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對公路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分析

  伴隨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隨著“九五”、“十五”計劃的完成,在國家巨集觀政策支援下,公路交通建設事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公路不僅在數量上持續增加,而且在質量上提高更快。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體制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模式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的轉換也在不斷髮展,工程造價計價及管理的改革也隨之不斷深入發展,我國已逐步形成在國家巨集觀調控下,以定額價為基礎,通過招投標方法形成造價的價格機制。雖然交通建設形式發展十分迅猛,在管理上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如開展了對交通建設市場“高、亂、差”***造價高、管理亂、質量差***的整治,隨後又開展了三年“質量年”活動,實行了“專案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監理制”等四項制度,但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建設市場的管理還不夠規範,工程質量問題還有發生,特別是工程造價偏高的問題未得到有效整治。

  1. 當前公路工程造價存在的問題

  1.1 對工程專案造價全過程管理不明確

  長期以來,雖在建築安裝費用的造價管理上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建築安裝概算,預算定額體系,但由於只重視建築安裝造價管理,忽視整個專案的造價管理,致使許多專案都沒有系統完整的專案造價資料,無法為後來的專案提供借鑑。

  1.2 前期工作準備不足

  長期以來,忽視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是不科學的。只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設計階段,通過控制設計造價,提高設計質量,降低成本,達到事半功倍之效。由於許多專案急著要上,設計週期被大大縮短,地質勘察工作時間也相應縮短,導致地質勘察深度不夠,資料不足,使設計基礎資料失真。同時設計人員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研究路線方案和線位,對結構設計進行優化等,從而造成設計不合理、浪費嚴重,甚至留下工程隱患。

  1.3 工期管理不科學

  為政績考慮,許多工程在初步設計批覆時工期就偏緊,而且在工程施工過程中,行政干預工期、隨意縮短工期的現象仍較突出,為趕工期就必須加大投入。實行按實結算方式時,施工企業就無需承擔工程造價超標的市場風險,因此也不會主動為建設單位節約造價出謀劃策,相反還會想方設法擴大工程造價。對施工企業來說,按實結算的工程造價越大,獲得的利潤也越大。

  1.4 工程造價管理體制落後

  工程造價的控制是和工程造價的管理體制分不開的,目前,我國傳統的工程造價管理體制已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暴露出較多的問題。對於公路工程造價控制成效的評價方法主要是看工程實際造價是否超過概算,這種方法不能明確地反映各個環節造價控制的成效,不利於對造價控制工作進行考核和總結.對於造價失控的工程專案,也不能夠明確造價失控的原因和責任。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行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工程造價管理也必然要轉向以市場為導向的,市場形成工程價格的機制。

  1.5 招標工作重視程度不夠

  在工程招標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對工程量清單重視不夠。在招標檔案的審查中,對工程量清單沒有進行審查,導致工程量清單中的問題很多,如工程數量重列或漏列,數量與圖紙不符,結果被投標人所利用進行不平衡報價,在評標過程中,也沒有對嚴重不平衡報價進行稽核,造成了很多的不當支出。公路工程專案招標中,中標價值若缺口過大,將導致竣工結算價值超出原中標價值,使工程造價失控。缺口大主要是由於:中標價不含政策性調價;中標價不含主要材料差價;實際施工中出現的設計變更調整。這三項費用在工程結算時又必須同時考慮,由於預備費的確定僅是按指標考慮,而實際控制較難,從而導致公路工程造價難以控制。

  1.6 施工階段工程管理不善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由於監理服務水平普遍偏低,業主方管理不夠規範,造成在工程計量、變更、索賠等方面存在很大漏洞,如高估冒計、重複計量、不合理的變更、新增單價水平偏高等,都導致了工程造價的攀升。在公路建設,特別是高速公路的建設中,存在著標準越高越好的認識誤區,在設計和建設中喜好高指標,刻意追求高、大、全,使造價一再提高。

  2. 完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的措施

  為了實現工程造價管理目標,考慮到公路工程造價的造價管理特點和現實狀況,我國目前設定了多部門、多層次的工程造價管理機構,規定了各自的管理許可權和職責範圍。主要有交通部定額總站,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工程定額***造價管理***站,各市***地***工程定額***造價管理***站,另外,還有審計、物價等其他工程造價管理單位。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我國基本建設概預算定額管理的模式逐步向工程造價管理模式轉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要想真正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工程造價管理體制,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實施:第一,從改革現行的工程造價管理體制入手,逐步建立通過市場競爭形成工程價格的機制。其具體內容和主要任務是:一是改革現行的工程定額管理方式,逐步建立起由工程定額作為指導的通過市場形成工程造價管理機制。二是加強工程造價資訊的收集、處理和釋出工作。三是對政府投資工程和非政府投資工程,實行不同的定價方式。第二,改革和完善現行的從業資質、資格管理辦法,建立嚴格的、規範的建設市場準入制度。第三,改革對不同投資主體的工程按同一模式管理的辦法,建立嚴格的政府投資工程管理制度。第四,改革傳統的專案建設組織方式,建立完善的工程諮詢代理制度。業主作為投資者,往往不具備直接管理工程專案的能力,因此需要大力發展專業化、社會化的機構,受業主的委託,協助或代表業主組織工程專案的實施。第五,建立以工程擔保和工程保險為主要內容的工程風險管理制度。我國目前公路建設規模巨大,建設的複雜程度也遠遠超過以往,加上市場各方主體不成熟、行為不規範,使工程風險大大增加。同時,我國的建築業正在走向國際市場,國內建設市場也在開放。因此,參照國際慣例,結合我國國情,儘快建立起以工程擔保和工程保險為主要內容的工程風險管理制度勢在必行。第六,以規範建設工程交易中心***即有形建築市場***的運作為基礎,以單位資質和個人執業資格的計算機管理為突破口,建立工程管理資訊系統。第七,加強政府對建設市場的管理,積極發揮行業協會、學會在建設市場執行和管理中的作用。

  3. 結語

  工程建設專案的投資控制是專案業主運用科學的技術與管理手段對投資進行嚴格組織和監督的一個系統過程。每一個環節都有不同的控制目標和手段,應針對不同的環節,採取靈活手段,加強控制。達到防範風險、控制風險、減少風險危害之目的。將改進的價值工程理論應用於設計方案優選中,彌補了傳統價值工程理論的不足之處,使其理論價值更有意義,優選的設計方案接近實際情況,從而使工程造價在實施中得到更好的控制。