活動,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

  2.投資活動。企業籌集資金是把用資金投入使用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企業的投資主要分為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對內投資既表現在購置勞動資料,如對固定資產投資,興建房屋和建築物,購買裝置、運輸工具等,這些構成企業的固定資產:又表現在購買勞動物件及支付人工費等,如購買原材料、燃料、包裝物,支付員工工資等,這些形成企業的流動資產。對外投資是直接投資其他企業,投資購買別的企業的股票、債券或與其他企業聯營等。無論企業購買內部所需資產,還是購買各種證券,都需要支付資金。而當企業變賣其對內投資形成的各種資產或收回對外投資時,就會產生資金的收入。這種因企業投資而產生的資金收付,就是由投資引起的財務活動。

  3.資金執行活動。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必然發生一系列的資金收付。企業要採購材料或商品,從事生產和銷售活動,還要支付工資和其他營業費用;在企業把產品或商品售出後,便可取得收入,收回資金;若企業現有資金不能滿足企業經營需要,還要採取短期借款方式來籌集資金。以上各個方面都會出現資金的收付。由於企業生產經營而引起的財務活動,就是資金執行活動。

  4.分配活動。企業通過投資或資金營運活動能取得收入,實現資金的增值。企業取得的各種收入在補償成本、繳納稅金後,按照現行法律法規和制度對剩餘收益予以分配。分配是對企業各種收入進行分割和分派的過程;至少是指對企業淨利潤的分配。

  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用以彌補生產經營耗費,繳納流轉稅,其餘部分成為企業的利潤;營業利潤和投資淨收益、營業收支淨額等構成企業的利潤總額。它首先要按國家規定繳納所得稅,淨利潤要提取公積金和公益金,分別用以擴大積累、彌補虧損和改善職工福利設施,其餘利潤作為投資者的收益分配給投資者或暫時留存企業或作為投資者的追加投資。企業籌集的資金歸結為所有者權益和負債二個方面,在對這二種資金分配報酬時,前者是通過利潤分配的形式進行的,即稅後分配;後者是通過把利息等計人成本費用的形式實施分配。即稅前分配。財務活動的各個方面,相互聯絡、相互依存的。構成了完整的企業財務管理活動。

  二、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

  1.利潤最大化目標存在明顯的缺陷。

  利潤最大化的觀點認為,利潤是企業獲得的純收入,利潤的增加就是企業財富的增加。利潤的多少也反映企業被社會認可的程度和對社會的貢獻程度。利潤最大化不僅是企業的目標。也是財務管理的目標。然而,利潤最大化目標也有比較明顯的缺陷:***1***這裡的利潤是指企業一定時期實現的利潤總額,並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2***沒有反映創造的利潤與投入資本之間的關係,所以,不利於不同資本規模的企業或企業不同時期之間的比較;***3***並未考慮風險因素。高額利潤一般要承擔較大的風險;***4***如果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必然造成企業短期行為。

  2.企業財富最大化是財務管理的目標。

  建立企業的目的,是為了創造更多的財富。這種財富首先表現為企業的價值。企業價值不是賬面資產的總價值,而是企業全部財產的市場價值。它反映了企業潛在或預期獲利能力。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它的優點主要表現在:***1***該目標反映資金的時間價值和投資的風險價值,對統籌安排長短期規劃、合理選擇投資方案、有效籌措資金、合理制定股利政策非常有利等;***2***該目標反映了對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股東財富越多,企業市場價值就越大,追求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結果能促使企業資產保值或增值;***3***該目標對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為十分有利:***4***該目標對社會資源合理配置十分有利。社會資金一般流向企業價值最大化的企業,對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十分有利。

  三、企業財務管理環境

  企業財務環境不同,財務管理的對策也不同。財務管理環境由投資環境、籌資環境、勞動力環境、技術環境、資訊環境、市場環境等構成,財務管理者要研究財務管理環境。

  1.巨集觀財務管理環境。巨集觀環境一般包括產業結構政策,業組織政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這些政策影響到企業選擇籌資渠道、調整資本結構。

  2.金融市場財務環境。企業財務管理者要研究企業外部的金融市場環境,針對不同環境狀況採取不同的財務政策。

  3.其他環境。企業財務管理者還要了解企業所處的經濟法律、經濟週期、通貨水平、市場與風險水平等環境因素。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